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穿什么?

作者:徐  平   来源:解放军报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穿什么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一听到这熟悉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儿女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头戴栽绒棉帽,身穿匝道棉衣,脚蹬高腰棉皮鞋,胸佩“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

入朝的志愿军官兵主要穿我军50式军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志愿军从编成到出国,时间很短,一切准备工作都很仓促。首批入朝部队军官都穿着朝鲜人民军军服——朝式带折直筒帽、立领黄呢军服、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志愿军干部不带军衔肩章,师职以上穿将官服、团营职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鲜军服的,但绝大多数都穿解放军军服,都不戴帽徽、胸章……

身穿朝鲜人民军军服的38军首长(左起):军长梁兴初,副军长江拥辉,政委刘西元

除首批入朝部队换发了朝鲜人民军服装外,其余陆续入朝的志愿军各部队,均穿着我军50式军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次统一装备的服装。其基本样式为:

干部、战士的冬服戴棉帽或皮帽;干部上衣有两个上挖袋,有袋盖,单排五粒扣;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战士上衣与干部基本相同,两个上袋盖有扣眼,明扣;女军人冬服为列宁服,小翻领,双排十粒扣,紧袖口,西式裤。均用棉平布制作,团以上干部为呢料,其中,团级用粗呢,师级以上用细呢(麦尔登呢);颜色为黄绿色。

50式干部、战士夏服用料、颜色与冬服相同,均戴大檐帽(大盖帽)。战士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前襟上部开口系3粒扣,两个上挖袋,长袖,紧袖口处系1粒扣,中腰有布制腰带,裙子下摆长及膝盖以下。从1951年起女军人夏服另配长裤。

志愿军部队均不佩戴“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因为是以“志愿军”身份参战的,当时严格规定:入朝前,所有人员和单位必须将帽徽、胸章等一切具有人民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印信与文件一律上缴。故盛传的所谓“一八〇师军旗被缴”纯属不负责任的无中生有。

1950年冬,穿50式冬服的解放军指战员纷纷要求加入志愿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

让党中央挂念的志愿军冬服

志愿军入朝后主要遇到三个困难:一个是武器装备的劣势和弹药不足;一个是吃的问题特别是热食供应困难;还一个就是冬服紧张。

为准备志愿军出国作战,总后勤部早在1950年7月就安排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军区,赶制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帽、绒裤、棉背心、棉大衣各40万件(顶、条),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但因入朝部队增加,且形势紧迫,许多部队来不及配齐冬服。第二批志愿军入朝时,已是冬天。朝鲜北半部冬季非常寒冷,而从中国南方赶来的部队还来不及换冬服。1950年11月6日,在沈阳车站,奉中央军委命令前来检查部队入朝准备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见到第九兵团第20军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棉衣,头戴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大为震惊,立即找到正在指挥部队运输的20军副军长廖政国,要求紧急停车两小时以便从东北军区部队中调集厚棉衣和棉帽。但是军情十万火急,20军的58、59和89师基本都没有停车而直接开往朝鲜的江界,只有军直属部队和后卫的60师在短暂的停车间隙里得到为数不多的厚棉衣和棉帽。

入朝前守卫在鸭绿江边的东北边防军战士,戴着大檐帽

冬服不足,成为志愿军入朝后面临的严重问题。在东北军区第一届后勤会议上,20军所作的后勤工作初步总结中就提到,全军二万五千伤员,冻伤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约一万五千人。原因是部队“除棉衣发齐外,棉帽、棉鞋及其它保暖物资都未得补充。在冰天雪地中作战非常痛苦,唯一办法是拆被子做袜子、手套、耳套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军有百分之六十的被子被拆完了。”在清川江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参战部队更是因为缺少棉衣吃了大亏。参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20军、27军,由于紧急入朝参战,部队没有配齐冬季御寒服装,致使非战斗减员极大,仅27军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了700余人。20军、27军甚至有3个连队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设伏地点,成为令美军敬畏的“冰雕连”!

