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电影看完了,我产生一个深深地疑问……

作者:防务微观察   来源:防务微观察  

电影看完了,我产生一个深深地疑问……

防务微观察

  在去看这部饱尝争议的的电影之前,我其实已经在微博反复提及,但基本都是在聊那段历史,没有太多波及电影本身,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昨晚去看了以后,回来的时候心情就像路上的暴雨,把我仅存的幻想湮灭了。

  在聊电影前,我们得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这个保安团有不少曾经被俘的红军战士或是亲红军的人,导致四行孤军里红军官兵很多,也很报团,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普遍高昂。

  淞沪会战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开始了大溃败,谢晋元带领手下200人和一个湖北通城保安团200人一共420人占据四行仓库继续抵抗。为了迷惑日军对外宣称有800人,这也就是800壮士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

  而日军慑于背后是列强的租界,没有敢用动用重炮和飞机,草草组织了一次附蚁进攻导致伤亡并不是很大。

  谢晋元给孙元良的亲笔信说的是击毙日军80人(不过普遍认为是毙伤更准确)。

  伤亡人数争议比较大,所谓击毙两百多人、击毁两辆坦克这个数字来自孙元良的《亿万光年中的一瞬》。根据日方记载共伤死一人、负伤41人。

  因为列强抗议,蒋介石下令撤退。800壮士进入收容所后,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谢晋元也在四年后被刺杀身亡。

  我意识到导演很可能驾驭不住电影。但是任然抱着看画面和叙事风格的心情去的。

  这个大概是故事的前情提要,因为熟知那段历史,况且之前在网上看到那么多评论,

  产生了一个深深地疑问,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是看完电影以后,我有点懵,或者说,他想表达的太多,点太散,根本没有驾驭住这个题材。甚至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始终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黄教主仿佛工具人一样,出来告诉你既定的台词,任务完成。而之前文中说的我党的一些作用和表现提了吗?提了,也是轻描淡写,如果不是我知道这段历史,根本看不出来他要说的事。在电影的思想性和批判性上可以说是表现得非常一般。

  最后呈现的效果就是,800壮士的拼死血战唤醒租界对岸麻木的中国人心中的抗日情感。

  你说他对吗?有一定道理,但这个逻辑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吗?完全不能。

  如果把一切简化为民族主义,即单薄又说服性严重不足。这句话也像是整部电影的真实写照。

  抗日战争抗击日寇的阵营本身极度复杂。有先进的共产主义,有天真的民主思想,有朴素的民族主义,有基本的求生意识,也有腐败反动的传统封建势力自保,还有媚外残忍的老牌帝国主义买办……虽说当时民族解放是主要矛盾,但是

  抛开那些电影的含义和历史,即使回归到电影,仍然不能让人满意。整部电影剧情混乱,人物故事线零碎到连不起来。前后两块的剧情连接的很差。虽然有删减的因素,但我感觉是导演驾驭不了这个题材。

  但是当你三番五次用同样的套路试图感染的时候,效果就是我看到最后的面无表情。

  然而片中最要命的问题就是滥用“煽情”,这个煽情的点在一瞬间确实能感动人,看到士兵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的那一段我也鼻头一酸,

  这段历史上本不存在的剧情被设计出来,虽然在画面和气氛渲染上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这种无谓的悲壮却在更多程度上贬低了谢晋元团长和八百壮士的智商和作战素养。

  历史上的四行仓库之战确实不够激烈,但如果照实拍,并非撑不起一部90-120分钟的电影,但是片中仅仅为了“好看”这一点,而添加了许多极为违和甚至可以说是侮辱智商的桥段。例如“纹身鬼子泅渡渗透偷袭”,而最为要命的,还要数“天台护旗”。

  为了增加看点而加戏→加戏导致了很多犯忌讳的东西→删戏→因为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原因无法补拍和重新制作→删减感严重。

  而电影的故事线破碎,剧情不连贯,和各种很明显的删减桥段反映了一个制作中的过程:

