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任弼时的家风: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

作者:张磊   来源:党史博采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任劳任怨,一生为党和革命无私奉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党和人民的“骆驼”的任弼时就是其中的典范。

任弼时1904年出生于湖南汨罗一个书香世家,传统的家国情怀和开明的家庭氛围铸就了他高尚的人格品质。青年时期,他爱国、勤劳、自立、自振的思想火花粲然于笔端,在忧国忧民的困惑中不懈地追求富国强民的出路;在异国他乡,他孜孜不倦地汲取革命的理论经验;在革命路上,他勤勤恳恳,三十年如一日地埋头工作,不计地位、名声,不顾严重病情……他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一个人的自然生命是有尽头的,但任弼时以实际的言行凝铸成的革命精神永不磨灭。他那为人们所熟知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被当作他们家的“传家宝”,在后辈中代代相传。

一、乌鸟私情,舐犊情深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家人相亲相爱,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楷模,于国而言,任弼时是党和人民的“骆驼”,于家而言,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在一纸纸家书中,他用真情传递真情,在字里行间倾诉着、传递着对家人的爱,串起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谱写了“乌鸟私情,舐犊情深”的优良家风。

“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远离家乡,为人民事业奔波的革命者而言,最难割舍的是对乡亲人的眷恋。1921年,年少的任弼时准备启程北上,追寻光明的前途。临行前,他给父亲寄去了一封家书,表露了自己收到家书的欢欣,倾诉了不能陪伴在父母身侧尽孝的无奈。对于无法常伴父母身旁,为双亲分担家庭重担,任弼时始终心怀不安。他在家书中向父母许诺:“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然而,前路漫漫,身为有志青年,他又怎能只顾自己的小家呢。任弼时毅然写道:“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对于父母,唯有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涓涓文字,写不尽对家人的思念,写不尽对父母的爱。任弼时始终铭记父母的教诲,时刻惦念家中的长辈。他总是趁着工作间隙给家里人写信,告知亲人自己的近况,问候家中双亲是否安康,看似寻常的笔触中流露着他对父母浓浓的爱。

1921年,任弼时在莫斯科。

任弼时不仅自己孝顺父母,而且还把这种孝顺的家风传承给家里后辈,教导孩子们敬爱、孝顺长辈。由于革命和治病的缘故,任弼时有时候与妻子陈琮英不在一处,他常常叮嘱在妻子身边的儿女要关心、照顾好他们的母亲。1948年,陈琮英要动个手术,任弼时在写给大女儿任远志的家书中说:“妈妈东去开刀,望你好些招扶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弼时因身体原因在苏联治病,几个孩子也都要上学,家里就只剩下妻子陈琮英一个人。为了不让妻子感到寂寞,任弼时在写给儿女们的信中,要求他们争取每个星期日能回家看望母亲。他说:“你们星期天回来,自然也会给她很大的安慰。”任弼时的言传身教和万般嘱咐,让爱与孝在他们的家庭中不断传承。

还在延安时期,大女儿任远志就一直为父亲的病痛而担忧,总是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父亲减轻病痛。任弼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工作一劳累就会满脸充血、头脑胀痛。这时候,任远志就会和妹妹一起帮父亲按摩头部。由于长时间跪在炕沿上,她的膝盖痛得不行,但是她从来不吭一声,一定要等父亲病痛好一些了才肯休息。任弼时独自在苏联治病期间,任远志不仅常常写信问候父亲的病情,还写信叮嘱在苏联读书的妹妹任远芳要经常给父亲写信,并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去看望父亲,帮他排遣寂寞。在假期里,任远志大都待在家里陪伴母亲,给担心父亲病情的母亲以安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体现了任弼时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1926年,任弼时和陈琮英在上海结婚。

