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安钰峰:体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作者:安钰峰   来源:毛邓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层面出发,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体育改革创新发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能力、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中外体育人文交流、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全面发展、开展反兴奋剂斗争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深刻阐明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建设方向、建设思路和措施保障,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体育改革发展、指导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围绕如何实现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本文认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主要可分为把准方向、理清思路、跟进措施三大块。这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写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这一权威辅助读本归纳梳理而来。为什么说这是一本权威辅助读本?该书后记指出: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苟仲文同志担任该书编委会主任,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蒋茂凝同志担任副主任,本书在写作、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该书包括序言、总论和15章,共17个部分,内容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各个方面,为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把准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建设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建设体育强国首先要明确方向,这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应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我们建设体育强国是为了谁?是为了人民,因此要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

(一)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推动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引领体育事业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做出的关于体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落实到体育工作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融入体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和落实全过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体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持续深入推进体育领域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紧抓关键少数,严格监督问责;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增强防范和化解体育领域政治风险与意识形态风险能力,确保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习近平强调的关键少数,就是指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也是习近平重要领域重要论述经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如习近平法治思想“11个坚持最后一条就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同样强调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重要性。这方面最引发关注的是中国足协,前段时间从主席到副主席、部门主管、男足主教练等,已有两位数高管被查,显然反映出这里面党的领导被弱化甚至虚化,未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发挥到哪里去了?笔者认为,这应是我们男子足球历经几十年,花费大量人财物仍没有取得显著成果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些问题,党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正在进行深入调查。

有部分人认为体育领域没有政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方面风险有时甚至相当巨大,如国家间政治斗争、政治对抗、政治冲突越来越多以体育形式或在体育领域中表现出来。体育和奥运会的政治化风险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为利己主义所驱动。体育事件、体育人物、体育舆论存在被炒作并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风险,如近年来以知名运动员为代表的体育公众人物言辞失当、行为失范现象,引发了一系列体育舆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注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19526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方向。20168月,习近平在会见第30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10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目的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体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工作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体育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要坚持问题导向,倾听群众呼声,不断扩大体育场地设施等的有效供给和综合利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区域、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关注农村、基层、基础薄弱的困难地区和群众,让体育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健康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努力将体育事业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体育强国之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工作发展与实践之路,是一部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迈向体育强国的奋斗史。建设体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我国体育事业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增添了动力、凝聚了力量”“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体育事业放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切实担负起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重任,这是推动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

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依托,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提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即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20199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即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明确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建设思路

如前所述,我们要把准建设体育强国的方向,那么如何朝这个方向努力,习近平明确指出,建设体育强国要从娃娃抓起。[7]这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谈得上其他。然后就是群众体育,开展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全民素质提高才能扩展竞技体育可选择的范围,才谈得上发展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与此同时,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坚持推动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坚持体育要从娃娃抓起

体育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然而,我们有些项目仍是短板,因此要坚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习近平在2014年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论断是对学校体育价值的高度凝练,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进一步具体化和实践化,成为新时代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遵循。

青年毛泽东以笔名二十八画生19174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文章第二部分体育在吾人之位置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对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非常深刻。

如上所述,习近平强调的16字要求,首先是享受乐趣,然后才是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雍也》篇)。体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乐趣,家长发挥表率作用很重要。乐趣至关重要,有了乐趣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激发不断进取的动力,这就是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第三部分中讲到的,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只有有乐趣,才能长期坚持运动,逐步养成习惯。参加体育运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流汗的,没有顽强的毅力很难坚持下来,对于运动员来讲,流泪流汗是平常事,有时甚至要付出很大代价。凡是坚持下来的,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不坚持就一定不会达到目标。

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聚焦学生体质健康,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体育育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有效开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意见》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了教体融合问题。体育本身就是党的教育方针强调的五育之一,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2019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等要求(这些都是硬指标,是指挥棒)。对大学生来说,国家相关规定如下:体测主要包括7项指标,通过包括体重指数、50米、1000米(男)800米(女)、立定跳远、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等项目来检测这一年的体质健康情况。曾经有一段时间,北京大学毕业生体测不合格率达到两位数,经过几年努力,降到了个位数,这充分体现出指挥棒的作用。