志愿军冬服问题,引起志愿军总部、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央人民政府紧急成立东北军服厂,并下令上海尽快组织研制工业用缝纫机,以解志愿军棉衣供应的燃眉之急。周恩来总理十分焦急,每天两次电话,催问冬服的生产和调运情况。并亲自指示:给志愿军的军服一定要用新棉花、优质棉花!为什么一定要用新棉花?原来这新棉花不但蓬松、保暖,更重要的是干净,战场上一旦战士负伤,可以掏出棉衣里的棉花止血。当时严惩了个别不法奸商,他们在给志愿军做的棉衣里塞进劣质棉花,致使志愿军战士负伤后感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志愿军的栽绒帽,有的有帽檐,有的没有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东北地区作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基地,为志愿军提供了大量军服、军鞋、食品、炮弹、火箭弹、炸药等军需物资。仅东北地区的四大城市沈阳、旅大、哈尔滨、长春,在志愿军入朝后短短的几个月内就生产了上百万套军服,保证了前线将士的需求。

东北某地被服厂的工人为志愿军赶制冬服

人民手中线,战士身上衣。图为武汉一女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志愿军缝制棉衣

志愿军的军服供应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依仗空中优势,一直把破坏志愿军后方供应作为削弱志愿军战斗力的手段之一。特别是从1951年7月起,对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企图切断志愿军后方运输线。志愿军被装物资前运,季节性强,数量集中,体积庞大,是敌机轰炸破坏的重点目标。因此,组织志愿军的被装供应,是对后勤战线的严峻考验。1951年夏装前运,因中间环节多,物资到站过于集中又未能立即疏散,遭致敌机轰炸,造成重大损失。整个夏装损失量占前运数的30%。仅三登库区一次被炸,即损失单衣28万套,衬衣12万多套,胶鞋19万多双,军帽23万多顶。致使东线有的部队不能按时换装,到了炎热的夏天还穿不上单衣,只好将棉衣改成夹衣。

美军对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

1951年冬装前运,吸取了夏装前运的教训,从积极防空入手,尽量缩短物资在中途停留时间,改由各军回国领运和突击直达运输。在冬装还没有完全从祖国的被服工厂运出时,志愿军的后勤部队就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为胜利完成今年的供应冬装的任务而斗争!”“为保证不损失一件冬装而斗争!”1951年9月10日,彭德怀司令员命令“后方机关及无战斗任务的部队,应集中一切力量运棉衣,求得9月底至10月初发齐。”志愿军后勤系统紧张而有秩序地展开抢运冬装工作。各特种兵组织汽车到安东自运。其余955车皮用火车采取“片面续行法”运到朝鲜,再由二线部队组织力量到铁路运输终点接运,然后人背马驮,把冬装从卸车点运回部队。由于组织严密,不但运送快,而且损失小,只占全部冬装143万套的0.52%。

志愿军后勤部队的女战士在分发棉褥

1951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二个冬天来临之前,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已备齐了当年的全部冬服,使部队早于敌人一个月穿上了棉衣。当身着崭新棉军装的志愿军战士出现在谈判地点板门店时,敌方的停战谈判代表都惊呆了。他们说:“没想到轰炸得这么厉害,你们还能穿上棉衣,比我们还早。”

志愿军战俘营里的战俘穿上了志愿军的新冬服,乐得合不上嘴!

1952年以后,被装前运大体上都是采用1951年冬装前运的办法,运输途中几乎没有受到损失。

1952年11月,负责志愿军冬服生产的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接到总政治部转来志愿军五六四部队二支队二分队指战员的感谢信,信中说:“我们在寒冬之前就收到你们做的棉衣、棉大衣和棉皮鞋,真是喜得合不上嘴。我们一定要用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果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的热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在实战中改进的志愿军军服

志愿军在战争实践中发现,大檐帽不适应林区作战需要;套头式单衣(仿苏式)透气性差,而且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防空袭防炮击;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

战士们的要求牵动着中南海——经敬爱的周总理亲自过问,解放军总后勤部很快对军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结构上做了改进,以适应志愿军作战的要求。

