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郭松民:毛主席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1

  抗日战争的胜利,首先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做为在政治上战略上领导了抗日战争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对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所发挥的伟大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

  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所产生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影响,是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同时把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

  1938年5月到6月,毛主席总结前十个月抗战的经验教训,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系统提出了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随后就是八路军、新四军向华北、山东、苏北的开进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大规模展开。

  历史不容假设,但这里无妨假设一下:

  1938年武汉会战失败后,如果没有敌后游击战争吸引了侵华日军的主力(“中国派遣军”24个师团,13个用于敌后战场,7个用于正面战场,4个担任守备),那么国民党政府将很难避免像法国维希政府那样迅速投降。如此,待到苏德战争爆发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即可挟中国占领区的人力物力,无论是北上与德军会师,还是南下做狂风掳掠式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都会因此改写。

  02

  1938年5月,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这个基本情况说明,日本是一个“小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爆发力很强,但其国小、物资匮乏、兵力资源不足的弱点却很难克服,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极端野蛮性,必然使之失道寡助,难于持久。

  毛主席指出,中国虽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其处在进步时代,有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作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力量,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特别是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必然能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并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这些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中日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在毛主席看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之所以能够“越战越强”,原因就在于它发动的每次战争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日本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大发一笔横财,其战争收益远高于战争支出。

  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九个月,日本获得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偿,并从中国强行割去了台湾,实际控制了朝鲜半岛。

  1904年2月,日本对沙皇俄国发动了日俄战争,这场肮脏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总共进行了一年半左右。战争的结果是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并在中国的东北获得了大量特权,包括大连和旅顺军港,以及在南满铁路沿线驻军等。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奉行“绝对不抵抗”的政策,日本以极低的代价就攫取了东北(包括华北一部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的三倍,还有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苦心经营多年的兵工厂以及积累的大量军需物资、粮食和其他财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仍想重温旧梦,但这一次,日本打错了算盘,因为中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政治舞台上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而且这时的中国共产党也不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状况,而是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走向了成熟,有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正确而坚强的领导,因而有能力使日本帝国主义遭受一次彻底的失败。

  03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主席非常自信地写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又广大又持久的游击战争,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中,都是颇为新鲜的事情。这件事是同时代进步到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事分不开的,是同共产党和红军的存在分不开的,这乃是问题的焦点所在。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元朝灭宋、清朝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等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现实的价值,因为今天的中国比之上述历史多了一些东西,颇为新鲜的游击战争就是其中的一点。”

  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广泛性。抗日游击战争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亿万群众参加的规模空前的伟大事业,不仅是一种战争形式,而且是党动员和武装群众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地域上看,抗日游击战争遍及敌人占领的华北、华中、华南以及东北广大地区。这种全国、全民族的人民战争,显然是关系抗日战争全局的。

  第二,独立性。如毛主席所言,“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正是由于这个独立性特点,敌后抗战实行的是军队与人民相结合的体制,既是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又是以正规兵团为骨干的游击战争,从而使游击战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第三,长期性。这不仅是由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所决定的,而且也由毛主席、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因而能够独立自主地坚持敌后长期抗战所决定的。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抗日游击战争不但要担负独立作战任务,还必须担负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向运动战发展等项任务。这样的游击战争显然远远超出战术范围,而对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和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04

  由于敌后游击战争全面展开,日本“每战必发横财”的历史“规律”被打破了,日本不仅不能从战争中获得收益,反而必须不断地从其贫瘠的本土把一切搜罗净尽投入到战争中来,最终由于无法支撑而遭到彻底失败。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对自己的资源缺口进行的统计表明,煤炭缺口一半,钢铁缺口达三分之二。因此,在抗战期间,日本一直企图把整个华北都变成它的战略物资供应基地。

  为达此目的,日本的经济势力很早就开始向华北地区渗透了。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后,“最有头脑”的石原莞尔曾提出,必须制定“开发中国本部,首先开发华北的方策”,特别是“山西的煤、河北的铁、河南和山东以南的粮棉”为日本所急需,要迅速“开发”。

  但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使日本的这一计划完全破产,设想中的规模超过本土的华北“煤钢联合体”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实际上从1939年起,日本就已经被迫追加实施第二次军需动员计划,全面压缩一切与军需无关产业的物资供给量,并要求国民贯彻节约、配给、回收、实行战时简朴生活等十大措施,规定对钢材、铣铁、金、银、铜、铅等32种物资实行强化的使用限制,连下水道的金属井盖、靖国神社的铁门,都拿去融化了。

  粮食也是这样。从1941年开始,日本就开始闹粮荒,这不是因为日本本土收成不好,而是日军无法“以战养战”,日本政府被迫颁布“禁米令”,让国民把米都留给军队吃,但即便如此,前线日军的粮食依然不够,日本国内的老百姓则把一切能吃的东西,包括猫狗、甚至老鼠都吃光了。抢粮,成为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的一个主要目的,但这又给日军造成了更大的消耗,也激起了根据地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日本就这样陷入了中国的泥潭。

  中国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使日本的战争机器乃至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都必须严重依赖从美国进口,而一旦美国认为日本的扩张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停止向日本输出必须的物资时,日本就只剩下一条路:向英美宣战,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制空权后南下南洋、东南亚,以攫取自己必须的物资,但这样一来,日本就走上了彻底失败的不归路。

  05

  毛主席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颇为幽默地写到:

  “假如我们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少估计了这一点(指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他们就一定要在这一点上面触一个很大的霉头。”

  仅仅在七年之后,毛主席的预言就实现了——1945年的今天,日酋裕仁带着哭腔宣读了“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今天,当中华民族面对新的挑战时,重温毛主席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辉煌历史,总结其中宝贵的历史经验,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m.syxtk.com/wzzx/llyd/ls/2020-08-16/6453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