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申鹏:毛教员的“大组织术”

作者:申  鹏   来源:平原公子  

毛教员的“大组织术”

  

  最近有部电视剧,叫做《中流击水》。

  相比意气风发的《觉醒年代》,《中流击水》更反映了当时我党成立初期的斗争环境和斗争方式,《觉醒年代》是新文化英雄传奇,中流击水就是纵横捭阖的“斗争史”了。

  这部剧很少见地把大革命期间的许多历史脉络理清楚了,比如国共两党为什么合作?在此期间,孙中山、陈独秀、廖仲恺、毛泽东、邓演达、蒋介石等历史人物都做了些什么,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对了,《中流击水》中的“毛先生”,和《古田军号》中的毛委员,都是王仁君饰演。

  如果说《觉醒年代》中的主角,是大学者、思想界明星、革命先驱者陈独秀先生,那么《中流击水》的主角,就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眼光独到的毛先生了。

1.jpg

  今天我们就着电视剧,来谈谈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作为一个现代政党的国民党,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帮助成立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没有历史上的那个国民党。

  虽然同盟会成立很早,虽然在1912年,就有了“国民党”这个名称,但实际上依然是个旧式的帮会联盟,鱼龙混杂,没有党章,也没有纪律,入党的仪式甚至还是斩鸡头、喝血酒、按手印,宣誓向孙总理一人效忠,没有建立真正的基层党组织,国民党党员大多数还是一些旧时代的精英文人、官僚士绅。说白了,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现代化意义上的政党。

  你要知道,中国共产党都开“三大”了,国民党“一大”都没有开过。

  不要小看“开会”,对于现代政党来说,开会就是组织度、开会就是凝聚力、开会就是执行力,一场有目的、有章程、有讨论、有投票、有共识、有决议、有执行力的大会都开不了,这就不叫个“政党”。

  所以,孙文先生领导的反清斗争、护法运动、二次革命.....一次次失败了,而他所依仗的各路军阀、各种会党,在关键时刻,不是背叛,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孙先生被陈炯明背叛的时候,气的老泪纵横:“陈炯明发誓效忠我的呀,他打过指模,按过手印的呀.....”

  问题就在于这里,同盟会、“国民党”的这些“老同志”、“老党员”,他们效忠的是政党?还是个人?他们追求的是政治理想?还是个人权力?孙先生在此之前并没有搞明白,所以他的革命,是没有基本盘的,所以屡战屡败。

  并且,虽然孙先生提倡“民主”、“共和”,但在那个时代老百姓眼里,他天天“护法”、“护国”、“二次革命”,用南方军阀的武力和北洋军阀争锋,这和张作霖、吴佩孚看起来并没有区别,国民党在老百姓看来,也是“军阀的党”。所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群众支持。

  这个时候,东方的一束曙光刺破了黑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和钢铁一样的红军横扫沙俄反动势力,建立了人民的政权,这束曙光,孙先生也看到了,他羡慕苏俄的政党和军队,羡慕他们强大的组织度和执行力。他思考的是“列宁能办到,我为什么办不到?”

  最初共产国际促成国共合作的时候,陈独秀同志其实是极力反对的,那时候中国共产党虽然人少,但大部分都是思想进步、意志坚定、理想高远的青年才俊;国民党虽然人多,但大部分都是些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的老官僚,投机骑墙的混子......我党很多同志当时其实很瞧不惯他们的作风。

  剧中的陈独秀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国民党左派前辈廖仲恺吐槽说:“如果说国民党加入共产党,十个里面得开除九个半.....”。这反映了当时党内的一种普遍心态。

2.jpg

  不过因为当前的革命任务、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还太过弱小,特别是1923年“二七”惨案留下的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只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应该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当时的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主办的《新时代》创刊号上发表了《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提出:中国的反动势力太强大了,外力和军阀勾结为恶,共产党和一些“非革命的民主派”都将同“革命的民主派”国民党合作,以“成功一个大的民主派”。这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的雏形。

  再加上孙先生“联俄、联共”的坚定决心,以及共产国际的斡旋,共产党还是全体以个人身纷加入了国民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是来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的。

  孙先生对中国人“一盘散沙”和不擅组织一直痛心疾首,他说过“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1922年9月6日,孙中山指定陈独秀为“国民党改进方案起草委员会”委员,让陈独秀成为了国民党改进工作的核心人物,并且让陈独秀加入了“改进”后的国民党参议,直接参与国民党中央党务决策。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1924年《中国国民党总章》,你会发现它更像一个共产党的党章,因为它直接用1919年苏俄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章》做的蓝本,国民党效仿俄国共产党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国民党改组后的各级权力机关为: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省代表大会——县代表大会——区代表大会——区分部党员大会........

