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解放战争中的内蒙古骑兵

作者:马毓秀   来源:解放军报  

解放战争中的内蒙古骑兵

马毓秀

我军骑兵挥刀跃马冲锋的雕塑。资料照片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骑兵以及军马运输已经走进历史。然而,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战争岁月里,军马曾经为子弟兵歼顽敌、打胜仗发挥过很大作用,堪称功勋军马。在此,我们刊发一组军马与人民军队的故事,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编者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乌兰夫同志评价:“内蒙古骑兵部队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下了一章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发挥骑兵特长、屡建战功的历史。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围困敌军建功勋

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作战结束后,东北解放区不断扩大,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扩充和休整,至8月止,野战军及骑兵、特种兵共约70万人,地方武装及二线补充团33万人,总兵力达103万人。而东北国民党军连遭我军打击,处境困难,兵力共55万人,并分别被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了著名的辽沈战役,经过新式整军运动的内蒙古骑兵第1师、第2师等骑兵部队,奉命参加了辽沈战役,出色地完成了某些步兵难以完成的战斗任务。

1948年4月,内蒙古骑兵第2师第21团接受围困沈阳外围新民县的任务。接到命令后,第21团立即出发,边行军边做战斗动员,号召官兵以打胜仗、歼灭敌人的实际行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一周年。这个战斗口号有力激发了全体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当天16时许,第21团急行军到四家子屯,积极主动地抓住战机,迅速果断地实施乘马冲锋。骑兵第2连从新屯子正北面攻击,骑兵第1连从东面攻击。仅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一举歼灭敌步骑混合搜索营前卫连49人,我军无一伤亡,受到辽吉军区通令嘉奖。

1948年5月,正值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战略要地四平之际,为肃清锦州、沈阳外围之敌,骑兵第2师奉命在康平、法库、新民、北镇一带作战,多次截击出城抢粮之敌,切断新民以西铁路线,占领柳河、辽河西岸,以封锁沈阳、新民之敌。7月7日是新民古城子集日,该师所属第23团得悉敌在集日要来抢劫,于7日凌晨3时到达古城子,没想到敌人的一个步兵营已提前于6日晚进驻古城子。刻不容缓,团长骆长胜当即命令:在行进间展开、包抄,很快围住了古城子村。天刚亮,骆团长命令第2连负责正面进攻,第1连和辽中县县大队从左翼进攻,第4连从右翼进攻,机炮连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部队进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骑兵第23团歼灭敌1个步兵营,毙敌92人,伤敌10多人,俘敌60多人,缴获轻机枪、步枪39支(挺)、子弹3164发和一批军用物资。

1948年7月26日,内蒙古骑兵第1师第3团奉命在副政委旺丹率领下从乌兰浩特市乘火车出发到保康下车,然后乘马行军到长春外围,受独立第10师指挥,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围困长春。围困期间,内蒙古骑兵第1师第3团组织了打击捣毁农会、逮捕农会干部、大肆抢劫老百姓牲畜、财物的长春守军保安旅徐跃东部的褚家屯进攻战。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后,围困长春的部队又进行了调整,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担任围困任务。其中的骑兵师就是内蒙古骑兵第2师。骑兵第2师部队于9月初从葛根庙出发,乘火车到保康至卧龙屯之间各站下车,9月中旬到达指定地点黑林镇,向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报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骑兵第2师以黑林镇为中心组织防御地带。从右至左排列部署:骑兵第23团、第21团、第22团为第一防御梯队;第24团和新配属的内蒙古骑兵第1师第3团为第二防御梯队,师指挥所设在黑林镇。若长春守敌从黑林镇一带突围,骑兵第2师可采取打、拉、阻紧密结合的阻击、侧击战术,迟滞敌人的行动,堵截敌人退路,严防敌人逃跑,并争取时间,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期间,骑兵第2师还参加了阻击蒋介石嫡系部队、全副美式装备的新7军第38师的战斗。

阻击打援守必固

1948年10月20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其中”的战法,歼灭由沈阳向锦州攻击前进的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并部署了巨大规模的辽西围歼战。奉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之命,我军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内蒙古骑兵第1师由新立屯东北地区后撤至黑山、大虎山以北地区,依托医巫闾山构筑工事,阻击廖耀湘兵团,迟滞其前进,以争取时间待野战军主力回师,然后配合主力聚而歼之。

10月22日下午2时,据骑兵第1师侦察分队报告,敌骑兵200余人进入大小民圈、田家窝棚我方阵地一带。师首长认为这可能是敌左翼前哨搜索部队。第10纵队首长命令:务必消灭之,以保障我主阵地侧翼的安全。师令第1团接替第2团的胡家窝棚阵地,继续构筑工事;第2团当夜出发寻机歼敌。10月23日凌晨2时许,第2团由头道镜子经康家窝棚隐蔽迂回到田家窝棚,与敌骑兵第1旅第5团前哨遭遇。第2团团长富金山当机立断,组织拉木扎布连长率领第3连迅猛地乘马冲击,远用炮轰枪射,近用刀劈枪扫,仅用1小时就击溃敌人主力,砍死砍伤敌人数十名,俘敌连长以下27人,缴获六零炮2门、步马枪23支、军马24匹,我军无一伤亡,受到上级嘉奖。