  你讴歌了两个小时国军,结尾来这么一句,除了低级红高级黑外,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而最令我感觉到无语的,是几位出现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balabala。为了过审这句话加的倒也无可厚非,但电影中轻描淡写甚至看不出来的存在,结尾突然来这么一句,给普通观众的观感极差。

  从电影院出来,我一直在想,是这部电影拧巴?还是导演拧巴。

  甚至在镜头语言上,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战马》、《斯大林格勒》,《父辈的旗帜》的影子,却唯独没有中国的影子。

  最后大概有一点眉目了,他们这代人生活在看马列主义光辉下的革命乐观主义军队长大的一代,骨子里还是有深刻的烙印。但是对所谓艺术的追求下,又想在这个基础上玩创新,去假装深刻却又不愿意真正的去深入了解旧时代的军队,于是只能在很大程度上靠“想像共同体”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更何况这片子有相当大程度在模仿1975年台湾版的《八百壮士》。

  一部中国电影,却没有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在讨论的深远一点,任何电影都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文化输出的两样载具分别是航母和好莱坞了。而好的电影在这个基础上都带着深刻的批判性。这部电影的批判性不足和其扭曲的思想,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在我看来也是“精分”的。

  而最令我不悦的,是他传递的价值。很多人批判这部电影,去分析镜头,分析画面,分析武器装备还原度,这些都没说到点上。因为一部电影最大的效果,是观众的最终观感。

  带来的效果也必然是低级红高级黑。

  如果打着还原历史的名义搞历史虚无主义,而普通观众看完第一反应是,啊,原来历史就是这样啊?无论他打着什么冠冕堂皇的口号,都无法掩盖他的实质。

  过一段时间那个地摊文六十年过去了还有不少人知道,再火一遍我会毫不意外的。

  如果意识不到电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这个问题,那么就会产生各种魔幻的效果。比如组织党员去看一些打着“还原历史”旗号的电影。对他们认识和三观产生震荡。甚至说严重点,

  纠结画面,拍的好不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它的立意。李德胜说得好啊,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借鉴一下,路线错了,能量越大危害越大。

  电影散场的时候,我隔壁的妹纸哭得稀里哗啦。后边有人也在嘀嘀咕咕,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应该去指责他们。这也许就是导演有意无意想达到的效果吧。

  最后,再科普一下“八百壮士”的结局。

  八百壮士幸存者有的抗战时期从上海逃出来去找国民党,结果却是直接被轰出来了。

  陈毅市长在上海解放后,把在上海能找到的八佰壮士幸存者60余人,连同谢晋元遗孀都给安置工作和待遇了。之前谢晋元遗孀凌维诚曾经跑去找宋美龄,几句话被打发出去后就没人管了。

  1947年终于想起这帮人的时候,常凯申才亲自批示:

  以上四行孤军在沪(注意是上海)人员,每名赠以法币伍万元整。冬令救济会仍照务委员会议(民国)36年3月8日 法案速发。三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市长谕此事应该速办。

  问题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初湖南省(还不是上海)物价:大米=法币1000元/50g……到了47年夏季,法币1800~2000元的购买力,约合今人民币1元(不到)。

  1948年最潦倒的时候,在上海的八百壮士仅剩的110人就靠谢晋元遗孀的一点土地租金糊口。

  而且这个租金还是原孤军营和谢晋元墓的土地租出去得来的……我党对八百壮士相当厚道了。就连里面的原红军俘虏也没难为人家,愿意去国民党那里也送出去了。原红二十五军的张应禄也在解放后安排了工作。谢晋元遗孀凌维诚一家子也安排了工作待遇。

  先任副所长兼保育员,后又调里弄服装厂工作,直到1973年退休。1957年3月她还被增补为虹口区第一届政协委员,此后又连续担任了第二届至第七届政协委员。

  按照谢继民的说法,政府还给他母亲介绍工作,安排她到江南造船厂等待遇高的大厂,但为了照顾他们四个子女,凌维诚都放弃了,选择了就近在里弄托儿所工作。

  电影里没有这些,但这都是历史曾经发生过一切。即使他没人宣传,却依旧真实。



//m.syxtk.com/wzzx/llyd/wh/2020-08-25/6468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