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驳《俄颠覆性教材:列宁是德国代理人 弃卫国战争用法》(一)

作者:冰斩   来源:红色文化网  

驳《俄颠覆性教材:列宁是德国代理人 弃卫国战争用法》(一)

   

杂论马列主义历史观与资产阶级历史观区别

   

一、  文章简介及引言

   

2011年3月28日,凤凰网在资讯频道历史专栏世界史部分转载了《炎黄春秋》李玉贞发表的《俄颠覆性教材:列宁是德国代理人 弃卫国战争用法》(以下简称:“安德烈俄国史”)的文章。这篇文章首先我认为不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历史的。其次,由于这篇文章涉及的历史、马列理论思想及哲学等内容。我准备用比较归纳法进行分析讨论。

   

我在引言要强调说明一点,就是我只在思想理论上进行讨论。不针对作者或发表文章的网站。如果非要具体点,我是对俄国安德烈·鲍里索维奇·祖波夫主编的《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所反映的内容及思想进行驳斥。我还要说明一点,真正的马列主义者都应该学习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对事进行理论上的讨论,不要针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马克思终身没有一个私敌。这就是真正无产阶级者与其他阶级立场者不同的区别。

   

在理论讨论的同时,我想倡议我们年轻的马列主义研究的网友同志们。充分运用我们依靠的共产主义理论宝库的知识力量,继承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们的优秀传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无产阶级的理论斗争技巧和无产阶级的思想解放革命艺术坚决的宣传、揭露和批判一切帝国主义反动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团结所有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捍卫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

   

二、     什么是无产阶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无产阶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是马克思首次提出的,也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一哲学理论区别于其他资产阶级历史观的的核心就是具备阶级性,承认历史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人民。而历史的前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远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一理论作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这种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就是简略——还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这是物质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的总和和构成经济基础,它决定着一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和愿望,它遵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革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解决手段,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是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原始社会,有压迫和剥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经过无产阶级革命,人类社会将进入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将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而告终。”

   

只所以要先简单阐明这一原理。就是我们要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区别开来,亮明自己的理论和态度。无产者阶级应该旗帜鲜明的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以及揭露他们对历史以个人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而任意篡改的荒谬理论。

   

那么,什么是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呢?“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科学领域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缺点:第一,从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只是从人们的动机来考察历史的动力,不能认识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是它的根源,也不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第二,从前的一切历史理论,把历史的动力归因于伟大的人物的伟大意志,把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历史写成与广大的人民群众毫无关系。”  

三、驳“安德烈俄国史”关于“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  

我们先来看看“安德烈俄国史”所列举的“史料”:  

1、虽然十月革命在《二十世纪俄国史》中是以“政变”一词出现(顺便指出,这几乎成了大部分教科书的观点),本文作者为叙述方便,依然使用“十月革命”。  

2、他们引用一些学者据德国外交部公布的档案详细叙述德国威廉皇帝的计谋:设法从俄国内部寻找代理人,利用这只别动队,从俄国内部瓦解沙皇的力量。列宁从1915年开始得到德国当局资助在俄国进行革命活动,实际上充当了德国的秘密代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主张俄国失败,坚持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斗争。二月革命后,1917年4月3日,列宁和一些政治流亡者,得由德国特种兵帮助顺利经德国回到彼得格勒。(《二十世纪俄国史》上册,127页)。  

3、潘佐夫的朋友r·契尔尼亚夫斯基认为,列宁不过是想利用德国援助达到在俄国掌权的目的。  

4、德国拨出5000万金马克(约合9吨多黄金)资助俄国革命者。书中详细描述这些钱如何分批交到俄国革命者手中(该书,405~406页)。4月8日,德国总参谋部向威廉皇帝报告称:“列宁顺利回到俄国。他干的确如我们所愿”(同上,406页)。1917年夏季就有英、法、俄反间谍机构探明这个情况,临时政府掌握了这个动态,但是没有能力立即予以处理。4月16日列宁一回到俄国便宣布了其著名的《四月提纲》,其宣布俄国第一阶段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告结束,现在的任务是立即做好向革命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做好准备。  

以上4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性:  

一是强调个人的作用,没有介绍当时俄国和一战前后欧洲的历史全貌。  

二是强调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阴谋论、利益至上的历史观,缺乏通过对当时俄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以及俄国内外矛盾的认识和分析。  

三是在史料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单一性和传来性,即片面的、传来的论据多,全面的、直接的论据少。那么传来的论据可信度就明显低于直接论据,且单一性缺陷瑕疵的存在,无法形成必然性逻辑论据锁链。其结果只能进行或然性逻辑假设推理。  

可是,该书作者及这篇文章的编者没有进行客观分析和说明的情况下,进行必然性结论。  

显然,他们依旧运用的是已经早已过时的历史观,一种被马克思在百多年前就已经驳斥了的历史观来搞偷梁换柱、指鹿为马的把戏,这在逻辑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要来忽悠呢?首先我们看看作者这位俄国史学家的立场和阶级观点,这本书是为什么阶级而写的。  

引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部书的写作是普京任总统时提倡的。普京于2006年提出了为11年级(相当于我们高二、三年级)的学生写一部历史教科书的动议,原希望索尔仁尼琴完成这一大业。但索氏年事已高,觉得祖波夫凭其学养定能组织编写一本“非苏联味”的教科书,便推荐了他。普京的秘书苏尔科夫邀请祖波夫等人到克里姆林宫讨论并确立了写作计划。”  

这已经很清楚了,这本书是去苏联味,直接说就是去无产阶级味。就是为资产阶级的来抹黑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说白了就是篡改历史,让孩子们从小就不敢来接近马列主义。让年青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不再相信无产者革命目的的纯洁性。不愿意参加和学习共产党人的理论研究。他们所代表的正如作者的介绍一样明白“俄罗斯东正教大学宗教研究室主任”。东正教,稍微了解俄国历史的人就知道,他们是原沙皇政教合一的主要工具,是沙皇统治人民,压迫人民,麻醉人民的重要力量。宗教研究的学者来写无产阶级的历史,是多么荒谬可笑。这样的历史学说介绍文章,谁信?  

最后说一句,列宁的历史,俄国劳动人民是最清楚的了,全世界无产者也很清楚。用不着资产阶级上帝的牧羊人们来传福音。

   



//m.syxtk.com/wzzx/llyd/ls/2013-05-01/625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