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瑞典入约,是自甘堕落还是被逼上梁山?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3月7日,本就不平静的世界又迎来了风起云涌。

随着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森于当日向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递交入盟文件,这个两百余年来一直宣布中立的北欧国家,终于完成了其两年“入约路”的最后一步,正式成为了北约的第32个成员国。

瑞典的入约,不仅意味着北约这个“冷战遗毒”进一步东扩,也代表着北约完成了对圣彼得堡的合围,将波罗的海变成了北约的私家泳池,死死扼住了俄罗斯“海上生命线”的咽喉。

也正因如此,从北约到欧美,甚至是全球都对瑞典的入约抱以了极大的关注。

虽然报道很多,但不外乎也就两个方向——称赞瑞典入约,认为这一举动给瑞典和北约都“带来了和平”;抨击俄罗斯,认为这是帮助北约“再下一国”。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的确,从时间上看,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是在俄乌冲突激化之后,说瑞典畏惧俄罗斯、想要寻求庇护好像也说得过去。

可仔细想想,当年靠着还算不错的战力和贫瘠的物产,瑞典面对横扫欧洲的德国和如日中天的苏联都能稳站“中立”身份,而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它的“鸡肋”程度甚至还要更高。

瑞典使用瑞典语和芬兰语,自沙俄时期便是俄罗斯的对手,同乌克兰等国相比,既没有文化认同也没有悠久历史,更别提俄罗斯想要对瑞典开战,还必须要跨过芬兰的领土。

芬兰,北约第31国!要打瑞典,先要征服芬兰;而对芬兰宣战,按照北约协定,就等于要向全体北约国家宣战。换而言之,无论瑞典是否加入北约,北约都会挡在俄罗斯向其进攻的道路之上,那它这个北约岂不是加了个寂寞?

既然加不加入都一样会受到北约的“保护”,那瑞典到底为什么要舍弃全球仅有的七个“中立国”之一的身份,加入到北约这个军事联盟中去呢?

其实,两个细节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在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森向布林肯递交入约协议时,克里斯特森手握入约协议,沉默了数秒,直到布林肯主动伸手索要才回过神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好在其反应迅速,打了个哈哈,主动表示“我们(瑞典)深表感谢能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将这混乱的一幕遮掩了过去。

除此之外,在提交入约协议后,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通过社交平台“祝贺”瑞典,称其“在我们餐桌上占据了应有的位置”。

眼熟吗?这话布林肯说过两遍,一次是在不久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而另一次,则是在俄乌冲突爆发的一个月前,2022年1月24日,布林肯在携2亿军事援助访问基辅后参加“埃森斯塔特年度系列讲座”时的发言。

这话什么意思?说白了不就是说之前瑞典是躺在菜单上吗?

再让我们回头看看瑞典的位置。

我们一直说“北约东扩”,扩的是什么?扩的是对俄罗斯的封锁线。

三轮东扩,北约从西欧一步步推进到了乌克兰这片俄罗斯的“兴龙之地”,也就是“基辅罗斯公国”这个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

而如今的第四轮东扩,则是为了封锁俄罗斯的“腾飞之源”,也就是波罗的海的入海口。虽然俄罗斯拥有极其漫长的海岸线,但大多是在不利于航运的北冰洋沿海,作为“浓缩了俄罗斯全部精华”的圣彼得堡和其所在的波罗的海海域,自然也就成为了俄罗斯通往大西洋和欧洲的主要窗口。

也正是因为如此,拥有7000公里波罗的海海岸线和海域中央最大岛屿“哥得兰岛”的瑞典,便成为了这一封锁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你说,北约和其背后的美国,会忍受这条历时二十多年打造的封锁线上,留下一个巨大的、不受控制的非北约国家吗?

于是,在过去两年间,作为瑞典经济支柱的各大企业过得那叫一个流年不利。

宜家被接连不断的集体诉讼搞得焦头烂额,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种族歧视、安全风险、侵犯隐私、侵犯版权……新时代的“雷点”基本算是被扣了个遍。

不惜自砍中国市场以响应美国“反华”这一政治正确的H&M也同样没能逃过这一劫,关于其产品是否“绿色环保”的集体诉讼打得H&M的股价和销售额暴跌,甚至不得不为此更换了首席执行官。

沃尔沃集团收到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美国有史以来对违反车辆安全法的最大处罚之一”。

流媒体公司Spotify则深陷版权起诉,其在美国需要支付的版权费上涨了高达44%……

眼看着要是再拖下去自己的经济怕是就要被打断了腿,瑞典哪还敢再死扛着自己“中立国”的大旗?

