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鹿野:沈志华口中的“上面”是谁?

作者:鹿  野   来源:察网  

沈志华口中的“上面”是谁?

——九评沈志华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座

鹿 

近期,笔者在察网上相继发表了八篇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沈志华2017319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讲座的文章,揭露了沈志华这个讲座中的若干谣言。

其实,笔者所揭露的这些仅仅是沈志华该讲座中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谣言而已, 但是,仅仅是这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人们看到沈志华其人是多么的荒诞不经和不学无术。这恐怕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沈志华是怎么得到这么一堆头衔的呢?其实,沈志华在这个讲座中也有一些透露,那就是非常简单的两个字——“上面”:

【我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研究结果告诉我,朝鲜已经不是盟友了,而韩国已经化敌为友了。可能有些东西我也想回去给上面写个报告,听不听是他们的事,讲不讲是我们的责任。反正我是特别着急,照这样下去,中国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会越来越被动。如果我们定位定好了,大势看清楚了,敌我友分明白了,政策的制定就比较清楚了,至于制定那些具体的方针措施,我想中国人有的是方法。】

众所周知,在当下中国,给高层的报告不是说是想写就能写的,绝大多数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中的知名学者也没有这个待遇。沈志华有权给“上面”写报告,而且还有希望被采纳为国家决策,这本身就代表的沈志华绝不是一般的受重用。如果要是我们了解了沈志华口中的这个“上面”是谁,很多问题也就搞清楚了。虽然他的话里话外仍然对这些重用他的人颇为不满,露出一副受“残酷迫害”的可怜相来博取同情。但是如果是我们简单的考察一下其发迹史,就会发现沈志华绝不是一个一般的特权者:

有些朋友可能认为,我前辈的这几篇评论文章里边多次提到沈志华的真实水平只有初中是对他的一种讽刺,然而并不是这样。沈志华真的只上过初中。1966年文革开始的时候,十六岁的沈志华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后来,时隔13年之后,1979年沈志华使用初中文凭直接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这一点是非常令我疑惑的,虽然说那个时候考研还不像今天这么规范,但就我个人了解的情况好像也是不容许初中生直接考研的。当然,初中生毕竟是初中生,沈志华后来没有能够取得硕士学位,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说法说他本身就是高干子弟(父亲是公安部的),因此在这期间还是拉拢了很多人脉关系,特别是其导师齐世荣。因为具体的情况,笔者不是很了解,就不再乱说了,否则岂不是和沈志华一样了吗?在这里,笔者仅仅粘贴一段沈志华自己对此事的回忆供大家参考:

【我是齐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1979年我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的研究生,那时社科院有资格带研究生的人不多,就在各高校聘请了一批老师。我报考的是世界现代史专业,先是让我做非洲史,导师是吴秉真。入学后不久,世界史研究所所长朱庭光先生找我谈话,为了配合当时要进行的经济改革,确定让我做苏联史,研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于是指定齐先生做我的导师。齐先生是一位严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上课,一位同学好像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其他事,先生一声怒吼:你不想听就出去!其实先生在私下场合并不是那么威严,至少对我来说,不像很多同学那样对他敬而远之。我经常去先生家里谈话,除了学问,也谈政治,交流看法。他说的很多话,在我看来是不大会在公开场合讲的。】

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沈志华还涉嫌两宗刑事犯罪。一桩是故意杀人罪,一桩是泄露国家机密罪。前者是在改革开放前,后者是在改革开放后。据沈志华自己说,故意杀人罪的真相是有人揭发沈志华曾经杀过人,部队虽然查无实据,但却将这份材料放进了他的档案。沈志华根据指导员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揭发者,问“你认识我吗”?对方说不认识。表明身份后,对方承认自己是为了积极表现,瞎编的。沈志华让他写了证明材料,这才把“杀人材料”从档案里抽了出来。泄露国家机密罪的真相则是对于他的迫害。

然而,只要是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这些沈志华的一面之词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大家想一想看,谁会闲着没事儿造谣一个从不认识的人故意杀人了呢?何况这个人还是公安部的高干子弟?反之,沈志华如果要是利用家庭特权迫使人做伪证,抹去自己档案里杀人的真相恐怕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至少是两种可能都存在吧?而且要是真的造谣,按常理应该是有人对沈志华不满而指使揭发者制造关于沈志华的谣言吧?可是沈志华的回忆里又没有提到这一点。至于所谓迫害,只要看看他的经历背景就会发现,其受迫害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大事化小的可能性。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高干子弟的名声还是比较好的,学校的导师又对他特别看重。谁会闲着没事给他按一个泄露国家机密罪的罪名呢?何况,沈志华自己也从来对此事语焉不详,仿佛有难言之隐。

后来沈志华在八十年代做生意发了财,反倒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结束了生意。这一点也是非常令人疑惑的。众所周知,八十年代的时候双轨制下市场很不规范,有一部分特权子弟发了财。沈志华是不是这些人之一呢,笔者不敢妄断,大家自己去想吧!

