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杨帆:井冈山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作者:杨  帆   来源:红旗文稿  

井冈山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在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客体等方面加强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确保凝聚力量投入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一、以理论创新丰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

井冈山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内核与基础的,但是由于语言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井冈山群众不能精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很多提法。例如,很多客家群众就无法理解“苏维埃政府”的准确含义,干脆把其直接称为“埃政府”,因为“埃”与客家话的“我”发音接近,“苏维埃政府”就是“我们的政府”。因此,要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占据话语上的绝对优势,势必要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最终实现“革命理论为农民群众所掌握,成为有力的物质力量”的目的。

这一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著作,以鲜活的语言诠释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一方面,运用“接地气”的话语风格和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这些口号,简单明快、清晰明了地向井冈山群众传递了我们党的发展诉求、政治主张和价值目标;另一方面,以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总结井冈山斗争的实际经验,指引井冈山群众朝着符合革命目标发展,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热爱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挚情感、义无反顾的斗争勇气。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为掌握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二、以从严治党夯实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组织基础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以惩治腐败、从严治党为抓手,深植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组织基础。

首先,制定和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约束了部队的行为,而且提高了干部和战士接受党的意识形态的自觉性,从而打破了陈旧的、保守的思想观念对于“旧有之我”存在的束缚。

其次,对于腐败行为采取严厉惩处的手段和措施,确保党员干部做到率先垂范、言行一致。通过严厉惩处团长陈皓生活腐化案、古司务长买猪不付钱案、永新县秋溪乡经济委员贪污案等系列“微”腐败案件,证明了共产党说到做到,提高了井冈山群众对于党的认可度与信服度。

最后,清理不合格党员,纯洁革命队伍。龙源口大捷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迎来全盛时期,同时,党的组织发展也迎来了大发展,“党员数量一时增到一万以上”,但也因为对新党员没有进行良好的党内教育,白色恐怖一到,投机分子反水。基于此,党组织决定将宁冈、永新两县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将一大批不合格的党员清理出党,保证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为巩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打造了忠诚可靠的干部队伍。

三、以开展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群众基础

党的意识形态话语非常强调人民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始终贯穿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之中。井冈山时期,党通过扎实的群众工作贴近与群众的感情,努力扩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群众基础,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从党内走向党外,从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话语变成群众的日常生活用语。一方面,通过完善的群众工作,解决了群众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解决了群众的现实生活困难,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权益,满足了群众的革命诉求,从而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与机会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交锋中赢得胜利提供了基本保障,使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牢牢占据了主导和中心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根据地建设的成就,凸显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优越性,使得群众能够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所吸引。

一种意识形态话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指导下的地区是否能够实现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下,实现了社会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制定政策文件,大力保障工农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办各类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疏通河道,修筑堤防,开展水利建设;禁止烧山,爱护森林,等等。通过社会事业的发展,井冈山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先进性与理论魅力,赢得了群众的信奉和认可,使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井冈山地区牢牢占据了优势地位。

四、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基础

井冈山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立足于革命的阶段、性质与任务,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何才能使得广大党员和群众能够理解、相信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才能使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井冈山地区顺利进行传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手段。

首先,开展革命理想教育,引导井冈山军民学习和理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通过举办各种训练班,如军官教导队、党团训练班等,组织部队和各级党员干部运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消除了关于革命前途的怀疑和悲观论调,使全军和全党对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充满信心。

其次,开展阶级教育,明确阶级属性,增强对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归属感。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了广泛的阶级教育,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剥削,什么是压迫,对待阶级敌人要采取什么态度和策略,对于阶级兄弟要采取什么态度和策略。经过阶级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了阶级属性,更易于接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

最后,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增强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在开办的各类学校和训练班中,政治理论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俄国十月革命经验、政治形势分析和党的文件等系列政治课程。开展基本理论教育,纯洁了党的组织,增强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五、以创新话语表现形式,提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毛泽东非常注重创新话语的表达形式,强调要运用生动活泼的话语形式来表达和运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向井冈山群众解释什么是剥削的时候,毛泽东就运用了“抬轿子”这个例子,来说明剥削行为的本质,指出统治阶级不但剥削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果实,还要用各种方法来强迫群众替他们当牛做马。

为了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变成井冈山地区“流行”“大众”“接地气”的话语,党和红军创造了标语、口号、宣传队、宣传单、戏剧等系列话语表现形式,丰富了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载体,提升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丰富的话语表现形式给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赋予了生动性与活泼性,使其从“文本话语”转换成了“现实话语”,成为广大群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利用劳苦大众丰富的话语表现形式,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中国化、大众化、本土化。利用各种话语形式对井冈山群众进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熏陶,使得他们不再将“革命”“阶级”“地主”“豪绅”等词语作为陌生的外来词汇,而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明确其语义指代:“革命”就是要想办法推翻国民党,“地主”就是身边有钱有势、为富不仁的那些人。抽象的外来话语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井冈山群众的语境之中获得了具体实指,从而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完成了从“外来话语”向“内生话语”的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认真学习和运用当年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深入掌握其揭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发展规律、建设路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更好地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

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及应用”[16XDJ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在站博士后;来源:红旗文稿)



//m.syxtk.com/wzzx/llyd/ls/2018-05-14/5035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