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为纲”与“中心”的含义及其关系究竟是什么?

作者:郝贵生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为纲”与“中心”的含义及其关系究竟是什么?

—一谈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

     去年9月底,中国社科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同志发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的文章后,在中国整个思想理论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强烈反对者有之,高度赞扬者也有之。而这次争论本身就是中国当今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极其重要表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志特别是体制内的相当多的同志写文章、开座谈会,充分肯定王文的重要意义,批判中国当今形形色色的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种种荒谬观点以及中国当今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笔者坚决支持王伟光同志的文章。但是体制内一些同志面临着中国当今极右势力攻击王文讲阶级斗争就是主张“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时,竭力撇清阶级斗争观点与“阶级斗争为纲”的界限。笔者看了这些文章,一方面赞扬和拥护这些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另一方面感觉到他们对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存在多方面的误解和片面认识。如果不能够认真纠正和克服这些片面认识、误解,就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贯彻到底。因此,主要围绕体制内部分同志对“阶级斗争为纲”的片面认识写几篇短文与体制内的部分同志商榷。第一篇文章主要谈如何认识“阶级斗争为纲”思想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我看一些同志文章和谈话、发言中反对“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把“中心”和“为纲”混为一谈。“为纲”就等于“中心”,一讲“阶级斗争为纲”,就必然把阶级斗争又重新作为中心工作,就根本否定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如有同志所说:“‘纲’是指党的中心工作,通过抓中心工作来带动其他工作,这就叫‘抓纲带目’、‘纲举目张’。这是一种工作方法。‘以阶级斗争为纲’,说的是把阶级斗争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通过抓阶级斗争来带动其他工作。”

     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心”和“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人们实践中有许多不同的具体的工作。在这些具体工作中,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一定范围内必定有一个主要的工作要抓,去带动其它工作,不可能所有工作都要抓。那么这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中心”工作。如我们党民主革命时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夺取政权,因此进行军事斗争就是中心工作。但夺取政权之后,中心工作就应该转移。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已经解放和没有解放的地区的中心任务显然不同。所以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谈到没有解放的南方和已经解放的北方就有不同的中心任务。他说,南方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中心任务是消灭国民党的反对武装,建立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发动民众,恢复和和发展生产事业。而北方,“党在这里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9页)按照毛泽东这一思想,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之后,就应该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而且建国以后始终是这样做的,所有才有前三十年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延续,而不是根本否定。而“为纲”是比中心或非中心的具体工作更高一层的含义,它是指具体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路线问题。如我们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进行军事斗争,夺取政权。但为什么进行军事斗争、斗争的目的是什么等许多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存在一个进行军事斗争的总的指导思想问题。我们都熟悉毛泽东召开的古田会议。那时红军中一部分人存在“军事好,政治自然就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的单纯军事观点。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军事的辩证关系原理,批判了这种观点,认为红军不是单纯打仗的军事组织,而“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军事与政治既不是绝对对立,也不是等同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是政治统帅军事,而不是军事统帅政治。所以才有了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的重大举措。在这里政治就是“纲”,就是当时我们党领导的包括军事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总纲。去年,习近平在新古田会议上讲,古田会议的精神实质就是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这里作为生命线的政治就是一切军事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历史上的军事工作,也是中国当代军事工作的总纲。同理,我们党建国以后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但经济建设绝不是纲,经济建设之上有更高的层次支配,就如同军事斗争一样,也存在一个为什么搞经济建设、怎样搞经济建设的问题。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经济建设,还是以西方经济理论指导?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搞经济建设,还是在私有制度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下搞经济建设?是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搞经济建设,还是为少数人搞经济建设?这就存在一个总纲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仍然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毛泽东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政治挂帅,政治统帅经济,政治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不是经济统帅政治。政治对经济的统帅作用就是“纲”,就是总的指导思想。什么是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因此政治统帅经济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经济,统帅经济。

     把“为纲”看作“中心”的同志实际是把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混为一谈。肯定“中心”,就是肯定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工作是经济,那么经济为中心就应该是“纲”,经济就应该统帅政治,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就应该服从经济建设这个总纲。如果承认“阶级斗争为纲”,就是把阶级斗争不仅作为具体工作,更作为全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根本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必然冲击经济,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然要否定“阶级斗争为纲”。但如果我们把无论是中心工作,还是非中心工作都看作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工作,而“纲”是发展的灵魂,是各项具体工作的生命线,是个别中的一般,是总的指导思想,是政治,那么就不会把二者等同或绝对对立起来。由此逻辑地必然得出科学的结论:既要肯定“阶级斗争为纲”,也要肯定“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统帅、指导作为中心的经济工作以及非中心的社会主义事业其它所有工作。

     正因为这些同志把“为纲”与“中心”等同起来,因此认为讲“阶级斗争为纲”就会冲击经济建设,且特别以建国前30年尤其文革期间为例。其实,他们例举的所谓“事实”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是歪曲的认识。建国前30年包括文革期间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是极其伟大的,这里不详细阐发了。取得这些成绩的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就是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做指导。这条政治路线就是“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毛泽东从建国一开始,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一直坚持“阶级斗争为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和放松经济工作,领导、制定农业宪法、农业六十条、推广鞍钢宪法、大庆、大寨经验,狠抓国防建设,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等。如果说这期间经济建设方面还存在问题的话,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绝不能归结为“阶级斗争为纲”。“为纲”是总的指导思想,“中心”是具体工作。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不矛盾。真正抓好“阶级斗争为纲”,就能够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毛泽东所说,“抓革命,促生产”。也最终能够保障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享受。把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归结为“阶级斗争为纲”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方法。

     任何经济工作都受阶级斗争总纲的制约,这是一个客观规律。那些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人,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也在受他那个头脑中的那个错误的“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例如,如果按照八大及当前主要矛盾的提法,执政党就应该在现有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而事实上任何抓经济工作的权力者恰恰都是从生产关系入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刘、邓要发展农村经济,却从改变生产关系入手,搞“三自一包”。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从改变生产关系入手,支持大包干、解散人民公社。整个30多年的所谓改革都是从生产关系入手,而不是直接发展生产力。说明这些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晃子,实质仍然把改变生产关系即改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纲”和指导思想。而这个 “纲”不是进一步维护、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政治制度,而是以“改革”为名,一步步把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基本制度变相改为私有制和市场化的过程,是把人民民主专政改为否认阶级性的所谓“依法治国”过程,把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为普适价值的过程,把无产阶级属性的共产党改为全民党的过程。也就是他们仍然不折不扣地“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过这个作为“纲”的“阶级斗争”不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他们自己的实践过程就是对他们所谓离开“阶级斗争为纲”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最大偏离和背叛。



//m.syxtk.com/wzzx/llyd/zz/2015-02-24/3034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