2020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申了学校体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完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落实体育在育人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

(二)坚持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形成了以健康中国战略为顶层设计,以2016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抓手的国民健康促进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指出,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要把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全部体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整个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切实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确保全民健身更亲民、便利、普及、智慧。要将体育全方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断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运动,引导群众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新理念,形成全民健身热潮,让健身成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日常实践的必要行为,不断增强体质和防病抗病能力,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通过全民健康提升全民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持把竞技体育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为国争光能力。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能够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家实力,为促进国际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对树立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运动成绩是为国争光能力的显性指标,是衡量国家体育综合实力、体现体育强国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竞技体育事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密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以新思想引领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新实践,开启竞技体育发展新征程,推动竞技体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但是对标体育强国要求,我国竞技体育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运动项目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较突出。由此,补齐发展短板应成为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为国争光能力的着力点。我们要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重点,把提升为国争光能力贯穿竞技体育发展全过程。《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实现夏季与冬季项目、男子与女子项目、职业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实施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运动项目进行合理布局与结构调整,科学配置资源,建立各项目分布合理、均衡协调的新格局,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我们要不断提升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水平,构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多元参与的奥运备战新模式,推动竞技体育由大到强、由数量到质量、由规模到效益的科学发展。

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具有国家意志、全民动员、整合资源、关键突破等显著优势,是实现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攀登顶峰中的优势,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机制,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活力,强化竞技体育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扁平化治理,推动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强发展。

习近平强调,竞技体育能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群众体育具有厚植竞技体育基础的重要作用。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有力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时代竞技体育要创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把竞技体育发展成果和综合功能最终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带动和引领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增强人民体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以深厚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为保障。青少年日常化、校园化参与体育运动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卫融合,打造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和社会各方力量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四位一体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

(四)推动体育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体育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五大幸福产业之一,是《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对体育改革发展,而且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与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的发展目标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规模不大,活力不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突出问题包括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滞后、职业体育及与其关联的业态发展不成熟、具有市场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太少、体育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等。

建设体育强国,要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抓手。随着体育活动越来越多进入人民生活,对体育产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着力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体育消费,加强体育市场监管,把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作用,推进体育产业各门类和业态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比重,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同时,同步推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优质体育文化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健身休闲项目,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类体育赛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14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全民健康作为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三大球是高度职业化的运动项目,职业联赛起步早、市场号召力大,社会和媒体关注度高,人才培养、输送和流动的市场化机制较为健全,是体育产业中的龙头项目,对于推动体育产业内生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给北京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有利于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培育壮大体育、文化、旅游及冰雪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20193月,党中央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为冰雪产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广泛社会基础,对冰雪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21108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活力、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型的朝阳产业。

三、推进落实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建设措施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应通过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战略全局,我们如何推动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最终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体育改革面临的难题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丢掉优良传统,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振精气神。建设体育强国,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借鉴人类文明精华,还要重视奥林匹克运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积极参与奥运赛事,还举办了夏季和冬季两次奥运会,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是全方位的。我们还要睁眼看世界,加强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最后,我们更要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

20178月,习近平指出: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20209月,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将体育强国战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统一意志和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育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牢固树立躬身为民的服务理念,及时回应群众体育诉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完善社会办体育的体制机制,坚持开门办体育、开放办体育、放手办体育,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体育发展活力,逐步推动实现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改革发展,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构建大体育发展观,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反映中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追求,不仅是中国体育的灵魂,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积淀着我国体育界几十年来的经验,体现了体育人对体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展示了体育人不放弃理想与信念的坚守与奋斗。中华体育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影响力。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国家认同,就体育而言,中华体育精神有牢固的国家至上观念,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团结协作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激励了全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而且在国际舞台上较好展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震撼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

