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李文阁   来源:《哲学动态》2017年第11期  

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李文阁

    摘要:提升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我们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当前和未来的维度,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来认识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它真正要传达的不仅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且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勃勃生机,为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包括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在这些理论创新中,一个重大创新就是“两个提升”,即把“三个自信”提升为“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提升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而且写进了党章,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谈得最多的词之一就是自信,他一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除了这三个自信外,他还多次提到和论述文化自信。比如,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在参加两会贵州团审议时,他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4年12月20日下午,他与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除了专门提到文化自信这个词之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讲重要话中,当论述传统文化时,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强烈的自信。比如,2014年3月27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6年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他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相并列,由此“三个自信”提升为“四个自信”。在2天后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阐释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的关系等,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是在此次讲话中,他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并列。他说:“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201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要求坚定“四个自信”,并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相并列。《准则》指出:“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通过“七一”重要讲话和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就由“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四个自信”也开始深入人心。在党的十九大上,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被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愈来愈深入,文化的地位也逐渐得以提升。我们大致可以2016年6月为界把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2016年6月前,文化自信被独立提及和阐释;2016年6月后,文化自信被提升到与其他三个自信相并列的高度,文化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的本质是道路自信

从字面来看,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民族、国家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然而,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却并不限于对狭义文化的肯定和信心,而根本是对道路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理念,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则是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

当今世界,现代化道路或发展模式的问题凸显出来。事实上,现代化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现代化,每一时期现代化的内涵也各不相同。比如,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理解的现代化就是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十八大后,又提出治理现代化,并成为建设的重点。

现代化道路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在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现代化道路是单数,资本主义是唯一的现代化之路。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开始了较量。近170年的竞争史,可谓各领风骚数十年。从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比较弱小,制度没有落地,而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两种“主义”的较量,应该说是西风压倒东风。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千年至福”王国迷梦被打破,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陷入大萧条,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全面显现,并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先是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那时人们的眼睛是“向东”的,很多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转向东方,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中,毛派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那段时期,可谓东风压倒西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步伐加快,特别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社会的来临,资本主义抓住了机遇,步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而社会主义国家则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发展良机(基础薄弱、资本主义的“围剿”、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差等等),与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导致苏东剧变,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在这段“主义”与制度的赛跑中,社会主义败下阵来,那时,人们的眼睛是向西、向西,可谓西风压倒东风。于是冷战结束后,西方有人叫嚣,历史已经终结,西方的模式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模式、最佳模式,西方道路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唯一的现代化之路,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的现代化道路是单数,那就是资本主义。

然而,历史并未按照那些西方思想家的“预言”演变,资本主义世界并未“风光”多少年。先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然后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波及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和最近的欧债危机等,资本主义经济普遍陷入低迷,长时间在谷底徘徊。特别是随着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也呈现了种种乱象:社会撕裂,保守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逐渐蔓延,“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不少国家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政治碎片化和意识形态逆主流化现象加剧,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一系列“小概率事件”不断成真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这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此种状况绝非偶然,而是由其“内在机理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显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不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还是金融领域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都不过是经济危机的不同表现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不断进行自我调节,释放生产关系的空间和潜能,使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的一时繁荣。但是,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表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诊断并未过时,资本主义的病根并未被根除,资本主义仍然是一个“病态的制度”。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发展道路真的值得人追求吗!

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一向以“文明世界”、“文明社会”自居,这也是西方一些思想家推崇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然而,暂且不论资本主义的历史一部血与火、侵略与掠夺、羊吃人的野蛮历史,就其现实表现看,经济危机也使其暴露出“野蛮性”。正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说:“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不仅如此,在对外关系上,资本主义从来就没有“文明”过。晚清士大夫杨度就认识到,在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里,只有“文明的国家”而没有“文明的世界”,世界各国对内都讲文明,对外都行野蛮。对土著居民的屠杀、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人民所遭受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此种野蛮行径的表现。这样的野蛮行径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海湾战争、入侵阿富汗、攻打叙利亚,每一次所谓的“正义战争”的背后实际都是利益。这样的一种“文明”,真的值得人向往吗!

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说明中国的状况:“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经过十八大以来的5年发展,当下的中国是“风景这边更好”。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优化、人民生活改善。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GDP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2016年,我国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实际增长7.4%;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从国际看,5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2012年提高超过3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到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我们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系列外交活动,引领世界经济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进言之,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看来,在最近的10多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5年,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但社会主义在中国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段时间,虽然不能说东风完全压倒西风,但至少东风势头正劲,东方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分析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凸显文化、强调文化自信,根本就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就是要打破西方在发展模式问题上的独霸地位,是要告诉世界人民,现代化之路、文明发展之路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就是为了给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而这个世界性意义就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

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民族。那么,是什么维系着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又是什么?当然是文化。

在近代之前,中华民族一直非常自信,不论经历多少战乱、苦难,中国人从来没有失掉过自信,中国人也有自信的实力和底气。著名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它有众多的人口(在15世纪有1亿-1.3亿人口,而欧洲当时只有5000万-5500万人口),灿烂的文化,特别肥沃的土壤以及从11世纪起就由一个杰出的运河系统连结起来的、有灌溉之利的平原,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这些使中国社会富于经验,具有一种凝聚力,使外国来访者羡慕不已。”在《大国的兴衰》中,他援引了保罗·贝罗克关于各文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的统计:1750年整个欧洲占23.2%,英国1.9%,美国0.1%,中国32.8%;1800年,整个欧洲是28.1%,英国4.3%,美国0.8%,中国是33.3%。的确,在1830年之前,中国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汉代,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垦地超过8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北宋,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而我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中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3种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3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就是中国人自信的底气。