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是所谓的“娃娃亲”,他刚出生就注定了与妻子的一世情缘。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经受了各种折磨,始终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携手渡过了各种难关。在国统区工作期间,任弼时每天晚上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有时甚至到天亮,妻子陈琮英每次都等着他回来给他开门。长征过草地时,陈琮英正好生产,当时部队缺衣少食,产后虚弱的陈琮英也只能以草根为食,心疼妻子的任弼时就坚持去钓鱼给她补身体。后来,每到一地,任弼时就和战士们一起去挖野菜、草根,把嫩的煮给妻子吃,自己吃老的。当俩人因为工作原因分处两地时,任弼时也时常牵挂着妻子,一再叮嘱儿女要照顾好她,给她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爱虽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浪漫唯美,但更为隽永,更为持久。任弼时曾经对妻子陈琮英说:“我们是革命的夫妇,同是党的儿女,我们的爱情是融化在对党、对人民的爱情里的。”虽然时代不同,但这种高尚的爱情,仍然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

因为工作忙碌,任弼时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他对孩子们的爱却非常深厚,总是以看似寻常的举动表达自己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

大女儿任远志的童年坎坷异常,刚生下来不久就和母亲一起被关进了监狱。半年后,母女俩被营救出狱,但随后她便被送回老家。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她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在日常点滴中,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她的关爱。1947年,胡宗南率部进攻延安,中央机关转移到王家湾一带,任远志随父亲一道转移。期间由于下河沟洗被子受凉,任远志发了一场高烧。工作忙碌的任弼时就打一盆冷水,拧一条毛巾放在女儿额头上,然后赶紧去看文件和电报,过不一会儿又给她换一次毛巾,接着再去忙自己的工作。接连好几个夜晚,都是这样度过的。任弼时就是这样既爱革命事业,又爱孩子,既有大爱,也不舍小爱。

1946年,任弼时与家人在枣园合影。女儿远志、远征从湖南老家来到父母身边。

小女儿任远芳1938年出生于苏联,在她出生后不久,任弼时夫妻便奉调回国,直到1948年父女之间才建立通信联系。1949年,任弼时给任远芳写下了第一封家书,因为知道女儿不懂中文,他特意用俄文写信。在信中,任弼时盼望看到10年未曾谋面的女儿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亲爱的卡佳:……从信中获悉你生活很好,学习也不错。我们为此而欣慰。可你为什么没给我们寄来一张你的照片呢?你大概已经长大了,我们多想看看你呀!哪怕是你的一张照片。”这封家书让任远芳第一次体会到被父母关心爱护的感觉,第一次有了“家”的概念。

在这一时期写给小女儿的数十封信中,任弼时常称呼任远芳“亲爱的”“亲爱的女儿”“亲爱的卡秋莎”,经常给女儿寄家人的照片,叮嘱她注意自己身体,担心她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生病……对女儿的爱流淌在字里行间。任远芳晚年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说:“我一生中与父亲共同生活总共不超过1年零7个月。但是,父亲的爱却温暖了我一生。”

任弼时不仅关心爱护孩子,督促他们不断进步,还常常在一些小事中教导他们要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在他和小女儿即将从苏联回国时,他写信给儿子任远远,告诉他,姐姐即将回家,将来和他一起上学,并叮嘱儿子:“她回家后你必须准备处处帮助她,不能因为她不懂中国话就去欺侮她。我现在除买一架女脚踏车给小姐姐外,另买一架男孩脚踏车给你,可是远芳姐姐还没有车子,你要准备将你现用的车子将来送给芳姐姐作为你们相见的礼物。我想你是会同意,而且一定要这样同意才好,这也是我在事前要向你说明白的。”

良好的家风来自于言传身教,任弼时虽然给孩子们讲大道理的时候并不多,但他事事处处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引导着孩子们,用爱构筑起一个温馨的家,用爱传递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相亲相爱的优良家风。

二、要永远记着“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任弼时一生勤勤恳恳,三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成就了他党内“骆驼”的美名,赢得了党内外的一致赞誉。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的事业,也希望家人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一再告诫孩子:吃了人民的小米,不能辜负人民对你的希望,将来一定要为人民做事。

