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啥说“老老实实听下级的话”
王 伟
毛主席说过:“老老实实地听下级的话”。这是1958年3月25日,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作第五次讲话时提出的。老老实实听下级的话,有利于掌握实情、做好工作,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倾听群众呼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等,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来。今天(2016年12月28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署名文章,再来谈谈这个话题。
“老老实实地听下级的话”,是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句话。
1958年3月25日上午,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作第五次讲话,主要讲思想方法问题。他指出:“我们的主观世界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反映客观是不容易的,要有大量事实,在实践中反复无数次,才能形成观点。一眼望去,一下抓住一两个观点,并无大量事实作根据,是不巩固的。要老老实实地听下级的话,个别交谈,小范围交谈。”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老老实实地听下级的话,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倾听群众呼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等,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来,反映了我们党对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清醒与自觉。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万物,却看不到自己的脸面。清醒地认识自己,就必须借助镜子。群众意见仿佛一面明镜,能折射出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1961年,刘少奇同志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特意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真诚的态度,赢得群众信任,使群众掏出了真心,调研掌握了实情。
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本一条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现在,个别领导和机关,眼睛盯着上面,对上唯命是从,眼里没有群众,对下颐指气使,只知发号施令,不重听取意见,对来自下级的呼声、建议置若罔闻,当作耳旁风,有的甚至闻之则怒、遇之则避。谭震林曾经说过:“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听进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把“上头的”和“下级的”结合起来,是每个领导机关和干部应有的思想作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老老实实听下级的话,有利于掌握实情、做好工作,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实际工作中,因为漠视群众意见而导致决策失误、事业受损的事屡见不鲜。毛主席说过:“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如果一听到群众的议论就躁、就跳,甚至就批、就查,不但不利于了解情况、改进工作,时间长了,还可能听不到意见,摸不到实情,在糊里糊涂中过日子,其结果必然是盲人瞎马,陷入泥沼,付出巨大的代价。
十八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能要求别人唯命是从,下级不应该对上级领导干部无原则服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人民在上,政府在下。坚持主观和客观、上级和下级的统一,就需要贯彻“人民至上”的群众立场和观点,把人民举过头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而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盛气凌人。
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阳地区检察分院干部麦子灿,给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写信,对他在讲解治水工程等问题上的方法提出尖锐批评。习仲勋看了信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真诚听取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并在媒体公开了这封信,称赞“这封信写得很好”。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老老实实地听下级的话,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作者单位:62421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