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对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再认识

作者:张从田   来源:察网  

对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再认识

张从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以前所未有的战争样式,有效地打击敌人、发展自己,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战略选择的游击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思想中,“游击战”和“游击战争”尽管有时混用,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是分散流动的非正规作战形式;后者是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非正规战争样式,是为战胜强大敌人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形式。

全国抗战开始后,人民军队实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战略方针,这是在民族解放战争新形势下作出的必然选择。首先,抗日战争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中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生死对决,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客观上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政府抗战与民众抗战相结合、正规战与非正规战相结合,才能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首先,国民党军战场上节节失利的严酷现实表明,单凭政府抗战和正规战争,不可能战胜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其次,从人民军队的实际情况看,八路军、新四军改编时总共不过五万余人,且武器装备相对落后,进行大规模正规战的条件不成熟;但人民军队政治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特别是有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特长,即善于一面打游击战,一面发动群众。人民军队充分发挥该特长,一方面能弥补在数量和装备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能打破国民党当局的多方限制,进而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华北和华中具有开展游击战争的有利条件。当时,日军将主要力量用于正面进攻,后方空虚;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官吏弃地而逃,原有政权随之瓦解;人民群众纷纷拿起武器进行保家卫国的武装抵抗。正是在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和深入分析敌友我三方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下旬召开的洛川会议上,确定了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久,毛泽东又将其概括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一方针,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动群众与集中打仗、分散兵力进行游击战与集中兵力实行大兵团作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是人民军队扬长避短、以弱制强的最佳战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党全军对抗日游击战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推动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洛川会议后,毛泽东在致前方将领的电报中反复强调,只有游击战争才是八路军的“拿手好戏”,“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1938年5月,毛泽东专门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着眼抗日战争的全局,深入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特殊战略地位及其战略指导问题。把通常只是正规战争辅助形式的游击战争提到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组织,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颇为新鲜的事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

能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

与一般游击战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不单是在内线从战役战术上配合正规战,而主要是在外线独立作战,开辟并发展广大的敌后战场,从战略上策应正面战场作战。这就决定了抗日游击战争“不能不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并在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针对日军的大规模战略进攻,游击战争向敌后迅速展开,通过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行动,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卫占领区,成为阻止日军战略进攻、促使战争转为日军极力想要避免的长期化局面的重要因素。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日军逐渐将作战重心转向巩固占领区,敌后游击战争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担负着坚持敌后抗战,发展与巩固根据地,消耗与削弱敌人,支援正面战场作战,并积蓄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战略任务,成为实现持久抗战、支撑战争全局的有效战争样式。在战略反攻阶段,游击战争开始逐步向正规战争转变,承担起开展大规模反攻作战、收复失地的战略任务,成为解决抗日战争最后命运的决定性手段。

从抗日战争全局来说,抗日游击战争开辟的敌后战场实质上是人民军队在战略防御中向日军实施的带战略性的“反进攻”,是处于被动地位中的主动出击,从战争形式上打乱了日军作战前线与后方的划分,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把敌之战略包围变为我之战略反包围,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这就重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态势,盘活了中国抗战的大棋局。

值得注意的是,与正面战场上的一次次大规模战役不同,抗日游击战争渐进性攻势的特殊性决定了作战形式的特殊性,这种作战在空间上是面而不是点,在时间上是持续而不是阶段;虽然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级著名战例,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无数个小规模战斗,造成“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无时不战,无处不战”的景象,达到积小胜为大胜的目的。对此,朱德指出:“在军事活动的全时间内,所有的游击队配合主力军一齐动作起来,就和蚂蚁蛀蚀着朽楼一样,可以倾覆敌人存在的基础,影响到全面抗战的局面。”日军惊呼游击战争“令人神经紧张”,是“没有战线的战场”,哀叹这样的作战是“真正的掉在泥潭中的浴血苦战,是不分昼夜连续不断的、长期的、没有结果的战斗”。

游击战争不能一刻离开民众

由于抗日游击战争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开展的,孤悬敌后,长期遭受敌人的疯狂“扫荡”,游击武装的作战环境异常艰险。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与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游击战争不能一刻离开民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因而,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一种战争样式,更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抗战的重要组织形式。

为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内大力实施“抗战和普选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有利于抗日民众的经济改革和政策,开展“减租减息”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对原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扩大了民主,改善了民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从而使抗日游击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活动,而是共产党领导开展的以军事斗争为中心,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形式的全面对敌斗争。

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说到底是要把人民群众自发的、分散的、无组织的抵抗,纳入人民战争的轨道,激发人民群众抗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民军队的带动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战场,群众性游击战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层出不穷,由此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日本战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的斗志极为旺盛,共产党地区的所有民众,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因无戒备而突进,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奇袭、包围而陷于苦战。”

历史表明,军队和人民群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造就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多样性、顽强性、坚韧性,而且将人民战争在形式和内容上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这是民族解放战争的本质要求和胜利所在。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课题组成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m.syxtk.com/wzzx/llyd/ls/2017-09-19/4628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