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看看曹德旺是怎样说“国进民退”的……

作者:曹德旺   来源:新京报  

看看曹德旺是怎样说“国进民退”的……

曹德旺

“如果‘国进民退’存在的话,我认为这是国资被动的行为”

新京报:最近资本市场一度有“国进民退”的说法,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曹德旺:如果“国进民退”存在的话,我认为这是国资被动的行为。国资企业本身没有权力做出这个决定,是地方政府为了拯救这些民营企业,让国资出手把这些企业先收下来,国企不听不行,必须执行,这是“国进民退”真正的真相。

可以说,这种“进”是被动的“进”,不是主动的“进”。“进”的目的是为了救这个民营企业,不让民营企业倒下,这种“进”是善意的参与,而不是恶意的抄底。

现在国企托管一下,目的是不让民企倒下来。“国进”确实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只能这样做,政府现在也处于两难的位置。

新京报:在你看来,政府应该出手“救”吗?

曹德旺:目前政府的做法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办法。短期可以,长期作用有限。

这种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政府还很豪爽,会驰援一下,但不是长久之计,公平的做法是,谁做的事情谁承担责任。市场有进有退,有赢有亏,赚了是你的,亏了也是你的,不该政府来兜底。

“要求国家来救这部分精英人群,谁来救精英人群后面十多亿人?”

新京报:对处于困境中的民营企业,你有什么建议?

曹德旺:要自己救自己。要意识到,中国的企业家是中国精英人群的一分子,而在这1亿多的精英人群后面是12亿打工的人。如果要求国家来救这部分精英人群,谁来救精英人群后面十多亿人?

企业家必须面对宏观经济调整的现实,和国家去杠杆政策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企业的业务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档次,留下最好的业务来经营,留下自己有能力、有把握、有兴趣挣钱的业务,其他的业务该重组的重组,该破产的破产,该卖掉还钱的卖掉。

新京报:目前看,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曹德旺:我建议,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要真正反思和检讨自己,这样才能进步,要自己检讨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目前最需要改善的还是,要提升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发展、培养企业家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最近出现的“短贷长投”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企业家的素质不够,起码说明了企业家自身风险意识不够。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到国家和市场环境上,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新京报:今年业界还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曹德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全世界的难题。一方面,强制银行给小微企业贷款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银行也是企业,也要追求盈利。但小微企业要不要办下去?当然要办,而且非办不可。

那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用财政手段帮助小微企业。什么是财政手段?国家首先把小微企业的定义定清楚了,比如雇工10人以下的企业是小微企业。对这些小微企业应该免征税。马云也好、李书福也好、我也好,我们的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做起来的。等小微企业成长壮大之后,再让它们交税,到时它也会心甘情愿地交税的。比起解决融资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减税更重要。

民企困境在于民企负责人的素质

新京报:据你观察,民企面临目前这种困境的症结在哪里?

曹德旺:短贷长投是这次民企困境爆炸的导火索,但根本症结在企业家的“头(脑)”,民企负责人自身经营素质有待提高。

此前一段时期,银行有很多钱,民企跟银行签订一年的贷款合同,拿着这种短期融资去做长期投资,希望能够赚快钱。但这无异于火中取栗,到炭火中取栗子,肯定要被烫到手。等银行贷款到期,企业放出去投资的钱收不回来,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困境。据我的了解,出问题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状态。

很少有企业的老板意识到短贷不能拿去做长投。企业家你把企业的股票拿去抵押,抵押了做什么?拿去投资,知道投资有风险吗?企业现在崩盘了,政府拿钱去救,这公平吗?

我的企业也是民营企业,为什么此次福耀不受其害?因为之前福耀也犯过这方面的错误,1984年、1993年经历过两次资金链方面的危机,后来我们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这样做。

“6%的GDP增速还是太快,高科技短板待补”

新京报:今年以来,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忧虑,你如何看?

曹德旺:我认为不是忧虑,是中国人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值。在过去很多年,我们中国的GDP达到了九点几的增速。你看美国过去的30年,什么时候GDP增速超过3%了?一个国家GDP的高增长不一定是好事,经济应该是曲线式的逐步往上走。国家必须进行适时的调控,压一压是正确的,GDP跌下来一点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而且,在前些年,由于单纯追求GDP增速,引发了很多低水平、同质化的重复建设,这对经济的破坏比较严重,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环境污染等。

中国经济已经高增长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还需要那么高的GDP增长?GDP的增长要通过人来实现,我们人口增长才多少,那么高的GDP增长哪里来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基数低,加上市场紧缺,GDP高速增长可以理解。现在什么都有了,就不要对GDP有那么高的期望值了。接受现实,经济必须做调整。

新京报:具体做哪方面的调整?

曹德旺:各方面。6%的GDP增速还是太快,中国人口才2%的增长,GDP怎么实现6%的增长?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的GDP都没有这么高,我们中国为什么要这么高增速?GDP始终往上跑才有问题,必须在波动中的平衡,中国经济不需要那么高速度的增长。

GDP多少的增速合理?我认为随缘,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多少都可以。中国要做的是,针对自己客观的需求去补短板、进行建设,而不是讲GDP增速。

新京报:哪方面的短板需要补?

曹德旺:应用材料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比如现在中国要进口芯片。这些年中国通过努力,传统产业方面的追赶基本上做的差不多了,但很多高科技产品还有短板。

(摘自2018年11月8日《新京报》)



//m.syxtk.com/wzzx/llyd/jj/2018-11-08/5342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