10月23日凌晨3时许,黑山阻击战的序幕——胡家窝棚阻击战打响了。敌第207师第3旅(辖3个团),在重炮和飞机掩护下,向骑兵第1师约300人的第1团胡家窝棚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要在约2公里的正面上进行阵地防御,抗击五六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其任务极其艰巨,我骑兵指战员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打退敌人的多次冲击,直至白刃格斗。连长布和吉雅腹部受重伤,用绷带缠住伤口,仍在岗位上英勇顽强地指挥战斗,直至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第1团顽强地坚守阵地7个小时以上,毙、伤敌人151人,牺牲布和吉雅连长等65名干部战士。第1团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完成了阻击任务。

围歼敌军战果硕

1948年11月29日,由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联合举行的平津战役拉开战幕。内蒙古骑兵第11、第16师等骑兵部队奉命参战,肃清察北、绥东的敌人,并担负张家口战役北线外围打援、堵击和追歼敌人的任务,为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夺取张北镇。张北镇位于张家口西北方,万全坝北麓的猴山脚下,坐落在察北各县公路通向张家口的咽喉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夺取了张北镇,就既能切断张家口同察北各县城之间的交通,又能阻止察北各镇之敌南援。正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国民党军派骑兵第12旅、骑兵第5旅一部、第14总队一个团以及县保安团等3000余人驻守。如果不能夺取张北镇,驻守的敌人不仅能策应从张家口突围的敌人,而且还威胁我军在万全坝上执行堵击任务的部队。为此,北岳军区决定拔掉这个据点,骑兵第11师的任务就是与北岳军区部队、察北骑兵旅等部队一起,扫清张北的外围之敌。

12月16日凌晨2时,我骑兵第11师刚出发不到一刻钟,从张北传来零星的枪声,紧接着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步兵已经合围了张北,3时左右,色音敖包村被包围,骑兵第11师官兵进村一看,敌人已经不见了,预先进至张北镇西北约40里处的馒头营子一带的我绥蒙骑兵旅,正好堵上了这股逃跑的敌人,经过短期战斗,歼其一部。于是,我骑兵第11师原地占领阵地,向宝昌和康保方向警戒,阻击增援的敌人,并堵击城内敌人向东、北两个方向突围,我察北骑兵旅堵击敌人向南突围,锡察军区机关和警卫分队在城东村守备。这样,我骑兵部队对张北已构成第二次包围。希日少布副连长是有名的神炮手,曾多次摧毁敌炮楼。这次他亲自指挥3门迫击炮连续炮击,摧毁了城西北角和东北角两个炮楼,为突击队打开了缺口。步兵破城而入,与敌人展开巷战,经过一天多的战斗,张北守敌被歼灭。察北重镇的解放,切断了察北各县城与张家口之间的交通,使察北之敌陷入了无援的境地。

12月17日,我骑兵第11师部队接到破坏狼窝沟东南公路上的大石桥,且占领公路东西两侧高地,堵击沿公路突围的敌人的任务。18日早晨,毕力格巴图尔师长带领战士破坏了公路上的石桥,在坝顶坚守了3天。

23日15时,从张家口突围的敌人已经到达了坝东,我察北骑兵旅与其交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打退敌人无数次对高地的抢夺,敌人被迫退回山下。在坚守集沙坝过程中,毙敌15人,伤敌27人,俘敌227人,缴获长短枪98支、轻机枪16挺、八二迫击炮9门、六零炮10门、子弹8000余发、手榴弹292枚。

张家口解放后,驻守在察北诸镇的敌人已成惊弓之鸟,两个骑兵部队没有来得及北进,便从宝昌、康保、化徳和商都一线向绥北溃逃。我骑兵第16师昼夜兼程,紧追不放,连续急行军3天,追至四台房歼敌100多人,然后冒着白毛风雪向商都方向挺进。当时的气温已达零下40多摄氏度,寒风吹透了皮衣和棉裤,第一天行军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冻伤。1949年1月5日,部队在土城子村追上了宝昌县残匪杨春长的部队,毙敌3人,俘虏9人。1月6日,在二伙房追上尚义县保安团,短暂战斗后,毙敌4人,俘敌24人。1月7日22时,在商都县遇到溃逃之敌15人,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敌人全部被俘,我骑兵师牺牲1人。1月8日,骑兵部队到达商都县大北沟村时,将敌曹凯残部大约一个连包围,大部分敌人被俘获,少数抵抗的敌人被“压缩”到两个院子里。狡猾的敌人控制着院内老乡,如果炮击就会伤到老乡。正在为难之际,老乡们跳出了围墙,摆脱了敌人的控制。机炮连连长王连生急中生智,找来一个镐头,上房顶刨开两个大洞,投进两枚手榴弹,敌人全部被歼灭。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毙敌26人,俘虏71人。至此,平津战役的最后一场战斗结束了。