2013831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华体育精神的优良传统,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体育精神。我们要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发挥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活动,在体育竞赛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中国武术、健身气功、象棋、围棋、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助国际体育舞台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智慧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重视和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作用

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上生命力旺盛、辐射力巨大、影响力深远的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发展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成为人类社会追求共同理想和分享时代精神的仪式与象征。奥运会通过创造公平竞技的赛场,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选手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挑战,超越种族、肤色、政治、竞技、文化差异,达成相互认识、沟通、理解的目的,促进人类大家庭团结与和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民族崛起构成了中国体育崛起和申奥成功的前提,体育崛起和申奥成功则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标志之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南京举办2014年青奥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和冬季两届奥运会,有利于中国体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人民有机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贡献。青奥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全世界青少年搭建的重要舞台,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青少年养成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通过体育、文化和教育交流来增进了解和友谊,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中国青年和各国青年分享青春、交流思想、畅谈未来的舞台。青奥会面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传播和弘扬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加强彼此沟通理解。

按照《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现在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基础上的相互理解,这种理解既是不同国家选手在奥运会赛场上的相互理解,也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奥运会赛场之外的相互理解。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奥林匹克精神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内核的价值和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息,与社会紧密相连并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根本动力。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在于奥林匹克精神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注重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倡导不同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鉴。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健儿是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群体,他们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我们要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我们要将奥林匹克教育作为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的根本途径,提升青少年的奥运参与和运动参与,在青少年群体中宣传体育价值观和奥林匹克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赢得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把传承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追求联系起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的目标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强调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了解、全球治理规则的公平正义、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一致,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奥林匹克精神及奥林匹克运动宗旨都强调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努力,这也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四)加强中外体育人文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将体育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体育在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中的潜力,促进体育在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文明交流中的作用,不断丰富新时代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内涵。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体育强国建设,努力使体育对外交往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体育治理格局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体育对外交往体现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展现出中国在全球体育治理变革中的大国担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示范带动下,我国体育人文交流围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体育强国建设,日益彰显出强大生机与活力,积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彰显大国体育责任。我国承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沟通交流的重要外交平台,为促进体育交流、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元首外交、参与国际协调对话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国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体育国际援助,将中国体育发展的成果分享给世界,国际体育援助已经成为国家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外体育人力资源培训、援建体育场馆、捐赠体育器材装备等。我国全力支持国际体育界抗疫合作和东京奥运会,并应国际奥委会要求,为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提供防疫抗疫支持,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国际体育界高度评价,为加强中外体育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当今跨文化交流中最具包容性的语言,体育在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等各层面有着广泛的认同基础与拓展空间,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我们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一步发挥体育在促进世界和平、坚持公平正义、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倡导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和独特作用,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体育合作,促进国之交、民相亲,融通民间交流渠道,增进青年交流互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维护世界体育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新时代体育对外交往新气象,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

(五)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事关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体育的社会形象。习近平指出:要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我国各级体育系统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讲政治、讲法治、讲道德、讲诚信、讲公平,把体育行业作风建设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始终将反兴防兴作为头等要务,在国际赛场上积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如在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交出了兴奋剂零出现、新冠病毒零感染的双重完美答卷,实现参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

体育道德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一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体育行业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事关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个人素质与道德情操的培养,也关系到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建设。面对体育领域特别是职业体育中出现的体育道德失范行为,新时代体育事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弘扬体育道德风尚为宗旨,全面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建设体育诚信规范,加强体育活动所有参与者的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体育道德观念,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不断提高体育道德水平。我们要坚持依法治体,严肃赛风赛纪,倡导公平公正,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遵纪守法的金牌。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严格监督问责,夯实主体责任,持续净化体育发展生态。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行业作风建设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推动体育行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管理、各方参与、良善治理的发展格局,构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体育治理体系,提升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业组织的服务能力,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m.syxtk.com/wzzx/llyd/wh/2023-07-30/8305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