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学好本领。无论是对弟弟妹妹,还是对子女后辈,任弼时最关心的都是他们能否学好为人民做事的本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任弼时堂妹任培珊从湖南家乡来到北京求学。见到阔别已久的二哥,任培珊十分激动,既感觉二哥和蔼可亲,又觉得他身上有长辈一般的威严。而任弼时在和堂妹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她:“你准备学什么?念哪一系?”当堂妹回答说“想学农,念农艺系”后,任弼时非常高兴地说:“好得很,希望你将来做一个拖拉机手,努力学习做一个农民需要的选种专家,好好为人民服务。”

任弼时为孩子们写的红模字。图为任弼时与家人合影。

在任弼时看来,为人民服务就先要好好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自己当年就曾为了掌握革命的理论经验,千里迢迢,北上苏联,如饥似渴地汲取苏联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学习为中国人民谋取光明前途的先进知识。当孩子们渐渐长大,任弼时也不断对他们耳提面命,要求他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1947年,在延安中央机关转移途中,任远志和其他孩子一道被送往河东。在女儿东渡黄河之前,任弼时给女儿题下了“努力学习”四个字,这是他对孩子们一贯的希望与要求。在随后的家书中,他不断叮嘱大女儿要好好学习。他说:你来延安后一年里,因为战争的关系没有能够很好学习,晋绥环境安定,你应当安心好好学习,在学习和生产中注意不要因生病而妨碍学习。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你们这辈学成后,主要是用在建设事业上,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需要大批干部去进行,建设事业就是要有科学知识。”

在任弼时看来,一个人活着就要对社会有用,就要把自己奉献给人民的事业,他希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对中国建设有用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他在写给小女儿任远芳的信中说:“中国人民今后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为此,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专家和干部。望你更加努力学习,并在苏联完成学业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当任远芳想要和他一道回国时,他详细地给女儿分析了回国和留在苏联两种选择的利弊,建议女儿最好留在苏联继续学习,完成大学教育,然后带着专业知识回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增砖添瓦。虽然任弼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在一封封家书中,他始终不忘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不断告诫他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人民做事,还要能吃得了苦。任弼时的一生就是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前进,在病痛折磨中不停操劳的人生。他长期抱病坚持繁重的工作,当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他用生命谱写了“骆驼负重至死休”的壮丽华章,他那坚韧不拔、甘于自我牺牲的“骆驼”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任弼时与二女儿远征。

任弼时自己是吃苦耐劳的楷模,也教育孩子们要好好锻炼自己、能吃得了苦。他曾教导任远志说:“要能吃苦,要好好锻炼自己,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1947年,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时,学校因为任远志年纪还小,一开始没有安排她随学校转移,希望任弼时带着她一起走。但是任弼时却坚持让任远志随学校行动,自己背着背包,和同学们一起接受锻炼。日夜兼程的艰苦行军路,让从小因营养不良而患有夜盲症的任远志走得非常辛苦,有时候踏出第一步不知第二步往哪迈,只好在前面同学背包上栓一条白毛巾,随着视野中这个隐隐约约的小白点前进。即便这样,她依然因此而摔倒,导致右脚趾骨摔裂。任弼时得知她摔伤的经过,虽然很是心痛,但依然半开玩笑似地对她说:“轻伤不下火线,你怎么回来了呢?”二女儿任远征在撤离延安的时候还在上小学,看到身边好多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也希望自己父母能够来接她,但是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父母,只好随学校一起行动,吃了很多苦头,常常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任弼时就是这样不断锻炼孩子们的吃苦精神,让孩子们都从小就学会吃苦耐劳,没有把孩子养成革命的“娇子”。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革命老黄牛”,这是聂荣臻元帅对任弼时的盛赞,也是任弼时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对民族对人民有用的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事的优良家风,就这样在任弼时家庭中不断传承。

三、艰苦朴素是革命的传家宝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代共产党人的楷模,任弼时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那广为流传的“三怕”,就是其艰苦奋斗精神的直接体现。

任弼时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领导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当时的他在吃穿上和普通战士没什么两样。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任弼时还非常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艰苦朴素教育,告诫他们“艰苦朴素是革命的传家宝”,希望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的谆谆告诫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像润物的细雨,感染和教育着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使他们在政治上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