内蒙古骑兵部队,这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铁骑劲旅,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她独特的贡献。为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举行的历次阅兵式中,骑兵受阅4次,其中内蒙古骑兵部队就参加了3次。这是党和国家给内蒙古骑兵的最高荣誉和奖励,是内蒙古骑兵的光荣,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光荣。

从清朝皇室“贝勒”到新中国人民炮兵马政局顾问—

传奇“伯乐”载涛

金从政

1954年8月,毛主席亲切地与爱新觉罗·载涛握手交谈。资料照片
毛主席颁给载涛的委任状。资料照片

外国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清朝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清朝光绪皇帝载湉的弟弟、宣统皇帝溥仪的叔叔——爱新觉罗·载涛便是一位“贝勒”。

载涛自幼练习武术喜爱马匹。1909年,他以公费留学生身份在法国索米骑兵学校研修骑兵战法、相马理论、改良马种及驯养军马知识。平时,他也注意学习积累有关驯马技能。比如,家中有两位马把式,一位称为“王头儿”,一位称为“花儿李”,载涛经常与他们聊天,向他们请教。载涛晚年时,适逢法国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农业畜牧业展览,他骑车赶到会场用不太流利的法语与法方专业人员交流法国马的情况。

由于载涛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终于成就了自己在相马驯马方面的学识,一位军马场的干部曾称他是“我国的伯乐”。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邀代表,载涛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令他终生难忘的是周恩来总理握着他的手说:“一届一次会议没请您参加,怪我有大汉族主义。要不是李济深提醒我,我把您这位满族人民的代表忘记了。”诚挚的歉意和自责使载涛深深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人如此礼贤下士,真是令人感动。载涛答应了周总理请他写提案为新中国出力的要求,立即写出了“改良马种以利军用”提案。提案很快得到政协军事组的认可,上报中央军委。后来得知,毛泽东主席阅过提案,建议任命载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并转发朱德总司令交炮兵司令部落实。1950年8月,载涛手捧毛主席发给他的委任状激动得老泪纵横,说:“知我者毛主席、周总理,我一定为我军的军马事业作出贡献,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期望。”

据马政局创始人之一郑新潮的回忆以及牡丹江军马场纪委书记聂怀东查阅文档资料显示,1950年9月,毛主席、朱总司令在中南海接见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和郑新潮时,要求郑与载涛交朋友,做这位曾经的“贝勒爷”的思想转化和引导工作,协助载顾问开展工作。

1950年11月中旬,朝鲜战争激烈进行,当时我方没有制空权,敌机对我交通运输线狂轰滥炸。据当时随第38军、第47军赴朝作战的载涛两个孙女金霭璇、金霭珧回忆,美机擦着树梢在她们头顶上飞来飞去。苏制卡车等机械化运输工具不适应朝鲜崎岖山地,一度延缓了我炮兵运动。针对这场不对称的殊死战斗,中央军委决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立即快速向朝鲜前线输送25000匹军马,以解决后勤补给运输问题。朱德总司令亲自把电话打到马政局,告诉载涛中央军委的决定,要他拿出具体意见立即实施。马政局为此召开动员大会并作细致分工。载涛、郑新潮率领工作组火速奔赴东北、内蒙古等地选购征集军马,最终如数将25000匹军马送过鸭绿江,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赢得了时间,成为中华民族现代史上首次大规模运送军马出国的罕见壮举。为此,马政局有关领导和干部以及载涛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为了熟悉掌握全国军马场情况,炮司副司令员苏进责成郑新潮等干部陪同载涛到东北、西北等地进行视察调研。他们先后来到牡丹江、肇东、扎兰屯、索伦等军马场以及甘肃山丹、贺兰山、贵德等军马场调研。调研中,载涛发现各军区的军马场管理水平有差异,特别是不久前从国民党手中接收过来的马政管理机构处于十分混乱的状况,他与郑新潮共同起草了一份“整合与收编各旧马场”的请示报告,经马政局讨论通过上报中央军委。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马政局收编、整顿、整合、扩建军马场26个,建立全国性改良军马种站50余个。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总参决定把原隶属于炮兵司令部的马政局改为隶属总后勤部。1951年春节前,中央军委派干部专程登门给载涛顾问拜年,并送来一辆自行车。自此,他把这辆自行车当作宝贝,风趣地说:“这是我的宝马!”总后勤部地处万寿路,他家在宽街,每次上下班总骑着这辆“宝马”。

载涛有个脾气,无论马、骡、驴,只要他看到它们被主人鞭打欺负时,立刻火冒三丈,走上前去夺过鞭子对施暴者说:“让我抽你你高兴吗?”对方立马吓呆认错。就这样,载涛识马、爱马,让马为人服务,为人民军队出力,成为他的毕生追求。载涛,不愧为一位人民的优秀“伯乐”。

此后,载涛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并被推举为政协民族组副组长,出任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1970年9月2日,载涛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m.syxtk.com/wzzx/llyd/ls/2017-03-29/4336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