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背后 有一个生命奇迹

作者:   来源:新华社  

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背后 有一个生命奇迹

一弯蛾眉月挂在墨蓝的天空。河南兰考的老农魏善民摸黑就起来了,电动三轮车驮着扫帚、簸箕,驶往1公里外的焦桐。46年来,这条路他走过无数遍。

这天尤显特殊——8月16日,焦裕禄的生日。如果他还活着,整整95岁了。

斯人已逝,泡桐长绿。54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游客从焦桐下走过(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游客从焦桐下走过(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睹树思人。“要是焦书记还活着,看见它现在仨人都合抱不过来,不知道得多高兴。”

像往常一样,比焦裕禄小整整20岁的魏善民,拿着扫帚,轻轻地清扫,再把落叶归拢,不时抬眼望向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这棵树”。

焦桐54岁,他和他的父亲两代人持续守护焦桐54年。焦桐,活在魏善民心中,活在百姓心中。

1

焦桐:生命奇迹的背后

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他亲手栽下的焦桐。

“他很高兴地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了,十年后会变成一片林海。”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的刘俊生还能回忆起当时的神态,那是1963年9月,焦裕禄下乡查看春天栽的泡桐。

照片是刘俊生偷拍的。他经常随焦裕禄下乡,给群众拍了上千张照片,给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3张都是偷拍的。“我一想拍他,他就摆摆手说‘镜头要多对准群众’。”刘俊生说,从这个小小的细节,足可见焦裕禄的为民情怀。

当时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

刚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焦裕禄就带人种泡桐树。泡桐是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特别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

“有时候他拿树苗我刨坑,有时候我拿树苗他刨坑,搭档得很好。”20岁刚出头的魏善民和焦裕禄分在了一组,这份特别的经历,使他对焦桐怀有深深的感情。

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50亩生态林迅速栽起来了。路边还扔了一棵树苗,大家都没在意。通常泡桐苗的长度约3米,这棵苗只有2米,短了一大截。焦裕禄把树苗捡起来,刨个坑种上了。

“他说这棵苗个子低,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魏善民感觉,焦裕禄的话仿佛还回响在耳边,就是这棵小苗已经长成5米粗、26.4米高的焦桐了。

泡桐对土壤不挑剔,好种、易活、长得快,3年成檩、5年成梁,生命周期短,还不和农作物争夺水、光、温、气和养分。但泡桐全身是宝:根,防风固沙;躯干,用作板材;枝杈,粉碎后做胶合板,花和叶子还是一道风景……说起泡桐,已经80多岁的老林业局局长李仙海如数家珍。

由树及人,这种以短暂的生命奉献自己全部的泡桐精神,不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左图为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刘俊生1967年拍摄的焦桐,右图为2017年8月9日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拍摄的焦桐(拼版照片)。

左图为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刘俊生1967年拍摄的焦桐,右图为2017年8月9日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拍摄的焦桐(拼版照片)。

泡桐是一种生长比较快,但寿命相对较短的树种。

通常情况下,一棵泡桐十来年就能成材,树龄三四十年已属罕见,而焦桐今年已经54岁了,相当于一名百岁老人。

如此高龄,却依然枝叶繁茂,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请教林业专家,也对此连连称奇。“无法解释、堪称奇迹”的背后,其实是普通百姓的力量。多年来,正是他们,守护了这一树澄碧。

“树是充满灵性的,我们只能说,眼前这棵焦桐树是焦裕禄的化身,代表焦裕禄不朽的精神。”这是当地一位宣传干部的感悟。

这是航拍的焦桐(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这是航拍的焦桐(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2

守护:不只是“这棵树”

每天,75岁的魏善民与焦桐一起迎来日出。

打扫落叶,浇水,施肥……“看这棵树就跟伺候老头儿一样,吃多少喝多少,再没有我清楚了。”他说,从凌晨5时起,一天三遍看焦桐,跟吃饭一样自然。

旁人口中满含敬意的“焦桐”,在他这儿,只是简简单单的“这棵树”,语气中透着熟稔和亲昵。

1971年至今,这棵树,他照顾了46年。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兰考的老农魏善民在打扫泡桐的落叶,他旁边是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树苗(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兰考的老农魏善民在打扫泡桐的落叶,他旁边是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树苗(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那之前,他的父亲魏宪堂照顾了8年。焦裕禄去世后,这位老人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思,经常到离家不远的地头,看看故人亲手种下的泡桐。他总是念叨:“焦书记领着咱,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啥时候也不能忘了。”

其实,不只魏善民,还有太多不知姓名的兰考百姓一直都在小心地守护着这棵焦桐,稍有风吹草动就牵肠挂肚。

去年桐花飘香的季节,焦桐迟迟没有动静,急坏了不少人。

树的年龄太大了?肥料没跟上?

