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张文木:国家财富是随着枪杆子的指向而不是随着所谓文明指数向强者转移的

作者:张文木   来源:战略策略  

提要:

人虚论逻辑,大国看输赢。目前中美之间竞争的输嬴尚属未定之天。吃穿好些,吃上了“三菜一汤”,这只中国实现小康的结果,但不是强国的结果。不实现后者,前者是没有保障,其财富会向竞争的赢方转移。英国打败荷兰后,有了《航海条例》,与荷兰划分了海洋权力。美国取得对欧洲的优势后,就落实了《门罗宣言》,有了南美的主导权,1898年更是将制海权边界推至菲律宾。今天普京在俄乌战场上实实在在将东乌四州收入囊中,回视今天中国,在实现祖国统之前,中国人实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本“小红书”就搞得手舞足蹈。

目前关于中美关系的评论多是用现象批评现象,比如看到中国人生活比美国好,就认为中国已“遥遥领先”美国。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将前者变为后者,非经炼狱式的考验则不能实现。

毛泽东说:“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德国历史经济学者李斯特也说:“政治科学是以历史为依据的。”事实上,不说历史,只说“口感”;不看口袋,只看领带,那不是真理。要说经济,中国北宋时的经济在世界上真是遥遥领先,其“文明”程度也受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盛赞。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写道:

“几乎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认为,在宋朝(960~1280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发展新势头,人口急剧增加,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专业化和贸易加强了,城市经济也更加繁荣。”“我们有理由认为,宋朝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很快。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增加了,人均国民收入好象也有可能增加了。”“到了宋朝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欧洲已大大落后于中国的水平了。我认为宋朝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从14到17世纪,极有可能又降下来了,而在明清两朝的漫长年代里,可能大致保持了平稳。”([英]安格斯·麦迪森著,楚序平、吴湘松译:《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3、35~36页。)

结果如何呢,宋朝——还有明朝——都倒在北方几乎没有GDP遑论“三菜一汤”的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清朝于1840年和1895年败在同期GNP仍低于中国的英国和日本脚下。如下表:

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

地区/国家/年份

1700-1820年

中国

0.85

欧洲

0.68

日本

0.21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楚序平、吴湘松译:《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第58页。

1700-189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分布;单位:%

国别/年份

1700年

1820年

1890年

中国

23.1

32.4

13.2

印度

22.6

15.7

11

日本

4.5

3

2.5

欧洲

23.3

26.6

40.3

美国

0.0

1.8

13.8

俄国

3.2

4.8

6.3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著,楚序平、吴湘松译:《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我们看到:1820年中国GNP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GNP是日本的5.28倍;中国的GNP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1820年欧洲GNP占世界分额的26.6%,中国32.4%。可到1890年,中国GNP占世界分额落至13,2%,而欧洲则飙升为40.3%。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不是欧洲人的“勤劳勇敢”,更不是因为欧洲人比中国人更“文明”——文明人不会火烧圆明园,而是中国被打败了,由此欧洲用枪炮实现了东方财富向西方的大转移——实质就是抢劫。

我们进一步放眼世界。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81、190、191页给我的资料表明:从1870-1950年间,欧洲GDP发展远不如拉美,可拉美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欧洲人的奴隶,拉美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成了美国人的殖民地;斯大林时期的苏联GDP不如沙皇时期,可前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后者却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说明,以GDP为标准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谁发展经济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奴隶。

我们再看苏联。毛泽东批评赫鲁晓夫说:“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列宁这把刀子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十月革命还灵不灵?还可不可以作为各国的模范?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的报告说,可以经过议会道路去取得政权。这个门一开,列宁主义就基本上丢掉了。”赫鲁晓夫继而戈尔巴乔夫放弃列宁主义,要搞“土豆烧牛肉”——也是高层次的“三菜一汤”——式的社会主义,结果在其未动刀枪,卫星满天飞的时候,自己却轰然倒下。所以,毛泽东气愤地说:“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基辛格看出了这两位政治人物的联系,他在《大外交》一书中说:“他(赫鲁晓夫)在启动改革过程这方面,可谓是戈尔巴乔夫的祖师;改革的影响他并不了解,改革的方向却叫他追悔莫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共产主义覆亡始于赫鲁晓夫。”基辛格在同书中庆幸地说:“美国的国际地位似乎沦落到无以复加的最低点之时,共产主义却开始解体。”面对苏联的解体,基辛格接着感叹说:“从来没有一个世界强权未经交战失利,就如此迅速、彻底四分五裂。”

事实上,苏联解体不是经济失败导致的,而是外交上将中国推向美国导致的。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苏联在1978年前,美国GDP年均增长率的最高点都是苏联的最低点,苏联经济一蹶不振的时间节点发生在1978年,这年年底,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2-1=-1.苏联由此败局已定。此后,苏联和东欧财富开始大规模向西方特别是美国转移,苏联解体后,美元指数大幅飙升。普京上任后,这个过程才得到完全终止。如图所示:

上图显示:1980-1986年,尼克松上台后,美元指数进入第一个高峰,其起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其结果是“双赢”:中国长了身体,美国多收了些银子。1995-2002年,同期美元指数进入第二个高峰,其起点就是苏联解体,其终点就是普京上台。

这说明,国家财富本质上是随着枪杆子的指向而不是随着汤因比的文明指数而转移的。我们长期信奉的经济发展的单纯GDP或GNP指数并将其视为国力强大与否的标准是会亡国的,而亡国的标准就不是正确的标准。没有谁将死亡作为发展的标准。

目前中美之间竞争的输嬴尚属未定之天。吃穿好些,吃上了“三菜一汤”,这只中国实现小康的结果,但不是强国的结果。不实现后者,前者是没有保障,其财富会向竞争的赢方转移。英国打败荷兰后,有了《航海条例》,与荷兰划分了海洋权力。美国取得对欧洲的优势后,就落实了《门罗宣言》,有了南美的主导权,1898年更是将制海权边界推至菲律宾。今天普京在俄乌战场上实实在在将东乌四州收入囊中,回视今天中国,在实现祖国统之前,中国人实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本“小红书”就搞得手舞足蹈。正是:

少读兵书论诡奇,

老知言兵须及义。

莫说输赢家常事,

人民胜利硬道理。

无疑,美国已进入没落期,但死了的骆驼比马大。苏联就是在美国不行了,自己身体还在“五大三粗”时倒下的。在中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比如在太平洋上中美之间有了英荷那样的“航海条例”——之前,做好应对“风高浪急”和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不然,中国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结果,也是有可能的。

人虚论逻辑,大国看输赢。中国人在富起来的道路上需要“乘风破浪”的哥哥和姐姐,今天在强国时代,我们更需要中国的“喀秋萨”。

决战前的黎明静悄悄!



//m.syxtk.com/wzzx/llyd/jj/2025-01-22/9215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