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探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作者:邓纯东等   来源:人民日报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加强党的理论教育作出系统论述。会议提出要研究回答好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十三个如何”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现实生活,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专版,围绕“十三个如何”进行专题研讨。今天刊发的4篇文章,围绕“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这一主题,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我们党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国际社会的最新思想动态等进行探析。——编者(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26日 07版

以人为本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新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性

  邓纯东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系统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念结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彰显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高超智慧与能力。

  彰显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向背是政党政权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这是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并为历史发展所证明的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以人为本,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些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民群众既是主体,又是受益者;共享发展,则鲜明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新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必将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彰显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通过观察和研究、学习和总结、概括和抽象,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发展的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需要我们从我国现实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着力把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受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支配和制约。科学把握和自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对发展提出的要求,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真谛,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发展理念遵循经济规律,按照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趋势,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坚持以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努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自觉遵守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对发展的刚性约束,绝不使发展逾越生态红线、打破生态平衡;强调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发展理念遵循社会规律,按照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致力于让大家共同享有自己创造的福利,实现共同建设、共享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永葆和谐稳定,内需潜能才能充分释放,发展动力才能更加充沛,发展势头才能更加强劲。

  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推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才成为我们始终坚持和遵循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正是在人民群众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中、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中得以体现和证明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面临的新发展形势、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潮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保障;协调发展理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强调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人们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新期待,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保障;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强调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良好国际环境支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内涵。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变化和发展新形势提出的创新理念,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并未失效 “两个必然”仍然是时代发展大趋势 杨河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的科学预言。16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辉煌,也陷入过苏东剧变的低潮;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多次重大危机,但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仍然保持着强势地位。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两个必然”?这不仅攸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攸关我们能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解答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金融资本的全面垄断加速了资本主义衰落

  金融资本是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形成的一种资本形态。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这在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实现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有关研究数据显示,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占到了美国所有国内企业利润的40%左右,40年间这一比重提高了19倍,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主导产业。其结果是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衰退,这深刻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与此同时,在新自由主义的资本效率优先政策主导下,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美国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收入增长了4倍,最富有的5%左右的美国人拥有全国70%左右的财富,这一时期被称为两百多年来“最糟糕的时期”。

  在金融资本的渗透和支配下,西方民主制度被金钱所“绑架”,掌握大量金钱的财团垄断了后台政治,使得本来就有局限性的资产阶级民主陷入更深的困境。2008年从美国起源而后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资本全面垄断的结果。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经济灾难,它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宣告了以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衰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发展才是硬道理。能不能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站在时代前沿,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冲破僵化封闭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了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在占世界人口近20%的中国呈现蓬勃生机。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曾刊文说,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腾飞,是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

  在坚定“三个自信”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总的历史趋势。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将与资本主义在对立中共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已进入“晚期”。由于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逐步丧失了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正在走向终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新的发展可能性了。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说明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的颓势,但由于先行完成工业化和在科学技术领域领先等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将在较长时期保持强势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它们不会改变以军事威胁、和平演变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渗透、遏制和颠覆的政策。对此,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体现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能否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持和扩大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历史趋势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造就的。只要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两个必然”的历史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经受住种种考验,持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改变国际竞争的力量对比格局、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赶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引领时代发展。

  (作者为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正在多起来 西方“马克思热”及其启示 崔丽华

  多年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一直被其主流思想舆论视为“异端”“另类”,一度局限于非主流学术圈和左翼团体内讨论。然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对于我们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无启示意义。

  西方主流媒体和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在上升。英国的主流媒体《卫报》《泰晤士报》等,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纷纷以“马克思”为题大做文章。现在,包括曾经长期批评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媒体,如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其头条文章中也频繁出现马克思的名字和论述。马克思的著作又开始热销:登录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在图书检索中输入“卡尔·马克思”,相关书目信息多达上万条。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酷洗礼,在顽固坚持新自由主义的美国,人们在华尔街举起标语:“马克思说对了!”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后,在德国街头不少民众打出了“我们是那99%的大众”“读读马克思吧!”等标语。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很受欢迎。

  一些西方学者纷纷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或主张“回到马克思”。针对西方传统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项控诉”,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2011年出版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一一作了回应,并对各种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有力批判。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在《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一文中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再度发现了”,人们在危机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它“有助于分析当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现实积累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以及劳动和性别关系的变化”“可以增进对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的理解,能消除自我蒙昧,并助力政治实践”。美国学者大卫·哈维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的17个矛盾及其终结》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尤其在房地产领域投机严重,很多人被剥夺了家园。哈维指出,由于资本总是寻找各种新领域,随后涌入逐利,交换价值逐渐限制和主导了越来越多的必需品。此外,还有很多西方理论家和学者主张“回到马克思”,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国家学说等给予重视。

  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学术组织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些组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马克思夜校”、美国的“读《资本论》小组”等。“马克思夜校”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定期邀请一些社会学家等相关人士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近些年,“马克思夜校”的开课地点不断增多。“读《资本论》小组”是大卫·哈维组织的。他无论到哪所大学任教,都会开设《资本论》课程。《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一书,就是根据他的讲课稿修订而成的。这个小组还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宣传和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此外,位于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近年来也颇受人们关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该馆留言簿上,2012年的两个月内就有来自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访客留言。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的阴云尚未散尽,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及其前途命运感到困惑与悲观。在这一紧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鲜明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方兴起的“马克思热”,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也佐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真理性。

  (作者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底线思维的现实威力 宋建丽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唯物辩证法大有用武之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底线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与创新发展。现实生活中,底线思维在微观、中观、宏观诸层面得到广泛运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诸多辩证关系,为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一双“慧眼”、一件“利器”。

  立与废的辩证关系。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与废是事物发展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结果,是一对矛盾。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就能把握立与废的辩证关系,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底线思维在这里主要体现为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对“废”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预判,找准问题实质,预见可能风险,主动化解问题和矛盾,从而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生机,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化,达到“立”的最好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事物发展的结果总是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底线思维可以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得到运用。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科学预见性,降低损失、避免灾祸;相反,高枕无忧、浑浑噩噩,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就会手忙脚乱、难以应对,最终丧失机遇甚至招致祸端。人们常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其实都包含着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道理。

  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确立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我们党在宏观层面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的科学方法论。最低纲领,即党和国家当前的阶段性目标和现实任务;最高纲领,即党和国家的长远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体现了过程与目标、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把握好这一辩证关系,需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具体来说,就是以党和国家当前的阶段性目标和现实任务为基点和底线,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党和国家的长远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并强调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科学运用底线思维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共享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保障基本民生入手,为人民群众提供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对特困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基本生活底线。在此基础上,坚持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人类共同利益与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关系。从哲学上说,人类共同利益与国家核心利益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把握这一辩证关系,底线思维同样不可或缺。当今时代,世界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各国存在诸多共同利益、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基于这一认识,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旨在促进合作共赢,与其他国家一道实现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尊重普遍性与共性、善于“求同”的远见卓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是有底线的,那就是坚决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在民族国家作为主流政治实体的当代世界,如果离开这一个性诉求,人类共同利益就会失去根基。正因如此,我们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始终注重划出红线、亮明底线,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底线思维在外交这一宏观层面的科学运用。



//m.syxtk.com/wzzx/llyd/zx/2016-02-26/3653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