直到经验丰富的老农看出端倪,赶紧报告,人们在树根附近的水泥台上钻了100多个小孔浇水,焦桐最终开花,人们才放心地奔走相告。

与其说守护这棵树,不如说是在守护对焦裕禄的感情。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小朋友在焦桐下玩耍(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小朋友在焦桐下玩耍(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兰考工作仅仅470多天,焦裕禄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永恒的丰碑,他的事迹至今仍是被津津乐道的话题。

到最穷的人家吃派饭,了解百姓实情;忍着腹痛工作,把藤椅顶出个大窟窿;批评儿子看白戏,让女儿去又苦又累的酱菜园……几乎每个在焦桐下乘凉的人,都能讲出一段焦裕禄的故事。

“焦书记是好官啊,把命都给兰考了,就撇下这一条根,咱不看好能行吗?”这是魏善民接班守护焦桐时,父亲告诫他的话,也是许多默默守护焦桐的百姓的心愿。

李仙海曾在兰考县委工作,焦裕禄顶出窟窿的藤椅,是他坐过的旧椅子。泡桐落叶多的时候,他会到焦桐下和魏善民一起打扫。这对老伙计,谈起焦裕禄就有说不完的话。

“附近来搭把手的人很多,特别是老一辈人,对焦裕禄都有很深的感情。”李仙海说,焦桐是焦裕禄留下的一个念想。他常用诗歌表达对焦裕禄的缅怀,“思君夜夜肝胆碎,怜民百姓一片心”。他说,写的不只是自己的心情。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的泡桐树下,党员干部在聆听焦桐的故事(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的泡桐树下,党员干部在聆听焦桐的故事(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3

呼唤: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万古长青

桐花开谢间,附近的泡桐林更新了三四代;一座以焦裕禄命名的干部培训学院拔地而起;焦桐树下变成了小小的广场。每年,大批参观者在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的故事。

焦桐是长在兰考百姓心中的树,更是泽被世人的精神之树。50多年过去,焦桐早已成为兰考的地标。焦桐下,从来都不缺人气,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有兰考的百姓。

“这棵泡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石碑上刻的焦桐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

早在1984年,焦桐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兰考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彦介绍,那时候群众对焦裕禄精神的推崇和景仰就十分强烈了。

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树苗(8月9日摄)。新华社发(李嘉南 摄)

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树苗(8月9日摄)。新华社发(李嘉南 摄)

“谁不盼好官啊,老百姓光想多出几个焦裕禄呢!”魏善民常在树下听见人议论,某件事如果焦裕禄在世会怎么处理。这里树高荫浓,附近的百姓喜欢逗留,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愿意来这儿坐坐。

给参加培训的干部讲课时,魏善民和李仙海从不吝啬语言和时间——尽管是义务劳动。他们想尽己所能把焦裕禄的一言一行告诉更多人,就为一个朴素的愿望,让“现在的干部能受触动”。

在焦桐下忙碌时,两位老人经常被晨练的外地学员认出来。对方往往会致以敬意,有时还提出合影。欣慰的同时,李仙海更期待干部们回去后的表现:“最好的纪念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最好的传承是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

随着树龄增长,当地百姓为焦桐留后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十多年前,魏善民等人就开始掘出少量根段,培育幼苗。如今,焦裕禄陵园、焦裕禄干部学院都散落着焦桐的后代。

焦桐旁的焦裕禄干部学院(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焦桐旁的焦裕禄干部学院(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焦裕禄当年选泡桐作为治理三害的看家树,看重的是其耐沙荒、耐盐碱、耐瘠薄、耐干旱,特别是根系深,一般都扎几米深,最深到18米,能直达豫东平原的浅水层。

“这就是泡桐与众不同的根系——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年轻的县委书记蔡松涛由衷地感叹。

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徘徊树下,清风习习,仰望焦桐,如一座挺拔的精神坐标,看似无语,却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今年春天,魏善民又培育了9棵泡桐苗,就种在焦桐周围,以纪念焦裕禄95岁生辰。

他说,已经跟唯一留在自己身边的小儿子说好了,将来由他接班守护焦桐。



//m.syxtk.com/wzzx/sdjl/rmgp/2017-08-17/4573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