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红旗文稿:现阶段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解析

作者:胡长青   来源:红旗文稿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时代变迁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 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首次郑重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准 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为何反复强调“斗争”?如何理解现阶段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呢?

  一、新的“斗争”究竟指什么?

  马克思主义语境里,“斗争”一词侧重指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既包括行为上的揭露、批判、打击、克服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奋斗意志。“斗争”对于中 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较为严重的“左”倾或右倾斗争,这使得今天的某些人闻“斗争”而色变,甚至产生排斥“斗争”心 理。斗争的“左”右倾教训刻骨铭心,值得后人警觉,但斗争本身源自矛盾的普遍存在,矛盾不灭,斗争永远不会停止。从斗争化解矛盾的角度讲,积极、正义的斗 争始终是时代的主诉求。

  当然,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内涵和任务不同,斗争的内容及其形式也必然不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同时也步入改 革的深水区与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到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必须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推进,而绝不能在关键时刻畏缩不前、功亏一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 克难的坚定信心。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充分意识到持续奋斗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意义。 这应该就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本质含义,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治国安邦的政治定位锁定 “斗争”二字的真正寓意。

  二、新的斗争为什么说是伟大的?

  学习研究党中央关于“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还必须明晰新的斗争的伟大性问题。现阶段,我国新的伟大斗争是与我 国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革命和伟大工程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这场斗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目标的正义性、革命性、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一)斗争目标的正义性。现阶段,我国新的伟大斗争目标直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极其伟大,因为它承载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后中 国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百年梦想,还将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再 次振兴,更为重要的是要证明党带领中国人民摒弃以往封建主义王朝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崛起的发展老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新路的 正确性。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我国发展成就令世人惊叹,“风景这边独好”。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质上预示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社会主 义的两个“伟大复兴”。我国现阶段斗争的时代性和伟大性,由此一目了然。

  (二)斗争的革命性。1985年3月邓小平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至今仍在继续,其当前具 体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新的伟大革命”。目前,我国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问题、矛盾和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 斗争的焦点是坚决革除体制机制性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并着手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改革开放本身带有根本性变革的斗争性 质,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典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征,又为这场变革增添了更新的革命色彩。现阶段,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下深 水,涉险滩,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凸显的是这场斗争的新难度和新高度,也充分体现了这场斗争的伟大性。

  (三)斗争的使命感。现阶段,我国的伟大事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回答的是未来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问题。当代中国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其重大历史使命就是面对国内外风险与干扰,坚定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做到不管东西南北风,我自坚韧向前。道路决定命 运。道路及方向问题是关系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历来是我们党极端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更表 现出一种新的政治宣示的斗争色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我国新的伟大斗争还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 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特别是制度定型,虽是我国的一 项新探索,看似路漫漫而道远,但实际是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这充分反映了这场斗争的紧迫性和挑战性,也蕴含了这场斗争的伟大性。

  (四)斗争的责任感。责任感不同于使命感,它更倾向于责任主体的自觉和自省。我国新的伟大斗争需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支撑和依托。习近平总 书记讲,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当前,党面临的新考卷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此,他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党员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防止得“软骨病”;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党的作风建设,要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今天和以后继续治国理政提供坚强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 党刮骨疗毒、猛药去疴,认真做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这同样体现了斗争的伟大性。

  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环境,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伟大梦想要靠伟大斗争去争取,伟大斗争是伟大事业 的引擎。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醒“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着眼长远,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又脚踏实地、直面困难,强 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充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为实现梦想而勇于担当的政治自觉与崇高境界。

  三、如何迎接新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 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认真做到以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是当前我国“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坚定“三个自信”,不断增强自身的斗争定力。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民族需要有强大的自信,中华民族也有充足的理由自信。“三个自信”源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也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三个自信”,并不是固步自封。它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但其根本仍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完善、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 要有主张、有定力。我们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充满自豪,不走老路和邪路,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但“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征途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斗争定力。增强斗争定力,除了要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外,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担担子处变不惊,不急于求 成,不朝令夕改,不为一时的利益、情绪或注意力而改变初衷,改变目标与方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切 实干出成效;要有底线思维,做到预设底线,有备无患。坚守底线,保持恒心和定力,锻炼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顽强韧劲,从中蕴藏的是积蓄能量、隐忍爆发的巨大 精神力。

