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冰岛和北非的经济教训

作者:高连奎   来源:红色文化网  

  冰岛和北非的经济教训

  冰岛—小国经济的教训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冰岛陷入困境。当年第四季度,冰岛最大的4家银行相继宣布破产,被政府接管。冰岛股市出现暴跌、货币大幅贬值。由于外债数额巨大,甚至有传言说,冰岛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面临“破产”。

  金融危机前冰岛其实发展的不错,2005年,冰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除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之外,原来冰岛还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国家。2005年人均寿命达到了81.15岁。冰岛的福利是十分完善的,连大学也都免交学费。福利好,教育水平高,人口素质自然高。

  长久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支柱产业。冰岛人明白靠捕鱼维生是没有可能令国家富有的,所以他们便大力发展金融业,上世纪90年代,冰岛开始了银行民营化改革,在此基础上,通过从海外调取资金的国际金融行业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导致其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经济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2005年,雷克雅未克大学的报告显示,冰岛金融业对国内总产值的贡献已经与渔业相等。特别是最近两年,冰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已处于经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等传统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

  这种发 展的势头不久就带来了高通胀。为了遏制高通胀,冰岛央行开始实行10%的高利率。当时全球正处在普遍低利率的时代,大量的国际游资四处寻找投资机会,冰岛 的高利率不但没有遏制住通货膨胀,反而使得欧美的资金大量流入冰岛。而冰岛的金融机构则利用手中的资金反而向国外扩大投资,国家的GDP开始快速上升,冰 岛的人均GDP甚至达到了世界第五的高度。冰岛人的出手阔绰和奢侈闻名世界,冰岛银行所拥有的总资产从03年的GDP2倍左右快速升至07年的10倍以 上。

  冰岛做大金融业的具体做法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次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之前几年的全球经济好景,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外债总额高达1000亿欧元,相反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银行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地步,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根本救也没法救,只好马上宣布面临破产。

  冰岛危机的根源就在于对银行业的低管制,银行业成为冰岛的支柱产业,世界各地的资金在冰岛汇集流动,这虽然让冰岛一时高居富国前列,但是也蕴藏了极大的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后,冰岛的银行业也受到了损失,由于极高的财务杠杆效应,冰岛银行业根本承受不了这些损失,而储户们的挤兑更加速了他们的破产过程。

  冰岛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导致其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经济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官方数据表明,冰岛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而其几大主要银行的资产规模却高达1280亿美元,所欠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冰岛中央银行所能动用的流动国外资产仅有40亿欧元。此外,冰岛银行业构成了该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主要部分,其中80%的股份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简而言之,冰岛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利用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本,然后投入高收益的金融项目,进而在全球资本流动增值链中获利。这种依托国际信贷市场的杠杆式发展,收益高但风险也大。一旦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金融市场信贷紧缩,货币市场融资停滞,其生命力自然会衰退。正如丹麦银行资深分析师克列斯腾森指出:“冰岛的做法更像是个私人投资基金而非政府。信贷危机发生后,他们便成为最脆弱的国家。”

  冰岛的这种繁荣其实是建立在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的基础之上。一旦外来资金的资金链断裂,就会爆发危机。08年9月,以雷曼破产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 各国纷纷自危,开始撤回对冰岛的投资,冰岛的经济立刻一落千丈。冰岛那些曾经称雄欧洲的大银行纷纷破产。冰岛首相哈德尔事后表示,虽然对于高增长不可持续这一点政府早有认识,但是没想到游资使得银行膨胀失衡到如此地步,也没有想到崩溃来得如此之快。

  2007年,官方数据表明,冰岛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而其几大主要银行的资产规模却高达1280亿美元,所欠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冰岛银行业相对于其他经济部门过度快速扩张,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8年金融危机向欧洲袭来,北欧小国冰岛最先倒下。这个只有32万人口、人均GDP位列世界第四的北欧岛国,2007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突然在一夜之间成为等待世界救助的对象,这让冰岛民众从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

  在冰岛之后,一些波罗的海国家也陷入类似的困境。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它们对其他国家的警示意义在于:唯有从本国国情出发,谨慎地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方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获得健康的发展。

  但是,4年之后欧洲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南欧国家深陷欧债危机泥潭,冰岛2011年经济增长2.5%,今年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2.4%,预计今年增长4.5%,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是什么原因使冰岛经济在欧洲率先走向复苏了呢?