  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甚至也制定了“民主集权制”,“要实行党的德莫克拉西,凡是党员的意志,随时要表现出来,而成为党的意志,同时要拥护党的机关,依照党的意志切实执行......"

  孙先生还派蒋介石去苏联考察,蒋介石考察后对苏联红军的组织形式羡慕不已,回来就报告道:“苏联红军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共产党在红军中设立党代表,是军队效忠于党,而不是军阀”!(可惜他后来自己做不到)

  从此,孙中山就要国民党着手建立“党军”,而不是“国军”,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黄埔军校,以及“党代表”,要在每一个连队上都设立“党代表”,大量启用思想进步、信仰坚定、政治能力强的青年党员,去做军队的政治工作,一能保障军队的高组织度,二能保证军队强烈的意识形态......实际上,这份工作,都是共产党人在做,后来的北伐战争中,战斗力最强、意志最坚定的,都是共产党人担任党代表的军队。

  是不是很熟悉?实际上如果国民党能够认真执行、延续这一套组织模式、制度和纪律,就不会是后来那个样子了。

  但这一片欣欣向荣之下,也是隐藏着危机的,因为国民党右派对于共产党的主义和能力是相当恐惧的,他们害怕这群有信仰、有能力、有组织的青年。国共的合作,是建立在孙中山的个人威望之下的,他在一日,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压得住,一旦他不在了,情况就开始变了......而当时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因为和共产国际的分歧和矛盾,也开始走向“右倾机会主义道路”。

  大家要问了,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毛教员在做什么?

  1923年,青年才俊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才干,博得陈独秀的赏识。1923年4 月,他从中共湘区委调至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并且担任中央局秘书。

  1924年1 月20至30 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会议期间, 毛泽东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之一,并在会上多次发言,据理力争。

  在一大上,曾遭遇了一次“选举风波”。大会在讨论“比例选举制为大会政纲之一”的议案时,又发生激烈的争论。所谓“比例选举制”是套用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依照地区来分配中央委员的名额

  毛泽东看到这个议案的要害,是要推翻“多数压服少数”的“现在选举制”,而代之以所谓“比例选举制”,从而保护国民党内不赞成三大政策的少数代表的席位。他当即发言表示反对,他说:“本党为革命党,凡利于革命的可采用,有害于革命的即应摈弃。比例制有害于革命党,因少数人当选即有 力量可以破坏革命事业,是予以少数派以机会也。” 又说:“比例选举制虽为社会党所赞成,但当其未成功时固是如此,若成功后即不尽然。此制很有害于革命之本身,盖以自由给予反对党,革命事业十分危险。”他的发言博得多数代表的回应,从而使得这一提案未获通过。

  毛泽东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表现,很受孙中山等人的赏识和注意。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时,毛泽东被顺利地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此时,他刚刚31岁。

3.jpg

  有意思的是,这时候毛泽东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比蒋介石高多了。

  国民党一大结束后,毛泽东就来到上海,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这时候,国民党的组织部长是辛亥元老胡汉民,他去了广州,便把组织工作都交给毛泽东,很多人都把他叫做“胡汉民的秘书”。下图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一次合影,后排左二就是毛泽东。

4.jpg

  当时毛教员在国民党中地位有多高,可以从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给他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

  “顷得觉生先生来书,要取《宣言》十份,《党章》十份及《民国日报特刊》一份,入党表、登记 表各四十份,志愿书二十份,请即交其来人为幸!此上润之我兄。”