  其次是紧紧依靠人民,鼓足斗争勇气。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倾 听人民呼声;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当代中国,“中国梦”成为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而在现阶段,我国又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 和改革攻坚期,这就更需要万众一心,不断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持续给人以奋斗的信心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心齐,桌子上也可唱大戏。在中央深改组第一 次会议上他又说,改革要有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他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在改革面前, 要“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无论是在改革问题上,还是在意识形态、党的建设抑或主权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斗争要有不 怕鬼、不信邪的底气,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和敢于亮剑的勇气。我国现阶段“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政治表态,特别是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实 际行动,都已经表明我国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的斗争决心。

  再者是精心推出顶层设计,做好伟大斗争的战略擘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国际上看,是西方国家试图遏制中国,不希望我们保持 发展势头;从国内情况看,是怎样深化改革和推进改革攻坚。为此,我国把握斗争主动权,积极谋划并实施一系列新的国际国内战略构想,譬如提出“一带一路”远 景规划、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倡导并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现阶段,我国新的外交布局 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宏观思考与顶层设计,在坚持原则、方向前提下,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充分展现了我 国内政外交大格局的战略思维和“上兵伐谋”的斗争特点,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赢得了先机,做足了准备。

  最后是积蓄中国力量,努力形成斗争的强大合力。斗争说到底是实力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含义还应该解读为为了准备新的伟大 斗争,需要凝聚中国磅礴力量。现阶段,我国借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机制,在多个方面做出力量蓄积的准备:一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调动社会 创造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硬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在文化和宣传上,融通中外,接地气,有效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国正能量,努力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在管理体制上,通过整合相关部门,打破过去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的不利局面,着力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四是开展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抓手,提高党的执政公信力以及增强党群凝聚力。最后,努力提高人民军队的军事战斗力。以上力量的蓄 积,方向是要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为新的伟大斗争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两年多来新的伟大斗争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

  两年多来我国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实践,具有以下四个新特点:

  (一)以实现“中国梦”为精神纽带,最大限度地凝聚斗争共识。与以往的伟大斗争相比,现阶段新的伟大斗争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更加强调关键期临门一脚的冲刺精神与必胜意志。“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追逐梦想的激情。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极具感染力、 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中国梦”,及时解决了新的伟大斗争方向、目标和力量问题。“中国梦”成为了新的伟大斗争的独特标识。

  (二)以整饬“四风”和重拳反腐败为开局,全面从严治党,重塑党的作风和形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报告严肃指出,新形势下, 党面临“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中,精神懈怠列居首位,与新的伟大斗争奋斗的本质严重相悖。精神懈怠的危险还与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 腐败三大危险相互产生负面影响。“四大危险”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四大考验”就无从化解,新的伟大斗争更无从谈起。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党风廉政建设 和重拳反腐败作为斗争的开局,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了两年多来准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新焦点与最强音。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双轮,推动新的伟大斗争积极稳妥地前进。改革与法治并不是新名词,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赋予了改 革与法治新的历史特点和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比喻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指出两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途中具有同等的重要 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注重改革与法治的顶层设计,其重视程度与推进力度从方案、目标、举措来看前所未有。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还突出强调改革与法 治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指出改革重在激发活力、释放潜力,但必须于法有据、依法进行;法治重在规范,但必须彰显法的前瞻性与适应性,法治与改革必须在动态中 协同并进。改革与法治相互衔接、改革精神与法治精神交相激荡,标志着新的伟大斗争在认知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四)以中国经济新常态为切入点,引导人们适应新的伟大斗争新常态。新常态的出现,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平常心,顺势而为,又要增强信心,开拓创 新,尽力而为。经济“新常态”概念提出后,我国其他领域相关新常态的提法随之而来,例如从严治党新常态、改革新常态、反腐新常态、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新 常态、军队建设新常态等。这些新常态,概括为一点,就是我国面临“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的伟大斗争新常态。适应新 常态,是党中央提出的斗争新要求,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及自身执政建设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新的升华。  

  (作者: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m.syxtk.com/wzzx/llyd/zz/2015-07-26/3314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