  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手及时。2008年10月初冰岛爆发经济危机,仅仅一个月,IMF就提供21亿美元的贷款。这笔钱为稳定冰岛金融秩序,改善不良财政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使冰岛获得了喘息时机。这如同一个病危之人,在危急时刻打上一支强心针,给了医生宝贵的治疗时间。

  其次,冰岛的危机比较独特,它并不是实体性的经济危机,而是金融泡沫提前爆炸。在这些泡沫中大部分属于国际业务,其债权人大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换言之,受冲击最大的其实是欧洲的存款人或欧洲的金融机构。

  形象点说,冰岛金融泡沫的大部分在国外,而国内的泡沫并不大。在此背景下,冰岛政府选择让三家最大的银行破产,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救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国内存款人得以保全他们的存款,同时购房贷款者和面临破产风险的国内企业也不必受到债务重压的困扰”。

  第三,冰岛货币克朗在2008年后迅速贬值。虽然国民财富快速蒸发,让消费者损失惨重,但却有效支撑了出口,让出口企业获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也因为克朗的贬值,外国游客涌入冰岛,冰岛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

  同时,外国资本进入冰岛的趋势也相当明显。中国商人黄怒波先生在冰岛租借300平方公里农场的70%即为一例。因此,可以断言,克朗贬值是该国经济复苏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冰岛经济恢复的做法和经验并不具备普遍性的规律。冰岛经济恢复得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国家太小了。小有小的好处,只要国外几个企业家进来投资,马上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甚至会刺激到其他产业。可以说,外国企业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冰岛的危机,对于英国触动极大。作为一个金融业产出达GDP10%的国家,英国因为冰岛危机而产生了对本国经济模式的担忧。英国首相布朗在冰岛危机后很快便提出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口号,要求打破市场万能主义,加强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法国对此表示响应,法国总理萨科奇不仅在讲话中表示支持布朗的改革,而 且随后出访美国和中国。法国国际关系学院的相关人士分析,法国的做法是试图借助解决这次危机来提高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并通过金融改革在欧洲新的金融框架中占有主导权。虽然如此,欧洲也已经明白,国际性金融规范和监督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北非动乱的根源何在?

  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国家体制问题以及欧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引发地区政治动荡的经济根源。中东北非国家近年来人口增长率高,年轻人占人口的比例较大,经济发展跟不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够,旅游业等吸收的劳动力较少,年轻人失业率高。如埃及、突尼斯等政局动荡的中东和北非地区年轻人失业率分别高达26.9%和27.8%。大批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绝望、不满情绪蔓延,在突发情况下引发了动乱。

  其实在后危机时代,年轻人就业都是难题,从埃及到英国、西班牙、直至日本,全球各地都充斥着失业青年。很多国家还用特定词汇描述这群人:英国称之为“尼特”,西班牙谓之“月薪不足千元的人”,美国则形容其为“飞去来器”,即从大学校园又重归家庭的年轻人。

  由于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各国一时都无法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由此使得整个世界都趋于老龄化:很多国家待遇丰厚的职位均被年长者占据,而随着退休潮的到来,本就收入微薄的年轻人还不得不承受养老重担。简言之,如今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前意大利总理阿马托直言,“年长一代已啃食了年轻人的未来。”著名人力资源机构专家也表示,青年人的就业问题至少在未来十年都将长期存在,人们不可等闲视之。

  据国际劳工组织相关统计,目前青年人失业情况最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北非,失业率高达24%以上,而全球其他地区年轻人失业率也多在10%以上,只有东亚和南亚地区呈现个位数。

  点燃突尼斯反政府运动的就是这样一位26岁无业大学生,腐败的警察抢走他的水果后,走投无路之中他以自焚抗议,大部分因找不到工作而愤怒的知青纷纷走上街头参与示威。

  同样在埃及反政府示威的主要群体,也是未能解决就业的知识青年,独裁统治带来的社会腐败让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知识青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醒。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最大政敌巴拉迪表示:“掌握主导权、确定日期和下决心行动的都是年轻人,我们的国民虽然尚未完全做好足以推翻独裁的准备,但我们的知识青年其耐心已经达到极限。”

