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共产党前领导人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克伦茨的新作《我看中国新时代》
李瑞琴
编者按
埃贡•克伦茨是前民主德国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最后一任总书记。他在东欧剧变前夕的1989年10月,接替埃里希•昂纳克担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德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但在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柏林墙开放,宪法赋予党的领导地位被废除,他也在同年12月初先后辞去上述职务。
《我看中国新时代》是克伦茨的新作,于2018年初在德国出版。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看到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现实与前途命运的思考。该书出版后即引起广大德国读者的兴趣。我国出版界对其也非常关注,2018年1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该书中文版。本文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
中国政治的稳定性、连续性与愿景的长期性令克伦茨感叹不已。他说,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习近平与前两任领导一起走上主席台、一起宣布国家新时代的开始,这一场面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中国共产党步调一致、紧密团结、中国政策延续性的理想展示。”这不仅是中国领导人之间团结和谐的一个强烈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夺取胜利的象征。这一场景在欧洲是看不到的。他说:“我感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党的十九大为中国人民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愿景。在一片乱象、毫无前景的当今世界,拥有这样的愿景的国家独一无二。缺乏愿景的不仅是德国政界,全世界都缺少愿景。中国愿景的长期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领袖把愿景目标投射到21世纪中叶,我没有见到全世界还有哪个政治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克伦茨认为,中国的成功首先在于它在改革开放之初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条是“不可改变的前提条件,至今有效”。因此,他对中国领导层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指南”感到宽慰。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苏联解体中得出的教训,不同于某些欧洲政党。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
他认为,中国成功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是: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政治体制模式。对任何一种体制进行评判时,不应采取脱离实际的观点,不应脱离其自身的社会政治条件以及历史和文化传统。外来的体制不应机械地移植到其他国家或者中国。国家的特点决定国家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因而具有中国的特色,它并不能移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人民共同商议、为了人民利益而科学产生的成果。”“中国以其改革开放政策清晰地定义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中国成功还有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开放。克伦茨说:中国领导层在社会发展的时期内始终保持着远大目光,始终遵循着战略目标并切实贯彻执行,他们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观察道:“尽管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中国领导层明确地表示要坚持政策持续性和改革开放,坚持全民族的团结。他们要‘在和平的年代以远大目光居安思危’,防范国际形势中隐藏的危机。他们呼吁民众要有‘改革和创新的勇气’,要求党和国家担负责任的所有干部,破除‘思想僵化和故步自封’。”“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党的历史,包括胜利和成败、高潮和低谷。”
克伦茨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他反对对中国进行理想化宣传。他认为,“在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有着如此众多的民族,有着如此众多的历史残留,当然会有接踵不断的忧愁和层出不穷的困难,当然会有大量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主流是已经取得的进步和面向未来的现实规划。我的印象是,中国领导人很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因为这条道路是史无前例的。”
克伦茨对中国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他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虽然会遇到不同的新问题和不一样的困难,但是只要共产党人依然发挥积极作用,只要意识形态工作能够达到高质量,尤其是只要公民与国家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中国的未来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他坚信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承诺,“绝不会再犯苏联的错误。”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形势十分清晰和稳定。美国及其盟友所希望的‘阿拉伯之春’根本就无法在中国立足,颠覆政权的企图毫无胜机。”
赞扬中国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克伦茨在东欧剧变后一直在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未来问题,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来考虑是克伦茨《我看中国新时代》一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克伦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东欧剧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失败论的有力驳斥。他说,东欧剧变后,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了,资本主义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并获得了永久的胜利。但中国的发展传递的是另一种信息:苏联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的中国正在崛起。他认为,那些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完结,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最终主宰者的历史观充满了反共色彩,“成果卓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他们的历史观格格不入”。
克伦茨认为,中国的胜利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种鼓舞。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明,“在一片混乱、令人沮丧的当今世界,最令人期待的是:资本主义并不是历史的主宰”。“中国的经验表明:现实存在过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并未因为1991年苏联被击垮和欧洲社会主义失败而终结。过于草率地断言社会政治大变革已经定局、资本主义已经最终统治了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社会主义被最终战胜,显然是忽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现在世界左翼中,还有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都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的承载者。
克伦茨认为,中国的成功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克伦茨说:“凡是真正想要社会主义的人,都绕不开中国人民的经验,无论是好的经验还是不够好的经验。在我看来,每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项百年世纪工程,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应当积极地参与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能够在生产领域和科技领域达到迅速的进步,而这一切应当有利于人民的福祉。”克伦茨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当代世界具有伟大的意义。他说:“中国给予社会主义新的鼓舞”。中国具有示范作用。“中国能够成为教科书,吸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塑造本国的今天和未来。”他指出:“我坚信,承担人类进步先驱者角色的,18世纪是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20世纪是俄国的十月革命,21世纪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担当。犹如1917年列宁及其新国家的同志们所胸怀的雄心大志,21世纪中国的雄心大志,同样意味着艰辛的先驱事业。”
克伦茨对中国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他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详尽与和平地向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计划。他高度赞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这一倡议对我们这个充满战争和动乱的世界意义重大”。“在当今这个颇不安宁的世界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维护稳定的堡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纲领,即是一个例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倡议可以取代目前处于主宰地位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无论今天还是未来都会影响到世界的力量对比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这一切的发生,根本就没有借助军事联盟,因而堪称史无前例”。在他看来,中国政府一贯奉行不结盟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中国是可以信赖的”。
揭露和驳斥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的歪曲报道
克伦茨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充满感情,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肯定,但是面对以思维严谨著称的德国读者,他要求自己在对中国的观察和认知上,不要让自己被对中国的感情所左右而丧失客观性,而要做到客观公正,要以事实和数据作为自己观察和思考的支撑。正因为做到了这一点,他在德国所作的数十场演讲座无虚席。
克伦茨在书中分析道:“2016年,全世界共记载有226起武装冲突,其中18起被列为最高的战争级别。仅在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就发动了8场战争。沙特阿拉伯轰炸了也门,德国也参加了几场战争。而中国没有在世界任何地区发动战争。在世界局势很不稳定的当今世界,这一点具有重大意义。”
克伦茨认为,包括德国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长期以来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他们提供的关于中国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错误的”,充满“政治偏见”,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很少搭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为什么要害怕中国?他们是“害怕中国的示范作用”,害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这个国家背后的‘共产党机器’”。
克伦茨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西方媒体政治偏见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这主要是欧洲中心主义和反共思维在作祟。他说:“德国主流倾向是以欧洲中心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中国问题上尤其如此。”他指出:“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不能现实地反映中国图像,也常常反映出骨子里的某些反社会主义思想,反映出傲慢的自以为是。”他借用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科尔说:“人们是在用德国的或者欧洲的尺度而不是用中国的历史、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去衡量中国。用德国的死板视角去观察中国的实际情况,已经证明很可能产生有害效应,因此也就脱离了那些重要的信息。”克伦茨指出,从根本上讲,西方媒体和统治者不愿意承认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取得卓越成就。“对他们来说,最好有一个没有共产党的中国。”“他们的意识形态狭隘性,阻碍了实事求是的思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李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