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要批判武训
刘 琅
前些年,号称“新中国首部禁片”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重新发行。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有心人会看到毛为之大动肝火的《武训传》是什么样一个真面目。
其实,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轻人对武训完全无感。有关部门和媒体如此热衷,也是意味深长的一件事。王朔讲过一个故事,有个父亲教育孩子说,你不要相信书上叫人学好,那都是写书的人想别人做好事,好让自个儿做坏事。我也有点小人之心:这样可着劲儿宣传武训以及当代武训白礼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武训将把教育“交给社会”,一方面大力加强慈善办学体系,办法是给捐款和慈善者立牌坊和功德碑什么的,刺激慈善力量投入办学,取得办学投入的增长;一方面,武训将把所有校长、老师和学生通过集中培训,让他们学会讨钱的本领。古代武训,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能珍惜,那么他一定推行他办学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全国、以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希望工程”--说白了,不过是慈善捐款和乞讨办学制度!
新中国以来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谁?难道是武训们及其“希望工程”吗?不,是靠推广全民识字率的推进。新中国的废除土地地主所有制,就是要废除封建贵族教育的经济基础,使所有农民的孩子可以受到现代教育。
后来穷人上不起学,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走了武训的路吗?希望工程不也是当代的武训工程吗?
前两年,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表示“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其实并不是一条高标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教育投入早就在4%以上。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教育占GDP的比例是4.7%~7.4%,中国比美国、日本低可以理解,而低于印度(7.1%)就说不过去。就这么低的一个指标,说了16年,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几十年来,嘴上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事实上,中国的教育开支仅是联合国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一,列全世界倒数第四,比非洲穷国乌干达还低!看来,我们的确“不差钱”,差的是对教育的重视。
国家投入是没指望了,那么,谁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呢?不可思议的是,这一重任竟然要武训老人来扛。
在天津有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现已八十五六岁了,十几年来靠自己蹬三轮车赚来的血汗钱,资助了近200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曾受到多位国家领导的赞誉和接见。他就是白芳礼老人,人称当代武训。
初听这事,我觉得让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而且还是蹬三轮车的老人,用自己那么一脚一蹬踩出来的血汗钱,去供那么多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吃饭、穿衣和上学,实在太有点残酷了,也太……总之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滋味。
自从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上了希望工程的海报,中国的农村教育就交给现代的武训们。希望是美好的,数字是无情的:希望工程运作十数年,也不过区区几个亿或者是十几个亿了,不过是区区广州一个区区BRT工程的钱,更不用说倾举国之力的世博或者奥运会了。说真的,作为泱泱大国,办教育居然要靠这么一点点“希望”,这本身就是笑话。我真不知道那些宣传希望工程的官员们为什么不脸红。
他们不但不脸红,还感动得很,似乎忘记了,八八年以前大学是免费的,后来收费也不很高。开始搞教育产业化以后,中国的大学学费猛增,西部一个壮劳力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五年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南方周末》)。高中的收费也在不断增加。靠希望工程,靠爱心人士捐助,永远填不干净收费的无底洞。
世界上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是免费义务教育。很多穷国大学免费或收费很低。我国则直到本届政府才真正开始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读幼儿园的费用比读大学还高。是国家没钱吗?鬼才信。
说到底,这还不是一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我不否认他是好人,但我还是要说一句:武训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