  据报道,中东和北非地区的30岁以下知识青年占总人口的60%,是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的两倍。面向知识青年的工作岗位则极度不足。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失业率为世界最高,知识青年失业率高达60%。这种年轻人口激增现象称为青年膨胀。从突尼斯迅速扩散到埃及、阿尔巴尼亚、也门等地反政府示威的主力是知识青年。他们熟悉推特等互联网社会性网络服务,是通过网络组织示威和传播反政府信息的主导者,也是反独裁的生力军。

  而青年失业的根源还在于发生动乱的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属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依赖于出口石油、发展旅游和外资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抵抗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而且这些国家普遍不重视粮食生产,导致粮食生产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在粮食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继而引发物价上涨时,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一致认为,从粮食危机到政治动荡的发展逻辑是,全球农业减产导致价格暴涨,造成贫困国家人口稠密地区食品供应恶化,最终引发社会骚乱和政治动荡。进入新世纪,全球粮价持续大幅度上涨。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许多农产品价格迅速攀升,20多个国家因饥荒爆发骚乱。今年以来,全球粮价在高位继续上涨,达到20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提高粮价以来的最高水平。阿尔及利亚米面和食用油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30%,导致今年初发生抢劫食品骚乱,造成数百人丧生。约旦发生抗议食品涨价活动。突尼斯人因不满食品涨价演变成憎恶政府,最终将其颠覆。食品价格高涨是埃及人反穆巴拉克政府抗议活动的催化剂。实际上,中东地区一些国家早就试图通过补贴粮食和食品价格来预防危机,比如在埃及,数十年来有6000~8000万人一直仰仗政府补贴的廉价面包过活。但是,长期补贴损害了农业生产,造成粮食供应不足。而政府应对粮食和食品抢购风潮措施失当,不仅没有消除涨价根源,反而进一步抬高价格,为政治动荡推波助澜。

  受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迟缓,中东国家,尤其是多数石油进口国的增长疲软。而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使得中东发生动乱的国家贸易额下降。诸多经济因素引发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局势动荡进一步制约了中东北非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外国公司撤离,石油生产中断,经济陷于崩溃。大规模的外国援助也陷于停滞。这些国家本来就存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的问题,经济增长的下降严重影响就业吸收能力,进一步加重失业问题,国内通货膨胀难以抑制。

  如埃及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特征,而由于投资严重不足,如果加息将进一步抑制投资活动的恢复,延缓埃及经济复苏的步伐。埃镑贬值、国际市场粮食及能源价格上涨都造成埃及通货膨胀,短期内,要实现经济恢复增长和控制通胀的目标十分困难。其国民经济遭受重创,游客锐减、投资低迷、企业开工不足。

  政治动荡还使得中东地区投资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受欧债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萎缩,对外投资减少,尤其是对动乱发生的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明显减少,进一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埃及动乱发生后,标准普尔、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埃及、突尼斯、约旦等动乱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及其一些主要银行的信用等级,使这些国家的国际融资更加困难。

  从更大范围看,由于动乱地区逼近主要产油区,对国际石油供应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对该地区吸引石油投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外国石油公司纷纷撤离该地区,资本流入停顿。投资减少影响石油生产继续扩大,而产量的减少势必引发油价的上涨。石油价格的上涨对美国及欧洲等西方国家和地区都不利,还可能影响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高油价实际上对欧洲更是雪上加霜。

  作为中东北非国家主要的贸易对象,欧洲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到中东北非国家的双边贸易,导致中东北非国家贸易额减少。来自欧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影响中东北非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数量。而欧洲游客数量减少,也对该地区旅游业造成明显影响。欧洲对伊朗和叙利亚的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石油出口和对外贸易。欧洲经济衰退反过来影响到中东北非地区经济环境,继而抑制世界经济的增长。

  而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这些地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为了获取石油利益,强行划分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国界线,埋下了日后长期存在的国与国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的纷争,确立了以资源、劳动力出口为主的殖民地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对抗主导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埃及等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依赖外国援助的“乞讨经济”。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一家独大,埃及、沙特、巴林、约旦等国对美国过渡依赖,利用美国提供的支持对抗经济改革的要求。因此,中东北非地区苦难的政治史使其畸形的经济结构长时期延续下来。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东北非地区作为全球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先断裂了,并由经济上的困难引发了政治动荡。但是,正如美国“对外关系协会”主席哈斯所言,埃及的革命成功了,但是革命之前所有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一个得到解决。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但是埃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这样一个政府;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显然埃及何时能拥有社会稳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

