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毛主席给中国留下了“王者之气”!!

作者:   来源:新民学社  

   首先是骨气。

  骨气, 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骨气, 说白了, 就是要有脊梁骨; 没有脊梁骨, 只有任人欺侮, 任人宰割, 任人凌辱, 是个软骨头, 一个永远站不起来的可怜虫。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 要为李鸿章翻案,而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他基本上是一个没有骨气的大官僚。《走向共和》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政治家, 事实是他丧权辱国, 卖国自保, 毫无骨气。例如在1880年的中俄伊犁交涉中,主持海防的直隶李鸿章力主放弃伊犁, 而主持塞防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力主收回伊犁。

  结果, 沙俄被迫让步了,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外交胜利,保住了伊犁,保住了新疆。试想, 如果当时清廷接受李鸿章丧权辱国的下策, 今天的新疆恐怕同外蒙一样, 早已脱离了中国的版图。

  毛泽东的一生, 是挺起脊梁、进行战斗的一生, 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在他的领导下, 1949年中国人终于“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此挺起了脊梁,尊严地立于大国之林,永远告别了屈辱挨打的时代。

  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脱离这个没有骨气的旧时代, 君不见今天的台湾, 仍然有一批数典忘祖, 没有骨气, 甘愿做日本皇民的台独分子吗?所以今天纪念毛泽东110周年诞辰, 不是正好可以提醒这些软骨头的炎黄子孙, 及早悔悟,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吗?

  其次是志气。

  毛泽东一无高贵的家世, 二无显赫的学历,但是他一直胸怀大志;志向就是人生的目标,然后百折不回,力求实现。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毛青年时代的志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同此凉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壮年领导红军长征时代的志向。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毛晚年反帝反修时代的志向。

  试看,毛的志向是何等的豪迈高远!毛壮年以后直到晚年,由于已经成为中共第一代的核心,中国人的领袖,所以他的志向,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中共党员和中国人的志向。

  第三是勇气。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史诗般的军事壮举和奇迹,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说有多困难就有多困难。例如,毛泽东以事实生动地形容说,长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然而, 红军终于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了一切困难, 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胆识?! 具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这样大无畏勇气的统帅和军队, 才能谱写一首首胜利的凯歌,才能战胜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所以对内的三大战略决战,对外的五大战略决战(朝鲜战争、援越抗法、中印边界战争、越战和中俄珍宝岛战役)的胜利, 可以说是毛非凡的战略勇气和理论勇气的必然结果。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毛主席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中国革命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 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照抄照搬, 一切都要靠自己敢于创造, 敢于试验, 敢于实践,敢于牺牲。

  毛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 初见于两万五千里长征, 再见于抗日战争, 三见于三大决战, 四见于五次的对外决战。每一次的决战, 都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飞跃, 都是一次理论和战略的突破。

  特别是晚年的反帝反修, 更是一次巨大的理论和战略的飞跃, 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在美苏两霸的重重围堵之下,要冲破美苏构筑的铜墙铁壁,要冲破当时国际的二元格局, 建立世界的三元格局,为中华民族争得生存空间,没有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办得到吗?

  结果, 毛还是像他领导的历次斗争一样, 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然,无可否认,毛本人和党国,都为此胜利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这是《决议》和批毛的史家对毛晚年作出负面评价的主要事实依据。

  不过,我个人客观研究他晚年事业的一点心得是, 毛晚年全力以赴的是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大问题: 一个是如何突破美苏的两极世界秩序, 建立中美苏鼎立的三极世界新秩序, 使中国尊严地融入国际大家庭。

  一个是如何构建一个使中国社会主义江山得以维持千秋万代的心防,也就是思想和精神长城,或简称之为心的长城。遗憾的是,《决议》竟然对这样一次具有如此重大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结构性变动,却没有多所着墨,而是轻轻地一笔带过。

  这两个都是大谋略, 大理论, 大战略, 都需要超凡脱俗的勇气。也就是说, 毛晚年下的这局棋,是一盘构思深远、暗藏玄机、变化复杂的一局棋。因为他的目光已经投向遥远的未来, 所以超前了, 而且超前了很多,这就是李锐和逄先知所说的, 毛晚年愈来愈脱离现实的原因。是的, 他晚年确实超前太远了, 远到他的国人, 他的老同志, 老战友都不能理解,都跟不上了。 古人说,曲高则和寡,正是如此。

