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宋晓军:小沈阳与中国军事装备工业

作者: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09-02-13

这个周一,我在凤凰的“锵锵三人行”做了一期“小沈阳”现象的节目,其中我的主要观点是,东北的重工业衰败后,出现“小沈阳”现象是很正常的。我当时举了美国底特律在上世纪80年代汽车产业衰败后出现了“痞子阿姆”这样受媒体和民众追捧的说唱乐巨星一样。实际上,我想说的是东北重工业的问题。周三,我到凤凰录“军情观察室”,一位负责摄像的东北小伙可能看了“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就问我怎么我在节目里说:东北地区城市化率和教育普及水平是目前全国最高的?我今天在网上看了节目,发现可能是由于片子长短的问题,编导在编片子时把我说的数字给减掉了。 

事实上,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东北地区至今在中国还是城市化率最高的。在2000年时,全国平均城市化率为36.22%,东北地区为52.14%,2003年东北地区城市化率为53.49%,排第二的东部地区为48.89%(第三为中部地区,第四为西部地区)。预计到2010年后,东部地区将超过东北地区,成为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也就是说,自2000年后,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增长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经济重心在这30年的转移问题(2000~2005年,全国平均城市化率增长率为1.36%,东北地区为0.6%)。

东北解放时,拥有7万多产业工人的沈阳,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周边与其配套的工业城市还有鞍山、抚顺、本溪,抗美援朝打完后,中国决定依托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重点发展军重工业。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建项目150项,除去44项军工项目外,106项为军工配套的和少量民用项目,有50项落在了东北地区,国家为150项投资196.1亿元,其中86.9亿元投在了东北地区,占实际投资额的44.3%。这不仅是东北地区至今城市化率排在全国第一的原因,也是中国军事装备发展的基石。其中飞机、汽车、坦克、火炮、仪表、新式金属切削机床、电工、化工、冶金、电站、重型机械设备制造等,很多都部署在东北地区(还有西北、华北)。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后,1964年“三五”期间又在西南、西南地区开始复制东北地区的军重工业,搞了“大三线”。关于这一段领导人的决策心理,宋宜昌先生在一篇“大三线”的文章中指出:“从今天心理分析学的角度看,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诞生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硝烟烈火和血战征杀之中,其酷烈、复杂、跌宕与惊心动魄,闻所未闻,普通的平民百姓,殊难理解。革命和战争,深深的改变和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习惯、思维和决策。”

近30年来,发展模式改为了“走一条速度不太高,效益比较好,人民能得到较多实惠”的模式。基本上是“削减基础投资,保生活消费”的思路。这样,东北地区的军重工业纷纷下马转型。2008年国防白皮书的解释是:“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防投入处于低投入和维持状态。”(1978~1987)。这也就是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我军武器装备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第三代武器装备为骨干、以第二代武器装备为主体的装备体系。”的一个根本原因。

这期间,居民个人收入从1978年的占GNP的49.6%上升到72.4%(经过再分配后),收入上升刺激了消费需求,节省下来的基础建设费用和军费只能再投入到以轻工为主的产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对冲了财政赤字),对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转型的投入少之又少,至于技术跟踪和升级储备根本谈不上。而1980~1990年,东北又达到了建国后的城市化增长最高点的0.58%(1960~1970年由于“大三线”城市化率增长为-0.81%,1970~1980年为0.32)。“小沈阳”好像是1981年出生的。较大的城市化率和人口规模,又缺乏相应的工业化动力,所以就有了先是自我服务后来就杀入北方大部分城市的“二人转”产业(还包括以此为基础的很多衍生娱乐产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小沈阳”可以说东北去工业化的汇报演出。不过,后来的节目是以“航天工程”为内容的“天宫1号”亮相,其产业基础也是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基础的东北地区。这个产业由于西方一直封锁,而且中国一直也没有丢掉坚持自己搞,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小沈阳”现象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问题的是:一个大国要不要均衡布局呢?要不要以自主为核心的完整产业结构呢?中国人对自己的现代化到底有没有信心?



//m.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1260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