返回 打印

余亮:李娜的表情与书记的奖金

作者:余亮   来源:观察者网  

  马年春节在即,职业运动员李娜拿回澳网大满贯冠军。原本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因为湖北省委的颁奖举动引起轩然大波。是非没什么好说的,省委做法当然非常突兀。

  李娜拿下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和千万奖金,当场幽默感谢经纪人让自己变得富有。回到家乡,刚下飞机,却被省长省委书记亲切拦住。一个八十万大红包塞上来,你是要还是不要?李娜与书记合影时候的表情实在太难描述,还是网友说的好,这张照片就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湖北省委奖励李娜80万

  当然,从媒体报道来看,李娜一下飞机就冷着脸,见到省委书记和八十万元大牌子之后继续冷着脸,也算是保持了风格,保持了水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过以省委和人民政府的名义花八十万买冷脸,实在让人觉得不是滋味。观察者网网友在新闻下面的跟贴评论很犀利,随便罗列几个:

  “奖励80万,有啥子政策依据么,不会是领导们随意拍的吧?”

  “80万可以帮助很多小孩子吧,副省长可以自己掏腰包。”

  “莫言拿了诺贝尔总比李娜拿个澳网牛吧,为啥中央政府、山东政府没给奖金呢?”

  “一个是不考虑民众感受的官员,一个是不照顾球迷感情的冠军。送钱的别扭,收钱的难受。”

  “湖北省不是个小地方,怎么做事像个小县城?弄得李娜都很尴尬……”

  “她又不是代表国家代表湖北去参赛的,这奖金给得很不对头。奥运会是组办方不发奖金,所以国家才给。这个本来就是为了赚钱去打球的,再给奖金是奖励她很会给自己赚钱吗?”

  “民不缺钱,何以用金钱拉拢之!”

  网友评论如此到位,简直不用我再说什么。

  不过,等等,别急,李娜夺得法网冠军还乡时候又是什么情况?一查新闻就知道,2011年7月李娜法网夺冠之后,也是湖北省政府,也是同样的书记给她发了60万元奖金。当时舆论也有一点争议,但远没有这次风波大。原因可能是当时没有副省长接机从而没有现场感,况且那时大家的兴奋劲都在辩论举国体制和职业化道路孰优孰劣上。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上次李娜领奖金时是一张笑脸。李娜高兴,大家也就不好找没趣。这次李娜不高兴,媒体人本已暗淡下去的运动员培养机制辩论火苗又找到了燃点,而省委无厘头送钱真是提供了攻击体制的好靶子。

  你看,这就是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李娜一个表情变化就能导致整个形势的逆转。政府部门还不适应这样的社会,还在用老的套路去处理问题。

湖北省政府表彰法网夺冠重奖李娜60万

  湖北省政府表彰法网夺冠重奖李娜60万

  话说回来,上回即使没人批评也不代表这种做法就是对的,只代表大众舆论情绪的微妙。

  既然这是省委第二次给李娜发红包,想必对李娜不陌生。他们应该知道李娜是有个性有争议的人物。他们也应该知道人家是打职业赛,与湖北官方体育机制关系不大。但父母官有父母官的感觉想法——管她是自由职业还是国家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就是为家乡争光,就应该表扬,当然也是政绩。既然李娜身披国旗亮相决赛,为什么就和湖北没啥关系?湖北省体育局局长宣称给李娜发奖有政策依据,一直在执行。要我看,想发个红包没错,怎么发则欠考虑,政策之外还有政治智慧。

  从李娜这边来说,即使她某次曾说过:“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比赛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但话归话,她自己心中想必也有强烈的国族意识。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就像她夸老公“不管你是胖是瘦,不管你是帅是丑,我都永远爱你”一样,没法不如此。她也说过:“女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嫁个有钱的老公,二是自己赚很多钱。第一条是没戏了,看来我只能走第二条道路。”但这都是快人快语,不能当作证明她只想赚钱的证据。拼搏,实现自我价值又为国争光,家乡父老都高兴,何乐不为?挂着冷脸,或许有过于劳累的原因。传媒时代,读者往往通过照片这种断章取义的作品就会得出结论——在澳洲欢笑在武汉冷脸,多么强烈的反差。但这并不说明真相。

  省政府的八十万,比起土豪斗富贪官受贿啥的只能算杯水车薪,但比起辛辛苦苦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又实在高山仰止。省委这个做法不合适,而且用了生硬的行政方式来表达关怀。接机、握手、讲话、发钱、合影……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就像例行演戏。父母官既然把李娜当自家人,完全可以用家的方式来处理。观察者网友说得好:“为什么不能投其所好?李娜非常关心家人,可以从这里花些心思,比给钱要好很多。那个大个子说了‘制度不用改,改改态度。’——即使正确的事情也不能简单粗暴,不顾他人感受。”还有网友出主意:完全可以发扬文治精神,由政府出面请省内知名书画家为李娜做字画送过去,这心意就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运动员毕竟也只是一种劳动者,与别的劳动者没有等级之分。省委如此厚待网球冠军,缺乏考量。

  网球和李娜在中国都是十分微妙的事物。在我看来,网球就是一种中产阶级精神符号,它的普及性并不高,远不能和三大球以及乒乓羽毛球等相比,更多作为一种中产西式精神享受,以电视图像方式存在。比起群众体育,这类精英运动并不值得人民政府如此追捧。而李娜的个性和能力则使她本人也变成了为人所用的符号。各方人士都用她来说自己的故事。比如她走职业化道路,夺冠后用英语发表幽默感言,就曾被媒体公知盛赞为这才是中国人应该具有的普世风度。她更是被作为批判举国体制、割裂举国体制、群众健身与职业化发展的武器。而省领导则好像全不顾这些故事大王,只想讲自己的人杰地灵故事。

  不过符号底下还是有个我行我素的李娜。明天媒体也许会一哄而上嘲笑湖北省委省政府自作多情。但李娜大概也不太会关心这些争斗。那是你们的事,不是我的事。当然,请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入戏太深。

  李娜本人曾热诚感谢孙晋芳主任对网球管理的改革,使她得以先后获得举国体制与职业化机制的双重优势。她说:“如果我没有待在国家队,我可能连训练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没办法回答在国家队,或者另外哪一种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李娜没有像一些媒体那样极端。她的表情不一定每次都对,但她本人做对了。

  话说回来,要适应如此情绪多变的媒体时代,都不容易。只能祝各方好运,也希望各方都能适当节制,像观察者的网友一样,点到为止,勿要动辄上纲上线。有网友预测:“应该会有媒体采用这个标题:《是谁夺去了李娜脸上的笑容?》,当她在自由的澳大利亚时,满面笑容;当她回到某个国家时,笑容失去了,无法自由地呼吸。这是谁的错,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如果看见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呵呵一笑,请吧。



//m.syxtk.com/wzzx/djhk/sw/2014-02-07/2472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