任弼时在延安。

延安时期,凡是能够自己做得到的,任弼时决不去麻烦别的同志。在大生产运动中,他带头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开荒生产,纺纱织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任弼时艰苦朴素的本色依然没有改变。当时刚进北京城,组织上给他安排的房子比较残旧,中央机关就花了一点钱修理了一下,任弼时知道后,心里很是不安。后来,身边工作人员考虑到他身体不好,住房又临近大街,人车嘈杂,不利于休息和工作,想让他搬进一所环境相对较好的房子。任弼时却说:“那里驻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不能为了我一个人去牵动整个机关。”工作人员见他不同意搬,就又建议帮他换一间舒适的房子。任弼时说:“何必麻烦去换房子呢?这里还可以住嘛,还是住这间房子吧!”就这样,任弼时住的房子始终没有调整,一直到逝世。怕麻烦人,这是任弼时的其中一“怕”,也是他艰苦朴素作风的直观体现。

任弼时还十分注重勤俭节约,总是怕多花钱。他时时刻刻、一点一滴都为着人民打算,自己却过得十分节俭。他家里用品、陈设都很简单,餐桌上的碗都是塘瓷碗和竹筒碗,并有不少破损;筷子上系了绳子,好像是行军时使用的。这正是任弼时家里一贯的生活情形。任弼时自幼家贫,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他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每学期只能供给他一吊钱(合一千个铜钱),他连一个铜钱都不乱用。在革命工作中,他也最反对铺张浪费,常常叮嘱身边的同志要爱护公物。延安时期,有一次有人想用布搭一个棚子乘凉,当时任弼时是党中央秘书长,申请提交到他那里,他坚决不批,责问道:“现在人还都没有衣服穿,哪有布搭棚子!”

任弼时始终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并常常教导家人一定要爱护国家资财,节省开支,勤俭持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比较困难,领导干部实行供给制,任弼时每个月都要问妻子菜金有没有超过供给标准,生活用品是不是按制度领取的,绝不能超出应有的标准。有一段时间,他在北京市郊养病,孩子们陪伴在他身边,他规定不准孩子们随便要车进城,要求他们把要办的事积累在一起,集中去办,免得浪费汽油。任弼时常常嘱咐孩子们:一定要节约水电,电灯要人走灯关;自来水用时不要开得太大,用完要关紧;不要在墙上随便钉钉子挂衣服;打开窗子一定要固定好窗扇,不然风一吹就要打破玻璃。为了让孩子们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他还在每个房间电灯开关处贴上“人走灯灭”的字条提醒大家。任远志后来终生坚持这个习惯,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

1950年夏,任弼时在寓所留影。

对于穿的、用的物品,任弼时始终坚持能修补就继续用、直到确实不能用了再扔掉的原则。他们一家刚到北京时,陈琮英让孩子们找一些旧衣服来做鞋底。当孩子们把之前的破旧衣服翻出来交给妈妈时,遭到了任弼时的批评。任弼时在其中挑出来几件破得不太厉害的,对孩子们说:“这还可以补一补再穿嘛,进城了,我们还是要注意节俭呀。缝缝补补又三年嘛!”女儿们用的衣服箱,都是任弼时从前用来装文件的木箱,非常粗糙简陋。任弼时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他对孩子们的教育,给儿女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一直将父亲的教导铭记在心,并化为行动。大女儿任远志读书时,从不主动向家里要一分钱。有时父母忘记给她车票钱,她身上有三分钱就买三分钱的票,其他路程就步行,遇上一分钱也没有时,就全程步行;参军后,一身军装里里外外,从未做过时髦的衣服;成家后,经济比较紧张,她平时就带着孩子艰苦度日,顽强地度过了最艰苦的时期。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任弼时的教诲与影响。

生命虽止,精神不息。任弼时一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甘于自我牺牲的“骆驼”精神,熔铸为革命家风,代代相传。任弼时从来不给孩子们讲大道理,却在日常生活中、在循循善诱中、在以身作则中让孩子们认识到要为人民做事,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任弼时的良好家风不仅对他们家庭来说是一笔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个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宝库。



//m.syxtk.com/wzzx/llyd/ls/2025-01-22/9215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