在结束了生意之后,沈志华又重回历史学领域。当时,他的导师齐世荣等人编写了一套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吹捧西方资本主义的6卷本《世界史》。这也是当前高校历史专业最广泛的通用教材。笔者曾经在以前的文章《关于<人权宣言>制定者们裸退的神话》中揭露过他这套书里边为鼓吹普世价值,硬把制定《人权宣言》的自由派在法国大革命中被赶下台这一事实,说成是他们高风亮节主动“裸退”。像这种情况,这套书里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详述。

或许是通过齐世荣的关系,或许是其他的一些途径。沈志华从九十年代开始和中国社科院合作,收集大量所谓俄罗斯解密档案,出版了几十卷的《苏联历史档案汇编》。这一切被视之为沈志华开创性学术成就的起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历史档案都是用中文写成的。众所周知,只有初中毕业的沈志华有没有能力翻译这种历史答案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而这些档案的俄文原件均在沈志华的家中,查阅须经沈志华同意,其真伪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验证的。因此,其实际价值恐怕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附带说一句,现在很多朋友让我批判沈志华那些赖以成名的厚厚的一卷卷专著。我对此说得很明确,这些专著完全不值得批判。因为,历史专著的前提是带有可验证性,特别是像这种利用档案资料写成的一卷卷具有浓厚史料性质的专著,更是必须让所使用的资料公开可验证才具有价值。而沈志华所使用的这些资料大都是在沈志华自己家里的,别人不经过他的同意不能看,而经过他的同意的人发现了其的胡说八道显然也不好意思批判他,或者说有可能批判他的人,他也不会让人家看相关材料。这种情况下,他的这些学术著作所谓的价值其实是等于零的。我们只要看一下他在大连外国语学院讲座为代表的一系列讲座中所体现的水平,也就间接验证了这些学术著作的水平。

沈志华发迹的第二步是2004年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为什么要把一个初中生聘为终身教授呢?具体走的谁的关系,笔者不得而知。在这里,也是提供一段沈志华自己对此事的回忆,供大家参考:

2004年,陈兼和杨奎松拉我去华东师范大学,与党委书记张济顺面谈,学校有意聘请我来主持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的工作。作为民间学者,我在学界游荡了十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小有名气,但随着年龄增长,也想到了学问传承的问题。尽管那时我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做兼职教授,也带了几个学生,不过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如今,华东师大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况且读研究生时,在朱庭光所长的领导下,我便熟识了上海叶书宗、王斯德、李巨廉几位老师,可我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现在“出山”,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心里着实没有底。于是,我又去找齐先生请教。先生很赞同我回到体制内,说这样可以为历史学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情况,各种规章制度,各校的特点和短长,还推荐天津师大的侯建新教授、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给我“上课”,甚至亲自带我走访一些学校。我到华东师大上班后不久,先生又专程来到上海讲学,为我“站脚助威”。】

那几年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也确实出了许多怪事。几乎所有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学者都喜欢收罗。除了沈志华和杨奎松以外,另一个比较著名的是因为鼓吹“鸦片战争失败必然论”以至“鸦片战争中国不抵抗合理论”而成名的茅海建。笔者曾在《从马戛尔尼预言鸦片战争的神话说起》一文中批判过其《天朝的崩溃》中的这些谬论,现摘录如下:

【严格意义上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是一场孤立的战争——鸦片战争仅仅是英国侵略亚洲的一系列战争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按照上面这些史学家的逻辑,既然阿富汗打败了英国,那么应该是阿富汗比英国更为先进,中国不应该向英国学习应该向战胜英国的阿富汗人学习才对。显然,这种逻辑是十分荒谬的。在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其经济、技术水平较之中国、阿富汗等亚洲国家确实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未必会转化为明显的胜势。因为战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诸如茅海建之类的学者可能会辩解说,是因为阿富汗地区多山,地理环境恶劣。然而,阿富汗本身是小国,离英殖民地印度较近,英国实际上是以大打小,而中国是大国,离英国,即使是印度也都比较远,英国可以说是以小击大。所以,虽然阿富汗较之中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劣势更加明显。更何况,在中国内陆地区也是多山的,山地地形占了中国国土的大部分。】

很多人都知道新闻媒体中有一个“南方系”是公知的大本营,其实在历史学界也有一个和“南方系”类似的帮派,以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茅海建、沈志华、杨奎松、冯玮等人为代表。其堪称以学术研究为名义胡编乱造一些反共卖国的历史虚无观点的大本营。这种现象显然和这两所高校和其历史系的某些领导有关。具体说来,因为社科院里边大多数学者不喜欢这些靠吹捧西方发迹的人,所以先是杨奎松、茅海建离开社科院去了北大,兜兜转转一圈后去了华东师范大学,接着又是沈志华离开社科院去了华东师范大学。

因此,以没有学历(初中毕业后研究生肆业)、没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三无人员”身份担任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 、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的沈志华,其直接的支持者就是历史学界的帮派。至于这个历史学界的帮派的“上面”又是谁呢?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一句话,只有初中水平的、漏洞百出的沈志华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一个历史学界的帮派,更可怕的是还有重用他们的“上面”。



//m.syxtk.com/wzzx/llyd/zz/2017-04-23/4376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