说到这或许会有人反驳有理哥,毕竟,一直以来在大家印象里似乎是瑞典着急想要入约,土耳其和匈牙利才是最大阻力。

但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整个瑞典入约流程,反对瑞典入约的土耳其在瑞典向其“屈服”,调整反恐政策、承诺不再支持库尔德人后对其放行,全空军只有14架租赁“鹰狮”的匈牙利也被获准购买4架瑞典国宝“鹰狮”战斗机,而这些恰好都是他们一开始便划好的条件。

他们是在阻挠瑞典入约吗?他们只是笃定了瑞典必须入约,并借机从中谋取本国利益罢了,反倒是没能拖到两国进一步放宽条件的瑞典,成为仓促入约最大的受害者。

没办法,谁让作为北约幕后大BOSS的拜登选情不利,还要在3月7日发布国情咨文呢?

你瞧,一个上佳的噱头这不就来了吗?

说到底,加入北约,从来都没成为瑞典民众的共识,甚至直到现在,在瑞典内部,对入约的反对之声也从未停止,他们阻挠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从经济上说,瑞典物产贫瘠,它高度发达的工业却也高度依赖于俄罗斯廉价的钢铁、木材和能源。随着它的入约,低价材料已经成为了历史,更何况按照北约协议的内容,在未来,瑞典的军费支出还要增加至少一倍才能达到要求,这对本就陷入经济衰退,增长率不过0.2%的瑞典来说很快便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再说安全,虽然加入北约是打着“为了安全”的旗号,但瑞典上下都很清楚,加入北约只会给瑞典带来伤害和风险。

不仅其国内左翼的反对党一直在呼吁停止加入北约,并痛斥这一决定是“历史上最危险且代价高昂的错误”,在确定加入北约后,就连瑞典政府和国防军高层,都在第一时间向民众发出了“战争可能降临瑞典”的警告。

而且就算战争不会降临,选择加入北约的瑞典,便已经丧失了大量的主权。

就在匈牙利确定会批准瑞典入约的当天,两架来自美国的超音速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便降落在瑞典吕勒奥的卡拉克斯机场。

按照美国军方的通报,这些飞机后面有“支援人员”,并且“将与瑞典武装部队整合”。

虽然没有说明“整合”的目标,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场“整合”的结果,绝对不会是美军向瑞典移交这两架飞机的管控权。

除了军权,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地权。

大家都知道“冬将军”可以说是俄罗斯的国防“杀手锏”,想要对俄开战,极地训练必不可少。而瑞典,恰好拥有大量北极圈内的土地。

瑞典向北约诸国开放部分土地用作军事训练和演习已经成为了必然,甚至于在瑞典设立北约军事基地都并非没有先例可寻。

至于外交的自主性就更不用提了,一直以来,对于土耳其、匈牙利等北约国家的外交态度,甚至是欧美所推动的一些政策,瑞典总是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比如在此前的供应链法案中,瑞典就投下了唯一一张反对票。可现在,在将俄罗斯得罪狠了的情况下,无论瑞典想要做出什么决定,恐怕都无法再忽视美国这条“大腿”的意见。

除此之外还有“核安全”,毕竟入约协定白纸黑字:“作为北约成员国,瑞典将为整个北约的安全做出团结贡献。北约成员身份包括对该组织核理论和战略威慑的承诺”。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是否在国内布置武器已经不是瑞典自己说了算。

当然,事到如今,无论瑞典加入北约是自愿堕落还是被逼上梁山都已经无法改变这个既定事实。

从曾经的科索沃、利比亚、阿富汗,到如今的俄罗斯、乌克兰、瑞典,“北约”这个诞生在冷战时期的“历史遗毒”一次又一次在全球煽风点火制造动荡与混乱,瑞典不是它的第一个牺牲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不过是可惜了瑞典的民众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二百年,他们真的还记得怎么作战吗?毕竟甭看某些舆论吹得狠,说到底,120辆Strv 122主战坦克和约350辆CV9040系列履带式重型装甲步兵战车的陆军实力,放在俄乌战场上也不过是一个多星期报销的量,一百来架JAS 39鹰狮更是不到俄罗斯空军的零头,真要赔光了家底又没了“中立国”招牌的庇护,瑞典这块“鸡肋”怕是也有人会想要尝尝。



//m.syxtk.com/wzzx/xxhq/oz/2024-03-10/8691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