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

作者:高奇琦 段钢   来源:《求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新和深刻变革,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干扰和阻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在我们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思潮,企图影响我们坚持已经选择的正确道路。这其中就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是我们面对现实、走向未来的镜子。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避免陷入片面性的误区,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重要。

  一、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及其来龙去脉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消解和解构历史,否认一些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事实,强调历史是一种可以随意涂鸦的“空”或“无”。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规律的逻辑展现;而历史虚无主义则认为,历史是某些处于权力结构顶端的人出于统治目的的需要而对某些事件和认识的选择性组合。

  自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一直存在,并有过几次突出表现。20世纪初,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曾出现全盘西化的思潮。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应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抛弃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在对待传统民族文化与历史遗产等问题上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次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而逐步消减。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又出现了一股以清算“毛泽东思想”为目的的思潮。其突出表现在于极力贬损和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全盘否定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这股政治的历史虚无主义逆流,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本世纪初开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次思潮首先是打着理论创新的幌子,利用学术刊物、研讨会和学术著作等表现其虚无主义观点。同时,它还以学术反思的面貌出现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特别是通过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形式,隐蔽地渗透和传播其核心观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形式隐蔽,且深入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更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整合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观点,在政治、史学和文艺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危害性的理论和观念。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政治上的表现,如“否定革命论”,贬低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解放意义,认为革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又如“社会主义歧途论”,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是错误的,偏离了“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再如,“党史诟病论”,用某些片面的材料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并以此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史学上的表现,如“侵略有功论”,认为帝国主义侵略是西方各国送给中国的近代文明礼物,鼓吹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通过追随殖民帝国来完成;又如“现代化西化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只有把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引入中国并加以普及,中国才能充分实现“世界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再如“人物重评说”,对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盲目和错误地使用逆向推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颠覆式的重新解读,贬损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等人的历史功绩,而对慈禧、李鸿章等人进行“去阶级化”,并大肆颂扬。

  文艺上的表现,如“宏大解构论”,某些历史小说借助虚拟历史空间来表现主观筛选过的历史内涵,在解构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宏大叙事时,对历史事实采取了戏弄和逃避的姿态,最终从历史颠覆走向了历史迷惘;又如“零度写作论”,一些文学作品力图消解文学的教化和审美功能,尝试将文学所依赖的历史背景彻底虚无化和终结化,这在一些先锋诗人的“表演性写作”、一些新写实小说家对“直接经验”的追求、一些朦胧诗中对“大写的人”的极力宣扬等现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历史消费说”,一些文艺作品为了赢得市场,对某些反派历史人物随意翻案,或过多渲染历史阴暗面、过多描绘权力倾轧和声色犬马,或对历史人物进行戏说,并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各种离奇的因素。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这种缺位本体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本体论。这种观念没有正视和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看到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等结构性因素对历史事件的情境性影响。这种观念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传统的历史观,否定已有的历史结论和歪曲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所以,这种观念具有解构和消解性质,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建设缺乏建设性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认识论同样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唯物史观。这种强调解构的观点会误导人们随意地去解释和解读历史,不仅会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在认识和理解历史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也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制造反国家、反人民的事端。另外,这种认识论会误导人们用不严肃的态度看待历史。历史是严肃的,而某些戏说历史和穿越剧的泛滥却在一定程度上亵渎和侮辱了历史的严肃性。权力游戏的观点更加具有误导功能,它会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权力神话的理解,这无疑会引导人们去不加节制地追逐权力。

  历史虚无主义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路径也相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联系的、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世界。个体性叙事强调对个案的展示,并习惯用个体来演绎全部,这很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问题。个体性演绎追求所谓普遍性的分析框架,忽视对具体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这种演绎性推理很有可能违背历史事实。如果研究者用某种看似理性的逻辑去推理历史,会制造非常严重的历史知识混乱。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最根本的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世界。具体来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认识和研究历史要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关于历史的相关信息。二是规律性原则。历史并不是无序事件的组合,而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要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客观规律。三是正确性原则。认识历史要讲求政治的正确性。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有政治的敏感性和坚定性。四是整体性原则。不能用片面的、割裂的态度,对待历史中的某些细节,而要把这些细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要在历史活动的总和和全貌中找到历史的主要方面,并以此来区分主流和支流。

  在实践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在如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在学术上要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展开辩论,辨明是非曲直。当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首先并主要从学理上展开,所以在学术研究上与其展开深入辩论、指出其谬误和危害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学理上驳倒这些观点,才能有效阻止其泛滥和传播。第二,社会科学学者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把正确的历史事实和价值传播给社会。社会科学学者不仅要在学术领域与历史虚无主义者展开辩论,还要在社会文化领域与这些错误的观点展开斗争。第三,丰富历史教育的手段和内容。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都应该增加历史的内容。这些历史的内容不仅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第四,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中要采取“堵疏并重”的方法。对政治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必须严加抵制和防范,而对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则宜采取疏导和引导的方法。例如,在影视作品评奖或课题审批中,应当对坚持正确历史观的作品充分倾斜。第五,强调媒体对历史观形成的引领作用。激发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精神。在微博等新的传播媒介中,由于个人可以随意地发布任何信息,信息传播也更为迅捷,所以如何在这种新媒体中发挥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社会思潮。它以一种“边缘反抗主流”的弱者形象出现,力图对人们已经接受的、沉淀下来的文化因素进行解构和重构。弱者的形象会蒙蔽同情者的眼睛,而解构的话语则会误导那些价值观还未树立的年轻人走上歧途。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会把我们的历史信仰和文化积淀吞噬掉,从而将我们推到一个没有历史和信仰崩塌的危险境地。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把存在的历史虚无化、把黑暗的历史漂白化、把洁净的历史抹黑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待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破,而且还要立。要树立一种对历史的自觉和自信,才可以更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存在于历史积淀之中,历史的自觉和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石。历史自觉和自信的关键,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史观来客观地理解和展示历史,理直气壮地对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积极正面的总结和实事求是的传播教育。实现这种历史的自觉和自信,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激励意义。



//m.syxtk.com/wzzx/llyd/ls/2013-07-19/2205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