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我们竟然都忘了!毛主席还有这样一个身份?

作者:红色纪年   来源:红色纪年  

我们竟然都忘了!毛主席还有这样一个身份?

红色纪年

  说起毛主席,大家便能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评价: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等等,在这么多的评价里,我几乎没有看到“历史学家”的尊称。

  在我看来,应当给毛主席加上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评价。因为毛主席一生不仅熟读历史,而且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运用更是精妙无比,现在的这些历史学家只能望其项背。

  那么,毛主席对于历史有哪些独到的理解和运用呢?

  1、纣王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在许多人看来,商纣王、曹操、秦始皇都是“坏”的代言人,商纣王、秦始皇残酷暴虐,曹操阴险狡诈。然而毛主席却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纣王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毛主席看来,凡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大一统有促进作用,都应当给予肯定。纣王征伐和经营东南,把中原和东夷统一巩固起来,对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是有积极作用的。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王,不仅结束了春秋以来的几百年战乱,并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各种制度。所以主席还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2、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

  我们都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写了许多爱国的诗。

  毛主席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这就是毛主席比我们看的更深入的地方。

  在毛主席看来,屈原最有价值的经历,就是他被流放后,在楚国大地上流浪的岁月。那时,他接近人民生活,看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既无力拯救深陷疾苦的老百姓又不愿离开自己深爱着的祖国土地,在这样的痛苦中方才写下了《离骚》、《天问》这样不朽的篇章。

  所以毛主席还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

  3、张鲁的五斗米道开了人民公社某些做法的先河

  张鲁是汉末时期割据汉中的军阀,我们多数人知道他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张鲁出场时间很短,他被曹操打败、丢了地盘。

  张鲁信奉五斗米道,在汉中建立政权后采取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他简化行政机构、废除残酷刑法、主张先教后刑、设置义社义米、平抑物价,这些执政措施在当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毛主席对张鲁的评价很高,说:“这里(指《张鲁传》)所说的群众性医疗运动,有点像我们人民公社免费医疗的味道......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大约有一千六百年的时间了。

  毛主席说这些话是在1958年,彼时中国社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毛主席欣赏张鲁,是联系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共鸣与思考,欣赏的是张鲁五斗米道的“带有不自觉的原始社会主义色彩。”

  毛主席非常善于从历史中梳理总结经验、并对照现实活学活用。

  1958年11月3日在郑州同九个省市委书记谈话中,说到供给制时,毛主席说:“三国时候张鲁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长的。因为他不搞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曹操把他灭了,他也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的人,在饭铺里头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不是在整个社会都搞,只在饭铺里头搞。他统治了30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那里有一种社会主义作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这些都说明在当时,毛主席经常想到张鲁五斗米道里的做法,并借历史来启发人们认识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从而更大胆地创造出新的办法。

  诸如此类。毛主席一生,活学活用历史的事例不胜枚举。

  通过读史,毛主席在岁月的长河中畅想、总结,以敏锐的目光,用人民史观梳理了几千年年历史,“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这是毛主席畅游历史的哲思。

  于我们而言,浩荡的历史长河蕴含着无穷的知识,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挖掘。然而,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的愉悦,更不是像某些学究一样,揪着历史的细枝末节喋喋不休。

  我们要向毛主席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历史人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梳理历史进程,更要能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解读、灵活运用。

  推荐大家阅读《听毛主席讲史》这套书,本书一共两本,近500页。

  书中按照朝代顺序整理了所有毛主席对历史的评价,除了引用毛主席的原话外,作者也交代清楚了历史背景,并且加上了解读。整体语言也非常通俗易懂,可读性很高,我花了两天将其读完,收获非常大,刷新了我对很多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



//m.syxtk.com/wzzx/gsyz/lxff/2021-08-11/7068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