  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 国家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但贫富严重分化,大多数普通民众分享不到经济发展成果,埃及算个典型。开罗美国大学的社会学家阿明指出,埃及全国人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富人集团,他们占20%的人口,却拥有55%的社会财富,这些人或从政或经商,他们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第二个层次是中产阶级,他们也大体占20%的人口,占有27%的社会财富。第三个层次是穷人,他们占60%的人口,却仅拥有18%的社会财富。据统计,一个埃及家庭月均生活支出起码需要400埃镑(约合人民币850元)。在穷人阶层中,政府下层公务人员占了相当大比重。具有大学学历的下层公务人员月收入130埃镑,其他大量的公务员月收入仅有80~120埃镑。有数据显示,也门的贫富差距也已经到了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约占也门人口10%的富有阶层控制了34%的国民收入,其消费总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5.5%,而10%的赤贫阶层消费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5%。巴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2010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33位,

  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排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之后。但是,占巴林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认为,他们受到逊尼派控制的王室和政府的歧视,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得不到相同待遇。巴林已采取了给每家每户发放1000第纳尔(约合1.8万人民币)、下调居民每月住房还贷金额25% 等措施,但要真正稳定局势,还是要将更多石油美元普惠广大民众、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破解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矛盾。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从全球范围看,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大洗牌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板块震动”。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潮流,开始由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这些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从工业化跨入了信息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高科技产业转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转移等几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而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约旦、摩洛哥等资源相对匮乏的阿拉伯国家明显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即使沙特阿拉伯、利比亚、苏丹、巴林等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仅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没有其他具竞争力的产业,经济结构的支撑力和免疫力都很差。

  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经济全球化进程又总是充满矛盾、冲突以至二律背反。中东地区历来是大国角力的重点区域,多年来这一地区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动荡,是基于大国角力形成的“易碎均势”。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振兴,正在显著改变世界格局,必然会打破中东地区的“易碎均势”,动荡在所难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潮流,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目前就多米诺骨牌式的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大中东地区由此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动荡、大洗牌的新的历史时期。

  丰富的油气资源始终吸引着西方列强贪婪的眼球 中东地区因处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而独享重要战略地位,因富集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大国争夺和美国谋霸之地。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苏伊士运河和苏麦德管线日均运输原油和石油产品310万桶,全球1/4~1/5的液化天然气也由此地运出。据欧佩克评估,苏伊士运河如果被切断,油轮绕行6000公里(12天航程),油价瞬间就会超过200美元/桶。如今,动荡已波及地处霍尔木兹海峡区域的也门。作为海湾国家唯一输油通道,每天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占全球供应总量的17%,安全形势一旦恶化,将对全球石油供应造成极大冲击。法英美等列强空袭利比亚,可以说各怀鬼胎,但有一条是共同的,他们都希望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战场上处于下风的局面,向其提供支持,为反对派一旦上台后在这个国家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据欧佩克数据,利比亚石油探明储量415亿桶,居非洲国家之首。局势动荡之前,利比亚日产原油160万桶,居世界第十七位;利比亚高品位轻质原油在世界石油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受欧洲国家青睐,日出口120万桶原油的85%运到了欧洲。此外,利比亚战争还很可能最终演化成一场水资源之战。利比亚位于努比亚砂岩蓄水层的上方,国土底下是极为珍贵的“淡水海洋”。多年来,卡扎菲在没有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伸手借一分钱的情况下,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投入近300亿美元巨资修建了“伟大的人工河工程”,在沙漠下铺设了5000千米纵横交错的输水管线,每天向的黎波里、班加西和整个利比亚沿海地区提供超过500万立方米淡水。在这个充满水资源冲突的沙漠化地区,庞大的水储量对任何在这场战争中占上风的一方来说,都将是巨大的战利品,而一旦输水管线因战争中断供水,必然导致难以想象的人道主义和环境灾难。

  



//m.syxtk.com/wzzx/llyd/jj/2013-11-17/2371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