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一杆枪,一座岛,四代人!毛主席问:“给他们照相了没有?

作者:记者   来源:军报记者  

一杆枪,一座岛,四代人!毛主席问:“给他们照相了没有?

军报记者

“故事还要从我的曾祖父讲起。他是一位老支前,曾经推着小车跟随解放军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每每讲起爷孙四代人接续守岛的“初心”,吕寿庆都要从这里说起。

△1964年吕家三代人参加山东省民兵比武大会纪念

右三为吕其喜,左二为吕志玉,左三为吕永顺 资料图片

地处烟台东北部海域的崆峒岛,被喻为港城烟台的“门闩”、山东省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显要。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一位叫吕其喜的老人发动岛上的年轻人报名参加守岛民兵连,其中就有他的儿子吕志玉和孙子吕永顺。

那时候,民兵连条件很差,整个连只有国家配发的一支枪。遭遇自然灾害那几年,民兵们饭都很难吃饱,却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恶劣的冬天一到,海岛上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脸。“听爷爷讲,那时候他们那些小兵蛋子也偷偷地抱怨过,甚至打过退堂鼓。可每次看到迎风站在排头、持枪肃立的曾祖父,他们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再苦再累也没放下训练。”吕寿庆说。

没过几年,吕家三代就有了一次大放光彩的机会。1964年6月15日,来自全军各部队的军事技术尖子齐聚北京西郊射击场“大比武”。参加这次比武的民兵代表只有7人,吕家就占了3席,当时吕其喜61岁、吕志玉33岁、吕永顺14岁。

△吕永顺(左)一家三代给先辈扫墓    朱峥 摄

由于比武成绩出色,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大将奖励给他们一支半自动步枪,枪托上镌刻有祖孙三人的名字。坐在检阅台上的毛主席还关切地问罗瑞卿:“给他们照相了没有?”

△当年奖励的自动步枪,现由当地武装部门统一保管   方毅 摄

“这次比武打出了民兵的风采,也坚定了俺老吕家矢志守岛的决心。”时至今日,说起这段家族辉煌史,吕寿庆十分骄傲。

△吕永顺(左一)和边防派出所民警一起在崆峒岛巡逻   方毅 摄

如今,38岁的吕寿庆正在做着50多年来长辈们同样做过的事情。是什么让他再一次选择这个小岛?

是期许,也是承诺!

1987年建军节,时任总参谋长杨得志来到烟台,专门接见了吕家三代民兵。当他得知吕家有了第四代时,杨得志高兴地说:“10年后我们又增加一个兵员!”

可是回想当初,这个“兵员”差点溜了号。1998年,吕寿庆高中毕业便被一家外资企业相中。此时,征兵工作开始了。爷爷吕志玉和父亲吕永顺二话没说就给他报了名,可是电话催了好几次,吕寿庆就是不愿回家。

祖父下了最后通牒:“我们是‘民兵世家’,不能到你这一代断了线。”一句话,犹如万钧雷霆,在吕寿庆心中炸响。从小的耳闻目睹让他渐渐改变了心意。爱才心切的企业老板登门游说,但听了吕家的家史后,他知难而退了。老板对吕寿庆说:“有这份传承了几代的责任感,你干什么都能成!”

吕寿庆收到入伍通知书的那天,全家像过年般热闹红火。爷爷吕志玉分外激动,高声说:“咱家三代民兵,到你这一辈终于转正了。”听了这句话,吕寿庆莫名地充满了力量!

从基层考入军校,又从军校毕业,吕寿庆被分配到武警烟台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一干就是14年。在旁人看来,当一名船艇维修工程师,军人的成色稍逊几分,但在吕寿庆看来,这是家族的“鸿雁情结”在冥冥之中的安排。

△吕寿庆是一名船艇维修工程师,这是他在机舱内检修   方毅 摄

想当年,交通不便,进出海岛十分困难,爷爷吕志玉曾手摇舢板,为岛上的群众送医、送药、送邮,风雨无阻。几十年来,岛上近千人口、三代居民,没有哪一户人家没坐过他的船、没收过他送来的信。民政部和原解放军总政治部还特此授予他“海上鸿雁”的荣誉称号。现在,除了日常的任务,吕寿庆还利用自己的船艇专业知识,义务为渔民当起了船舶保养员。渔民们的船有什么小毛病,他随叫随到,“手”到“病”除。

“祖辈的事业我来守,我的事业娃来守。”现在,吕寿庆也有了下一代。小家伙的爷爷吕永顺给他起名“万军”,希望他能将吕家从军守岛的故事继续讲下去。“这是祖辈对孙辈的厚望,更是老兵对‘新兵’的期许。”吕寿庆说。

△吕永顺(左)和儿子吕寿庆、孙子吕万军在家中,全家希望他长大后也参军报国,延续家族的光荣传统  朱峥 摄

△吕寿庆为老吕家的“第五代”讲述光荣家史   王云龙 摄



//m.syxtk.com/wzzx/llyd/ls/2017-11-27/4744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