  ——弟汉民。

  胡汉民称呼他为“润之吾兄”,而自称“弟汉民”,当时胡汉民已经45岁,而毛泽东31岁,由此可见胡汉民对他的器重。

  后来大家都知道,毛教员宣传、组织、军事无一不精,这次在做上海做国民党的组织工作,毛教员的组织天赋就第一次凸显出来了。

  上海执行部发出通告,要求凡是在国民党一大之前加入国民党者,“无论何人,均须重新登记”。说白了,就是要“填表格”。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填表格”,“登记”,这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这是“大数据”,是组织性、纪律性的体现,如果想早先的同盟会、国民党那样斩鸡头、喝血酒、割手指、按手印.....和江湖帮会有什么区别?想要组织行动的时候怎么联系你?执行秘密任务的时候谁来做你的联络人?怎么保护你的档案和身份?你说你说国民党,就是国民党啦?

  你把自己的生平简历一填,组织就能大概了解你的生平和经历,就能够更高效地整理档案、安排工作,“填表格”,是一个党员政治生命的开始。《中流击水》中,以国民党元老谢持的一群党员不愿意填表格,毛泽东为了做他们工作,还念了一首歌谣,叫做:“国民党,一元党,只要上缴一只洋,立马加入国民党”。

  他说的就是国民党入党太容易了,门槛太低,只要一块大洋,是人是鬼都能加入,这就导致鱼龙混杂,没有组织度。

  历史中的毛教员确实因为这件事和国民党元老谢持起了冲突,此公早年参加同盟会,筹划过成都、重庆起义,谋 刺过袁世凯,曾担任过大元帅府参议、代理秘书长, 时任中央监察委员,资格可谓老矣,职务可谓高矣。谢持对重新登记很不理解,气冲冲地来到执行部说:“我从同盟会开始,革命几十年还要填表?可不可免填?”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拂袖而去。毛泽东知道后,让人给谢持送去表格,并耐心地做工作,以求得谢持的理解。最终谢持也没有再固执己见,按期填好了表。这样,其他老资格的国民党员也都一一 如期填好了表。可以说,毛教员在国民党组织部的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是黄埔军校上海考区的复试专员,很多鼎鼎大名的国共两党名将,都是他推荐去读黄埔军校的,比如著名的徐向前元帅,再比如国民党的上将胡宗南......

  可惜啊,国民党内很多人妒贤嫉能,排斥异己,自己没有这样的人才,还见不得毛教员掌管他们的组织大权。以至于就在上海执行部的几个月,双方就发生了多次冲突。

  由于上海执行部叶楚伧等人的排挤,兼之劳累成疾,毛教员便于12月请假回湖南老家韶山了......

  后来在广州,毛泽东还担任过国民党代理中央宣传部长,在他担任宣传部长之前,国民党的宣传只限于广东一隅,他到任之后,立刻建议国民党中央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交通局”,本是一潭死水的中央宣传部,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工作制度,立即活跃起来。次年5 月,毛泽东离开宣传部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工作范围再也不仅限于广东一省,而是遍及12个省市。

  当然,这点小事,还不能完全体现他的才华,“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队上”、“党指挥枪”才是他组织才华真正绽放之时,他的组织能力,他的宣传能力,他的战略思想,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将会在几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中展现无遗。国民党这个日益腐朽的组织,不能完全发挥他的能力;只有到革命同志中去,到红军战士中去,到农民工人中间去,到人民群众中去,他才能越发挥洒自如、光芒万丈。

  他是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年轻的时候,就崇尚实事求是,就坚持调查研究,把工作落到实处,所以无论是组织,还是宣传,还是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搞“农民讲习所”,他都能无往不利,工作非常出色。

  《中流击水》剧中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中共一大的时候,毛泽东见到了当时非常年轻的“小马克思”刘仁静,他正在高谈阔论《资本论》原著,毛教员温和地笑着说:“共产主义理论是要学习的,但我觉得理论要和实际结合”。

  这也是他贯彻一生的信条。

  可惜啊,这样懂组织,又懂宣传,能够把工作做到实处的人才,国民党自己不知道珍惜。

  当然,若是国民党能够容得下这样的人才,国民党也就不会是国民党了。



//m.syxtk.com/wzzx/djhk/wypl/2021-06-02/6950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