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当技术化为宗教,当科学已成神学

作者:蔡历   来源:红色文化网  

在教科书中,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学技术与宗教、神学之间就象黑颜色与白颜色一样界限分明,不仅如此,而且宗教、神学是落后的东西,而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的东西,人类抛弃宗教、神学而选择科学技术是一种进步,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观念被认为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不容置疑的真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不仅不是真理,而且是一种幻觉,大家被误导甚至欺骗了,技术与宗教之间,科学与神学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现在,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宗教特征,科学的神学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可以这么说,技术就是21世纪的宗教,科学就是21世纪的神学;现在的技术专家就是中世纪欧洲的牧师和传教士,现在的科学家就是中世纪欧洲的神学家。  

宗教和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迷信,盲目、虔诚地相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相信上帝等各类神的存在,认为上帝和神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现代社会,大家都不相信上帝了,不信神了,也会富有优越感地嘲笑以前信神时代的无知和愚昧,至于其原因,大家一致认为是科学技术发展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碎了上帝,宣告了其死亡。然而,我们(尤其是欧美基督教文化圈)打碎了上帝,却没有打碎自己迷信的心理,只是转移了迷信的对象而已,由上帝转移到科技。如果说中世纪欧洲是一个迷信上帝的时代,那么当前21世纪的全球则是一个迷信科技的时代。  

本质上,对人类来说,迷信上帝以及其他一切神灵是一种盲目的“他信”,盲目地相信人类自身以外的力量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迷信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盲目的“自信”,盲目地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可以解决由于放纵贪欲而导致的一切困难,人类自身的智慧可以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贪欲。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全球的人们产能满足感,相反的是,人们的物质欲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甚至其速度比物质生活水平还快。欲望不能满足便是痛苦,于是大家便寄希望于科学技术再次发展,创造更多更新鲜的物质财富去满足高速膨胀的欲望。尽管人类物欲的膨胀速度可能比科技的发展速度还要快,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但是大家还是相信科技的发展速度能够解决经济发展速度问题,能够解决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一切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迷信,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这和迷信上帝的力量没有本质的区别。  

大家知道,现在全球的政府对碳排放问题都很关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一个全球政治问题。抛开这里边各国之间相互推诿的争吵甚至别有用心的阴谋不谈,碳排放只所以在现在引起全球人们的如此关注,原因在于这是关乎全球人们生活质量甚至生死存亡的一个大事。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在大气层中不断积聚会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甚至使人类无法生存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大规模燃烧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人类大规模燃烧化石能源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起先是18世纪前期蒸汽机发明以来开始大规模燃烧煤碳,接着二十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燃烧石油。从浅层次看,二氧化碳排放大规模增加是科技驱动下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从深层次看,是人类物欲迅速膨胀的结果。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其最终驱动力都是人类不断膨胀的物欲。只有控制、节制人类的物欲,才能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釜底抽薪。然而,目前全球主流的碳排放解决思路还是依赖技术的发展,迷信科技的力量,人类已经深深陷入技术宗教中而无法自拔。  

说技术是一种宗教,其原因还在于,技术信仰象宗教信仰一样引发了惨烈的战争,宗教战争是不同教派之间所谓的“圣战”,而技术战争则是在人类与养育了人类之间的大自然之间展开,所谓的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对大自然开战,对其进行改变。在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下,是强调征服自然的,改造自然的,从自然中攫取财富的,而且还愚蠢地假设,征服一个自然的局部、改造一个自然的局部、从自然的一个局部中攫取不会影响另外的局部。自然固然是存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局部,因为自然不是为人类而存在。但是,人类还是从自然中诞生了,这个事情本身说明,自然中存在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局部存在。但是,欲望无限的人类,却在梦想着把自然的全部都变得适宜于人类。于是在攫取财富的驱动下,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自然的一些局部进行不停地征服,改造和攫取。而这些征服改造和攫取正在慢慢地破坏掉那些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部。譬如我们的水和空气均被污染,我们气候在变暖,我们的生物同伴在加速减少。从这个意义上将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是屠杀人类母亲-----大自然的刽子手!那么以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为导向的现代文明也可以说是屠杀自然的文明。  

如果说,此前人类迷信上帝的原因是对自己的智慧盲目不自信,那么现代人类迷信科技的原因则是对自己的智慧太盲目自信。盲目不自信固然不好,但是盲目自信可能更糟糕。哪种方式最好?答案是中庸之道!这是中华文明传统智慧的结晶。人们,全世界的人们,必须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明中汲取营养,才能找到应对全球变暖以及其他现代化之病、经济发展之病的良方。实事上,关于人类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25个世纪以前的老子就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无为”。“道可道,非常道”,人类可以窥探大自然的一部分运行规律,但是人类的智慧无法、无力明了大自然全部的运行规律,对这一点,人类要做到“自知者明”。既然,你无法、无力去窥探自然的“道”,那么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这些无谓的努力,去顺应自然,去“无为”。如果你不自量力,狂妄到要去驾驭自然,必然招致灾难,所以,老子说教导我们要“绝学无忧”、“弃圣绝智”。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中国为什么“科技不发达”了吧。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是“理性早启”,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事,他们告诫我们,既不要迷信任何神灵,也不要迷信自己的智慧,前者导致中华文明是一个无宗教的文明,而后者导致中华文明是一个无科技的文明。事实上,宗教和科技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一种非理性的迷信,为中华的先贤所鄙视。  

那么,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变暖的其他因经济发展多产生的问题。答案是破除技术迷信,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以控制、节制人类物欲为导向的制度创新。  

而关于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以节制人类物欲上,中华的先贤同样给出明确的指示,中华文明也已经拥有了2000多年的实践,那就是“礼教”。请看春秋战国最后一个大家荀子的说法,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 礼论》) 请看被变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设计师董仲舒的说法,他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无论荀子还是董仲舒,都是在致力于以“礼”为核心,探索设计出一套社会制度,使人们能够适当节制自己的欲望,以期在人类物质欲望和有限的社会财富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的匹配,他们都没有求助于科技,都没有寄望于经济高速发展。实际上,孔子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然,我们不能刻板地全盘恢复“礼教”,而是说,要更多地从中国的传统文明中去汲取灵感,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核心重新设计社会制度,重建社会秩序,这可能处理人类当前困境的一个可行甚至必然出路。  

当前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从根本上是西方文明所导致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能够跳出西方文明这个圈子。譬如,在应对碳排放的国际争论上,中国就应该不能老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屁股后边,因为现行的游戏规则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具体来说更多地依赖技术和市场,而单纯靠技术和市场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碳排放问题的。中国应该以自身传统文明为基础为全球的碳排放重新设计解决方案,制定崭新的游戏规则,让西方人跟着我们跑,而不是我们跟着西方人跑。  

(共道经济研究所 蔡历 网址:www.gongdao.org )  

   



//m.syxtk.com/wzzx/llyd/wh/2013-05-02/1803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