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

作者: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2013-3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发轫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符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理想信念的综合体,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马克思主义;逻辑起点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形成系统理论而选定的作为分析起点的概念或范畴。①逻辑起点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最简单、最一般的质的规定性,是研究对象最直接、最基本的单位;是整个理论体系形成的开端与核心出发点;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由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组合而成的整体,是凝聚全社会共识、团结全民族力量的精神旗帜。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所谓信仰体系,主要指人们以一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体系。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内的社会主义的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这一内涵既统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包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从狭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同义,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又各有侧重,三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满足三个条件:(1)它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中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的“元素”或“内核”;(2)它本身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中一切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把这一理论的全部内容合乎逻辑地架构起来形成理论体系;(3)它必须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是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说,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既要考虑纵向历史的连贯性,符合历史发展脉络,又要关注横向联系的完备性,注意该领域的所有相关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最初的范畴,是这一体系得以展开、赖以建立起来的客观根据和基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萌芽、产生、发展、成为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起点。

  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逻辑起点的合理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完全符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首先要厘清这一体系的历史起点。因为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历史起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占主导和领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从传入中国开始就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而是大胆革新,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同时在实践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一方面,是对当今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④“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⑤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我们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在这个阶段,我们在经济上采取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发展规律等进行的反思和审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另一方面,是对当今资本主义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和无情的批判,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使我们不能再停留在他们那个时代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水平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并存是不争的事实,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生产关系也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政治制度与法治的有效结合、国家在管理经济和社会职能方面的作用增加、资产阶级民主形式的扩大、意识形态中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存在、两大传统阶级矛盾的些许淡化等都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不但会长期存在下去,而且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余地,其经济制度、社会管理诸方面也吸收来自于社会主义的经验或作为参考,这些因素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相一致的。在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贯穿、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所有逻辑范畴之中,规范着这一体系的唯物辩证性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启动、运转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通过实践的逻辑中介而达到逻辑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正是从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出发,开始逻辑发展行程,最终达到逻辑终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实践则是贯通整个体系的逻辑中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结构,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信仰重塑的基本框架,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逻辑起点的逻辑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包括:它是研究对象最抽象的、最简单的构成体系的元素形式,它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起点和终点辩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逻辑起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逻辑演进的基本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最简单最普通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最简单表达,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它不仅具备了信仰的各种特质,而且是在实践基础上并接受实践检验的最科学、最合理的思想。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的深层变革,人们在这场变动不居的现代化进程中变得无所适从,其价值取向模糊、信仰价值错误等社会精神危机现实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亟需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仰体系,为急速发展的多样化的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应运而生。

  现实的中国社会虽然存在着价值多元、信仰多样的现象,也存在着信仰缺失、信仰虚无、信仰危机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任体系中一直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导向作用,成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从国家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社会的主导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政治信仰和指导思想,是执政党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一再证明它深刻的现实解释力,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描述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社会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信仰选择的重要指南和方法论指导,在它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后,就成为一个时期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意志和愿望,并成为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信仰;从个体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低决定着其认识社会总体水平的高下;对于作为社会人的普通个体而言,也要努力使自己的信仰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使自己的信仰不致游离于国家和社会信仰体系之外,而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实践中的最好抽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变使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信仰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激荡中经受着各种挑战:外来思潮的冲击,宗教信仰的死灰复燃,否定改革思想以及复古思想的甚嚣尘上,如何应对人们精神层面的迷茫,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的实践中,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基本的因子,强化社会的主导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与认同。

  其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贯穿始终的概念范畴,它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它为人民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点和立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简单地说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这一在包容多样中形成的思想共识,目的在于团结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共同进步,它能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为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和接受,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前提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必须坚守的底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民族底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血脉,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思想观念之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心理和道德价值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构建起来的人们的精神信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中群众信仰的根基。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不但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也内蕴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始终的概念范畴。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逻辑起点,体现了这一体系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生成的,它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母体”,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定只有这个“主义”才能真正拯救旧中国和中国人民于水火,才历尽艰辛终于使中国人民的旧貌换了新颜。诚然,中国共产党接受了“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主义,并不意味着这个“主义”就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它起初的“水土不服”迫使中国共产党认真思索如何使之更“亲民”,更能适合中国社会的复杂情况。若干次的摔倒、爬起、再摔倒、又爬起,一次次的革命实践警醒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与马克思主义并行不悖的信仰或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党内、在军内、在解放区的确立是时势造成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不但使中国革命具有了指路的明灯,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虽然经历了一些失误和挫折,但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中国社会的主流仍然是发展的、进步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面临着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中国的发展又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抑或止步不前、闭门造车?中国共产党人果断抉择:改革开放。正是由于这样的勇气与魄力,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等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向西方社会敞开了大门,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增加,迅速提升了国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未埋头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各种侵袭我们健康肌体的错误思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和发展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邓小平理论,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复杂化的状态下,我们没有退路。提升思想新境界理论先行,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行动上成熟的主要标志。为此,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重新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事关中国发展的最新理念,并同邓小平理论一起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逻辑起点的现实价值

  (一)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创性事业,支撑这一事业前行的精神动力就是民众共同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开始,就历史地蕴含在党的使命和追求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逻辑起点,其价值导向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方向。这一体系在逻辑起点的展开,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这一体系的确立能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稳固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为社会提供健康、良性的政策导向,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引导。

  信仰问题不仅是理论上的“应然”,更是实践中的“实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导向的实在性,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这一信仰体系的指引下,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未来走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当下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有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没有迷失方向,没有踏步不前,这对于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齐心协力谋发展、凝聚党心民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方法论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是一个涵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民众的信仰追求、个体发展的理想信念的统一的整体,它的产生、发展与内容的更新受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制约,具有客观规律性。这一信仰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容纳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积极向上的思想与精神,最大程度上形成思想共识和社会认同,具有整合性与包容性。这一信仰体系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联系,由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关注人们的共同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性和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具有的这些鲜明特征充分说明了它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首先,核心与多样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核心,允许和鼓励人们在主流价值观指导下的信仰的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促进思想共识。其次,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作为一个价值体系整体,它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再次,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有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又借鉴国际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等社会发展理念,既有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外来先进思想,又有适合自身国情的价值观念,在最广泛的视野中实现了民族与世界的交融。又次,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没有丢掉中国的传统信仰,小康社会就是明证,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加以扬弃和超越,使之具有了当代中国的气息,同时,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社会理想、信念的精髓加以吸纳、创新,形成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体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内蕴着执政党的理想信仰,社会各阶层对于这一理想的认同就是对于社会制度的认同,就能在最广泛的程度上调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向着我们的奋斗目标前进,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又有现实针对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念和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是特定历史阶段中国化了的、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它既是精神理念,又蕴含着现实的目标追求;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支撑作用的“软实力”,是“兴国之魂”。从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主导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从实践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作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一个动态的践履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把信仰与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始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引领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塑造着先进的精神文化世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①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m.syxtk.com/wzzx/llyd/zz/2013-09-25/2304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