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宋晓军:“嫦娥一号”卫星与中国航空母舰

作者: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嫦娥一号”卫星与中国航空母舰
 
宋晓军


 
  昨天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先生一起在广播电台做“嫦娥一号”的节目,在节目中老沈坚持认为投资14亿造“嫦娥一号”太少,应该投入140亿。我对老沈的强国情怀一直表示敬重,我与老沈相识时,知道其父是老三联书店的主编、以研究和传播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著称的沈志远先生,在我收藏的书中,有几本就是沈志远老先生当年写的。老沈说,当年蒋介石曾劝其父亲为国民党工作,但是他父亲坚决拒绝了,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强大。
  我与沈老说,“嫦娥一号”是中国军工制造业中硕果仅存的产业标志,现在能给14亿就不错了。后来老沈又跟我说,他原来写文章就建议中国至少应该建造4艘航空母舰。我说看嫦娥一号转播的时候有一个画面很刺激,那就是把“长征三号甲火箭”运往西昌发射中心的汽车竟然是奔驰的载重汽车,这让人想起很多人曾经有过的一个疑问:探月都可以了,为什么不能造航空母舰呢?

  我告诉老沈,几天前我刚刚接受了广州《看世界》杂志的采访(文章可能过几天才能出来),题目是“第三只眼看中国航母”。在采访里我说 “中央政府在1986年在不经调整的实际赤字为250亿元人民币左右,1987年上升到400亿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做出的公共政策支出都困难,怎么能有钱上大型军工项目呢?”其实看看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回忆录,正是这两年海军提出航母项目的。但是当时正是超前消费升级的冰箱、彩电、洗衣机需求量大的时候,即使是设备相对先进的军工产业实现同级技术转移生产消费品所需的投资都不够,怎么可能开发航母所需的军用技术呢?事实上,1985年初国家外汇现汇为82亿美元,到了年底仅剩下了16亿美元,而这一年全年进口汽车的数量达35.4万辆,使得这一年的进口车市场占有率为44.4%。但是,当时的航天产业由于涉及到国家战略打击能力,而且受到西方和原苏联封锁,因此国家还是保证了这支队伍没有散掉。如今自然就成了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科技制造业中的硕果仅存的具有尊严标志的产物了。这也许就是“长征三号甲火箭”运往西昌发射中心的汽车竟然是奔驰的载重汽车画面背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说起来,中国造船行业在1979年后转型靠出口拉动是相对比较成功的,在去年国防科工委10大军工集团实现的200多亿人民币利润中,两个造船集团占了75亿,是效益最好的。但是要造航母及其先进的护航舰队,还是要提高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或者说是补航天产业发展道路的课。因为现在与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韩国、日本在造船技术上已经开始严防中国了。比如,韩国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所谓的核心造船技术的外流,这些技术包括: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技术;LNG船气舱技术;3000吨以上分段搭载技术;陆地造船技术;500马力以上柴油机、曲轴和直径5米以上螺旋桨制造技术;船舶综合控制系统技术;造船ERP系统以及基于CAD的设计、生产系统。

  但是要造船业补航天产业发展道路的课进而建造中国自己的航母编队也不容易,这是因为当年我们为了给人民勒裤带率先发展军重工业生活补偿,削减一些包括军工在内的投资大、工期长的大项目而上“短、平、快”的小项目,以及促进农业、轻工发展,并没有完全收到理想化的较为平均、公正的分配效果,致使流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沿海省份为了解决就业和引进外资数额,不得不盲目吸引韩、日造船外资设立独资的分段船厂(辽宁、江苏、福建、浙江、山东等省)。

  这些韩、日分段船厂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岸线和低端配套设备等资源造完分段回国组装后,再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造船业竞争。用韩国船舶制造业的管理人员的话说:即使计入来回运输费用,中国XX厂制造的分段也要比在韩国本土制造低20%-30%。这与我国船舶工业提出的“要使船舶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率带动转变的产业转型升级”是相悖的。实际上也不利于中国船舶制造业为中国海军提供自己拥有核心技术的装备。而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建造船(含分段)合资生产企业,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而现在这一政策在有些省份无法实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为了中国早日能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小康”也是非常必要的。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1257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