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第一个报道《论持久战》的西方记者是谁?

作者:吴耀明   来源:学习时报  

霍尔多·汉森(1912—1992年)是20世纪30年代来中国的美国记者,拍摄了很多反映抗战时期中国军民面貌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1912年,汉森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34年从卡尔顿学院毕业后来华。1938年汉森访问了晋察冀、延安等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中共领导人的热情接待,用相机给他们拍下了许多珍贵照片,在中外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介绍中国抗战的文章,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人民正义的声音。

用镜头记录卢沟桥事变

1934年,汉森来华后,一边从事翻译、教师、记者工作,一边学习中文,接触到中国社会多方面信息。他看到国民党抓捕、监禁、杀害爱国学生时,愤恨到极点,觉得这是一种极为可耻的罪行,认为左翼学生充满活力,富有理想。到红军离开后的江西苏区采访时,看到当地农民抱怨在国民党统治下税收和地租太高、高利贷太可怕,虽然红军已经转移,但人们依然非常敬重共产党。他认识到,红军领导人将群众组织起来,给他们规定了纪律,并指出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一场反抗封建统治的运动

1936年底,汉森开始参加埃德加·斯诺夫妇在北平家中组织的教授和记者们的聚会,了解更多关于红军长征的信息。19377月,汉森加入美联社战地记者部,用拍摄的照片和新闻报道真实记录了中国军队对日军侵略的抵抗和战争的惨烈场面。卢沟桥事变前夕,他和合众社记者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作者)来到卢沟桥搜集资料,拍下了战前卢沟桥的照片。728日,日军向南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汉森第一时间骑车前往,用相机拍下了战场惨烈场景,他拍的照片中就有后来广为流传的赵登禹遇难照。汉森不顾生命危险亲临战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日军的残暴和中国军民的抗争,践行了他记者就要去危险的地方这句豪言壮语。

首位进入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外国记者

19385月,汉森到冀中抗日根据地采访,成为首位穿过日军封锁线访问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外国记者。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吕正操接待了他,向其介绍冀中根据地发展情况。汉森在安平参观了修械所,观看了士兵训练、群众集会和剧团的抗战演出,近距离接触了根据地军民的日常生活,所到之处常能看到士兵赶着军马帮助农民耕地,他写道,战争期间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脸上洋溢着真正的快乐第一次看到中国有重新夺回失去土地的机会

6月,汉森受邀再访冀中,在蠡县、安平、安国等地,见到了日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历险躲过了日军的空袭轰炸,经历了八路军歼灭驻安国日军的全过程。用照相机拍下了日军轰炸、烧毁中国人房屋后一片废墟的惨象,用铁的事实回击了日方对暴行的狡辩。

7月,汉森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五台县,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热烈欢迎,聂荣臻向他介绍了八路军的斗争策略。在这里汉森还遇到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布朗,他与白求恩交谈至深夜,白求恩对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期待像你这样的人,能据实报道和提供一个平衡、中立的角度……中共已牢牢地掌控了群众运动,而群众就是中共未来的政治力量。汉森参观了松岩口后方医院,并和白求恩、布朗一起合影,也为两位加拿大医生留了珍贵的合照。汉森和布朗一起前往山西屯留故县,见到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彭德怀对近期抗日战绩做了介绍,指出八路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动员群众。

第一个报道《论持久战》的西方记者

8月,汉森一行到达西安,9月,同彭德怀、邓小平、林伯渠同行从西安前往延安。在延安,汉森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将领,也与丁玲、沙可夫、沙汀等鲁艺作家、艺术家进行了交谈。汉森还在延安一家烤鸭店宴请了王震、徐海东、贺龙、谢觉哉、罗荣桓、萧克等人,为他们拍下合影,在当时的中外报刊广为传播。

在延安的两周时间里,汉森分别采访了朱德和毛泽东。朱德表示:日军只是占领了像蜘蛛网一样的铁路和铁路沿线大城市,而铁路间的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在中国人的控制中……中国的机动部队能够从当地得到粮食和武器弹药的补给……控制农村和粮食补给的军队一定能战胜只控制铁路的军队……我们相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汉森对毛泽东的采访是从晚上8点半开始的,一直持续到午夜1点,毛泽东对汉森提出的军事、政治、经济问题逐一回答,还对中国民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中国正在努力创造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汉森尤其关注毛泽东不久前发表的《论持久战》,毛泽东向他介绍了《论持久战》的主要观点,指出抗战必然经历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汉森成为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论持久战》主要观点的西方记者。193810月,汉森离开延安,他写道,离开延安时,我对共产党只有一个信念:他们比中国其他任何组织都更全心全意地抗日

1939年初,汉森回到美国,年底出版了《中国抗战纪事》一书,记载了大量中国战场的信息。1942年起,在美国国务院援外部门工作。20世纪50年代遭麦卡锡主义迫害被迫去职。在农场工作几年后,汉森到缅甸、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国从事发展中国家开发工作,1972年至1978年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为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贡献。

20世纪7080年代,汉森多次来华访问。1981年访华期间,他将抗战时期拍摄的照片捐赠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向中方提出了沿长征路走一趟的请求。经中方安排,19836月至7月,71岁高龄的汉森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吴起镇,重走了一遍长征路,实现了多年夙愿,也体现了他对中国历久弥新、难以忘怀的深厚感情。



//m.syxtk.com/wzzx/llyd/ls/2022-09-22/7767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