然而,中国人的自信主要不是来源于硬实力,而是来源于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对于中国人来说,强国不是打出来的,让人归顺也不是打出来的,那是野蛮人的行为方式。远方之人不服、不归顺,那就加强文德教化,通过展示中华文化来使他们归顺,要让他们不仅口服,而且心服,是让人心悦诚服。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很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是“文化中国”,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中国人以文化自豪、以文明人自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不乏有“外族”入侵并被打败的历史,但我们在文化上从来没有败过。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统治中国,中国在文化上统治他们。”中华民族在文化、文明程度上从来没有失去过自信。传统中国人把生灵分为三等:华夏、夷狄、禽兽,华夏是文明人,是最开化的;夷狄次之,就是野蛮人;禽兽则完全未开化,就是动物,完全没有灵智。由此可中国人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深入骨髓,而这就是中国人自信的源头和根本。

对于文化之于中国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过论述。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这样说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然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点一点地失去自信。军事上的失败使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思考应对之策。最早提出的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有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和“求富”,就是要学习西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技术,自己制造船炮。然而,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一向被中国人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个大国、中央帝国被打败!一个儒雅的民族被欺凌!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被一个边陲小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那是怎样的屈辱、怎样的心情!

既然单纯学习坚船利炮不行,那么,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变革制度。美国学者史华兹曾深刻指出:“在随着甲午战争失败而来的严重危机的气氛中,‘富强’的口号和一切有关的联想,赢得了统治阶级中大多数明智人士的默认,并且使讨论转向了新的话题。什么是达到富强的先决条件?西方和新兴日本的力量显然不只是军事技术的问题,也许甚至是超出了直接与军事考虑相关的机械工业和商业的问题。在西方的工业和军事力量中是否深深包含着西方社会整个政治、法律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于是,富强的问题就由军事技术和工业,进入到制度和文化的层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就是中国制度层面所做的变革努力。然而,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也不能说成功。中国是一个有着2千多年帝国统治传统的国家,王朝的观念、家国的观念、皇帝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人以为,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变革无非是“改朝换代”,无非是从赵姓统治更换为李姓统治,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人的想象力极端“贫乏”。民国成立后,普通百姓除了知道要割掉辫子外,对于民国与清朝有什么区别并不清楚,以为不过是袁氏取代了叶赫那拉氏而已,中国依然贫穷、落后,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袁世凯能够上演复辟闹剧的根本原因,也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的复辟、辛亥革命的失败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国民没有民主共和的意识,就没有民主共和的政体。于是,思想启蒙的任务便提上了日程,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新文化运动就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反文言”的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就是“打倒孔家店”。

这样,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人先是觉得器物不如人,在物的层次上不自信;然后是制度不如人,在国家建构模式上不自信;最后发现文化也不如人,文化上也不自信了,西方人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我们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点一点被蚕食掉了。于是,向西、向西成为唯一的选择。毛泽东曾经说过:“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就是说,我们那时的信心不是对于“国学”的,而是对于“西学”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中国人的自信恢复了一些。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们的自信心有了极大提高。改革开放近40年,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富了起来,并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使我们的自信心飞速飙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然而,中国人的自信不仅来源于经济、军事,而且来源于文化,中国人的自信根本是文化上的,文化自信才是中国人自信的底色和根本。因此,只有文化上强大了,只有中华文化有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了,只有中华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尊重、敬佩乃至追随,进言之,只有文化上自信了,中国人才真正自信了,才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其重要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此意义上,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文明的崛起”、文明的复兴。所谓文明的崛起,绝对不单是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不单是硬实力的崛起,而且是软实力的崛起,是一套价值观念、一个意义系统、一种制度体系的被认可、被称颂、被追随,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诞生,是一种新的发展道路、文明样式的问世。唯有这样的一种崛起才能称得上、也才配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这样一种崛起才能真正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是一个准确的科学判断。新时代的主要表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什么是美好生活需要?它与物质文化需要有什么不同?首先是质量要求不同。简单的、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称之为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对物质文化的要求更高、更精。其次是需求的广泛性不同。美好生活需要是全方位的,它所对应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是美好生活进言之,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提高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旧需要的满足又会催生新的需要。随着人民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就会滋长,到了一定发展阶段,精神文化需要同样会成为“生存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然而,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个短板,文化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比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文化体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不均衡、不均等、效能不高等问题。比如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的水平还比较低,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是我们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方向,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凸显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然而可惜的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人在精神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当下中国人精神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把个人凌驾于国家、民族、党、单位和他人之上,只想索取,不想奉献,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从物质与精神关系看,眼中只有物质、金钱、权力、美色、享受,精神的维度、审美的维度、崇高的维度、敬畏的维度、理想的维度,统统消失不见,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流行,消费主义蔓延。今天,我们凸显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清除一些中国人的精神疾病、文化疾病,挺起中国的精神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提前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光荣,使命伟大。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传承、13亿多人口、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困难之大、问题之多、任务之艰巨、矛盾之复杂前所未有,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强大正能量。新时代要求新气象新作为,新气象新作为才能成就新时代,文化自信就是要为新气象新作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

 



//m.syxtk.com/wzzx/llyd/wh/2017-12-07/4763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