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蔡艺芃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如何理解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如何增强斗争本领?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专访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
朱安东: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更是我党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勇于自我革命的一份庄严宣告。
从历史逻辑来看,坚持和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富有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我们党早期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让人民当家作主,靠的是在斗争中不畏险阻、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靠的也是斗争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依旧是凭借着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始终为人民的福祉而斗争。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也正是伟大斗争的结果。党的二十大给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蓝图,目标十分远大,任务更是无比艰巨,这就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
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有着极为深厚的理论根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斗争则是解决矛盾、转化矛盾的根本方法。我们说坚持敢于斗争,就是敢于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敏于发现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勇于解决矛盾,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前进。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无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斗争策略,把斗争引向深入,通过自我革命才能始终维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从实践逻辑来看,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总结新时代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假如没有这种状态和姿态,非但难题难以破解,很多想办的大事可能都办不成,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更谈不上了。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时代任务,对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记者: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如何体现斗争精神的?
朱安东:在确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框架方案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报告“要充分体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各方面战略谋划和工作举措都要直面矛盾和问题”。
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斗争精神贯穿始终。首先,报告中“斗争”一词出现了22次,涉及的内容包括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腐败斗争,军事斗争,等等;15次提到“反对”,包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以及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等等。上述这些表述,都直接体现了斗争精神。
在这一基础上,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于报告各部分。例如,报告在标题、主题中都突出了团结奋斗,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斗争精神,始终是内嵌于团结奋斗之中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团团伙伙,而是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同各种错误言行作斗争,在斗争中巩固和增强团结。我们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就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融入团结奋斗全过程。
又比如说,在报告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都为推进伟大斗争指明了方向。而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坚持人民至上”就明确了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斗争,而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正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才能够广泛凝聚斗争伟力。伟大斗争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再如,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这种斗争,尽管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流血牺牲,但是体现着敢于尽职尽责、担当作为、苦干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体现为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如何理解“顽强”一词的深刻意蕴?要做到顽强斗争,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朱安东:之所以会强调“顽强斗争”,是基于我们面临的斗争,在当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显著特征。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的领域是广泛的,触及的利益格局调整是深刻的,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是尖锐的,要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是艰巨的,进行伟大斗争的形势更是复杂的。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等等。这表明在新征程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指向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斗争,是实现新的历史创造、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斗争,总而言之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就是明确告诉广大党员和干部,我们在新征程上,在多个领域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绝不是短期的、虚幻的,更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必须摒弃一切畏首畏尾、一切消极懈怠、一切瞻前顾后,来不得半点幻想。不管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都必须毫不畏惧、绝不退缩。
记者:新征程上,党员领导干部应如何提升斗争本领?
朱安东:要掌握科学理论,坚定斗争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核心要义,领会精神实质,把握丰富内涵,贯彻实践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去应对风险挑战。
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准斗争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住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正确方向,坚决做到在各种重大风险考验面前,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要明确斗争本质,把握斗争规律。要在工作中学习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要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锤炼担负领导现代化建设使命的专业能力。要围绕完整准确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努力使自身素质能力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步伐、跟上事业发展所需。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斗争的新形态、新特点、新手法,如意识形态斗争、金融领域斗争、科技领域斗争等,有针对性地提升本领。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砥砺斗争精神,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