1951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下达《关于志愿军冬服式样与质量的指示》,对朝鲜战场志愿军干部、战士棉衣裤、棉帽、毛皮鞋等都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是:

干部棉衣领子改为翻领,前怀里面加一护胸以御风寒;棉裤为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铜扣或电木扣。战士棉衣两肩加一块护肩布使两肩耐磨,袖口加袢带;棉裤为西式裤大裤脚,裤脚口加抽带便于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干部战士棉衣、裤棉花均用粗绒白花,每套铺花四斤半;棉花均絮在里子上。

普通皮棉鞋为半长筒式,鞋前头加宽加高、加绒毛及加一层毡垫,使不夹脚不冻脚趾。靴腰高八寸,毛皮里子,帆布面子。使裤脚系住毛皮鞋的腰不冻脚脖子。鞋腰一边开口钉气眼带两根带,便利穿脱。营以上干部为长筒毛皮靴式。

另外,夏服大檐帽改为解放帽;战士套头式单衣改为前开襟;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层布,提高了军服的耐磨程度;栽绒帽增加了听孔。经过多次研究改进,志愿军服装基本上做到了坚固、耐用、保暖、防寒,较好地适应了朝鲜战场作战的要求。

志愿军著名冷枪手张桃芳,在33天中以442发子弹打死打伤敌人214名。他的棉衣袖口加了袢带。

坚守坑道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接石缝中滴出的水。此时战士栽绒帽已有听孔。

改进后的志愿军棉衣的棉花扎在里子上,棉裤裤脚可以收紧。

朝鲜停战后的志愿军军服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我志愿军官兵(停战前)都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有些还是简体字。有些书籍中提到,志愿军入朝后,为区别于朝鲜人民军,统一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志愿军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停战,都没有佩戴胸章,彭德怀司令员停战签字时也是没有胸章的。

1952年国庆节在天安门的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都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

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批准,志愿军干部战士开始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大体开始时间是1953年10月。志愿军胸章颜色、尺寸和用料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相同。是一块长方形白布条(双层布,表面四边有白色匝道),佩戴在左胸衣袋上方,印有黑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繁体字和红色的边框。

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

1953年国庆节在天安门的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已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从1955年10月起,国内的各部队陆续开始授衔,并换着55式军衔服装。驻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授衔换装较国内解放军要晚些。1956年下半年,志愿军部队开始授衔。从10月25日起,志愿军几十万官兵开始佩戴志愿军帽徽、军衔肩章、领章及兵种、勤务符号,换着崭新的55式军服。志愿军帽徽和解放军帽徽的区别是没有“八一”。

1956年开始佩戴的志愿军帽徽、肩章、胸章

1958年志愿军归国前曾驻守上甘岭的部队向朝鲜人民告别。图中志愿军官兵身着55式军服。

1958年10月,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回国。图为戴55式船形帽的志愿军士兵向欢送人群告别。

1958年10月,志愿军领导机关和最后一批部队全部撤出朝鲜。回国后的原志愿军部队官兵不再佩戴志愿军胸章,改戴有“八一”字样的解放军帽徽,其它肩章、领章、勤务符号和服装都不变。

此后,留在板门店的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志愿军代表继续穿着志愿军军服,并且和国内解放军同时换装。先后更换了65式、85式、87式服装,与国内解放军军服的区别是帽徽、军种符号、领花和纽扣上没有“八一”字样。“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一直戴到1985年。1985年5月1日更换85式军服后不再佩戴胸章。

穿65式军服的志愿军代表

穿85式军服的志愿军代表,此时不再佩戴志愿军胸章

85式志愿军帽徽

1988年至1994年志愿军代表团佩戴使用的87式帽徽、领花

87式志愿军塑料帽徽

1994年12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奉调回国。至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及标志、服饰,全部停止使用。

(作者徐平,系军史专家)



//m.syxtk.com/wzzx/llyd/ls/2020-11-22/6617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