  他错了吗? 目前尚难下定论, 因为毛晚年两反(反帝、反修)的命题毕竟要比毛曾经作出的任何决策,例如比长征时期他坚决反对的打鼓新场战役,要重得多, 大得多,深得多,复杂得多。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我觉得最有资格评说毛晚年功过是非的, 还是我们的后人和后代的史家, 因为他们可以拿他们当时的现实来证实或否证。孔子不也是千百年后的后人才能证明他的伟大的么,他的思想言论不也是遭到当时人攻击诟病的么?

  说到毛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当我们眼前正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大有失控趋势的台海问题之际,不正是需要再出一个具有像毛泽东那种大理论勇气、大战略勇气的中国领导人么?让他带领我们和平地,如果办不到, 那就“百万雄师”过海峡,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这恐怕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怀念毛的一个原因吧?如果台海局势继续恶化下去,这种心情肯定还会有增无减,因为在他的时代,台独势力何曾这样的猖獗嚣张过?

  第四是才气。

  才气算不算是一种道德品质?儒家将智包括在五达德(仁义礼智信)之内,可见也是一种德性,一种精神品质。毛的才华是多方面的,而且都是超凡的才华;他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具有军事、哲学、文学、政治等多方面综合性超凡才华的旷世奇才。

  耶苏、释迦牟尼只是个宗教家,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只是个哲学家、教育家,孙子只是个军事家、战略家,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康熙,只是个军事家、政治家,李白、杜甫,只是个诗人,王羲之只是个书法家,然而毛泽东却兼而有之,集众美于一身,而且每一个美都可独立成家。

  集众美于一身才能使他特有的骨气、志气、勇气有用武之地;更多相关毛爷爷经典历史文章,试想:他的军事才能,如果不是加上他洞见机微的哲学智慧和富于想象力的诗人浪漫奔放的性格,恐怕也成就不了他的“战神”和比美孙子武圣的地位。

  才气,不仅要靠先天的秉赋,更要靠后天的好学、博学、苦学、勤学。毛嗜书如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新知,唯恐由于知识不够,而造成对重大决策的失误。这种生性爱书、不断汲取新知的学习精神,不是很值得今天中共的干部仿效发扬吗?

  第五是土气。

  我所说的土,不是土包子的土,而是乡土的土,可以理解为国情,民族风格。毛的这种土气,体现在他为人行事的风格上,体现在他革命治国的思路上。

  例如,毛被充分肯定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将欧俄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原则同中国本身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国情就是土气的一种体现。

  长征时期,留俄的博古的主要错误,就是在军事上盲目地听命于一个共产国际派来的、对中国历史、政治、社会、军事传统一无所知、完全照搬西方和俄国革命军事经验的德国顾问李德的瞎指挥,以致同中国的国情格格不入,致使红军几乎遭受覆灭的命运。

  最后,还是靠毛的土法子,游击战,才挽救了红军,引导中国大革命走向最后的胜利,缔造了新中国。

  第六是正气。

  他一身的浩然正气来自他大公无私的理想,来自于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为人类解放的高尚道德情操。这决不仅仅是句政治口号,而是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并且身体力行;

  他一家有六个亲人为革命牺牲,包括他的爱妻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这有几个国家领导人可以做到?他晚年更是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但好心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受到他的政敌、对手的严厉批评攻击。这恐怕是他离开人世时感到的最大遗憾吧?!

  最后是王气。

  就是王者之气。以德服人者王,这是中国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他晚年济弱扶倾的反帝反霸事业,使他不仅在第三世界赢得了崇高声望,也赢得了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政治人物的由衷敬佩。

  继尼克松、基辛格访华之后,几十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以“朝圣”的心情,前往北京,欲亲身目睹他睿智、诙谐、博雅、谦逊的东方王者的风采和气度,从而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史上谱写了空前辉煌的一页,在第三世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

  然而,他所塑造的这种独特的东方王者的形象,恐怕将及身而止,因为这种不世出的伟人毕竟千百年难得一见,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后人难以仿效。

  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



//m.syxtk.com/wzzx/gsyz/lxff/2017-09-23/4635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