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田文林:巴沙尔交出化武是饮鸩止渴

作者:田文林   来源:作者博客  

  近些天,一度被战争阴云笼罩的叙利亚化武事件突然峰回路转。在俄罗斯的外交调停下,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0日发表讲话称,暂不对叙动武,条件是叙交出化学武器并置于国际监督之下。对此,巴沙尔政府慨然应允,并在9月12日申请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趋于降温,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透过现象看本质,“化武换和平”看似是多赢方案,实则美国才是真正赢家。美国凭借兵临城下的军事威慑,迫使叙利亚签署城下之盟,主动交出“撒手锏”,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威胁美国及其地区盟友(尤其以色列)的一大隐患。对叙利亚来说,接受这一方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甚至有些饮鸩止渴的味道:从短期看,这场交易使叙利亚暂时躲过了美国的军事打击,但从长远看,叙“自废武功”反而使美国对叙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历史经验屡屡证明这一判断。近现代以来,中东国家屡屡遭受外敌入侵和军事打击,主要原因就是中东国家军事实力落后,对觊觎中东的西方大国缺乏有效军事威慑。近代,当欧洲工业国拥有洋枪洋炮时,奥斯曼帝国还处在冷兵器时期。二战结束后,当中东国家掌握常规武器时,西方大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双方巨大的“火力差距”,使中东国家始终处在“慢一拍”甚至“慢两拍”的状态,从而使西方大国在中东“杀鸡用牛刀”,发动军事打击游刃有余。而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当年竞相发展生化武器,实际就是试图通过掌握“穷国的原子弹”,来有效震慑对手,保卫本国政权的生存。反过来看,美国等西方大国正是忌惮这些国家的军事报复能力,才竭力妖魔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乃至使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身就成为一种“罪过”——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借口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就是让这些国家解除武装。

  实践表明,中东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不容易遭致西方大国的军事打击;反而是当其“自废武功”、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西方大国对其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急遽增大。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正是由于彻底销毁了生化武器,才使2003年美国对其发动军事入侵时无所顾忌。利比亚卡扎菲政权2003年主动放弃核计划,并与西方主动交好,结果仍难逃遭军事打击的命运。相反,伊朗大力提高军工能力和核计划,美国和以色列数年来虽屡屡叫嚣动武,却始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实际上就是顾忌伊朗强大的军事报复能力。

  这种历史经验对叙利亚颇有借鉴价值。这些年来,颠覆叙利亚政权一直是美国的既定目标。2011年叙利亚政局陷入动荡后,美国等外部势力乘机推波助澜,不断为叙反对派提供金钱、武器和外交支持,致使叙利亚危机持续升温,引发持续两年多的内战。今年5月以来,眼见叙反对派武装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美国才有了借8月21日的化武事件亲自出手的念头。奥巴马政府迟迟没有动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顾忌叙利亚的化学武器:美国既担心军事打击会造成化学物质扩散,更担心巴沙尔政权“兔子急了咬人”,对以色列使用化学武器。

  当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军事高压下放弃化武这一捍卫政权生存的最后“撒手锏”,表面看有助罢兵息武,实则是在重蹈当年萨达姆和卡扎菲的覆辙,为美国等西方大国未来发动军事打击打开了方便之门。梳理美国以往在中东发动军事的轨迹,我们可以断言,叙利亚的让步只会使美国得寸进尺——要么加紧扶植反对派武装,要么直接发动军事打击,不管怎样,巴沙尔政权的前景都更加黯淡。

  叙利亚的悲剧性命运,其实是很多中小国家安全困境的缩影。这些国家维护本国安全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强调自助,研发各种“撒手锏”,震慑可能来犯的敌人;二是集体安全,通过与外部大国签署条约等方式,获得安全承诺。当前,既然世界大国越来越不能容忍中小国家发展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为其提供相应的安全承诺便显得越来越必要。就叙利亚而言,美俄既然要求叙放弃化武,承诺今后不对其动武便应成为必要条件,否则,叙利亚前景福祸难料。



//m.syxtk.com/wzzx/xxhq/yz/2013-09-17/2295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