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证监会系统离职潮 官员都去哪了?

作者:记者孙琦子 实习记者谢静、冯建岚   来源:经济观察报  

        递交辞呈之前,程苏考虑了很久,这不是一个轻易能做出的决定。

  他现在的这份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体制内、收入稳定、有地位、有时间兼顾生活,而且所做的事情会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但他很快发现,在体制内想做点事非常不容易,“有些事情做了工资也不会比原来高,责任很大,还要承担风险。”

  程苏硕士毕业后来到证监会主管下的一家机构。他所从事的工作能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市场数据,出于工作效率考虑,以往领导向他索要数据,他都会尽力帮忙,即使有时情况紧急没有正式发函。但从2014年开始,他不敢这么做了。“对不起,按照规定我不能给你,如果一定需要请让证监会发个正式的函给我。”他只能这样回复那些经常找他帮忙的领导。

  就在今年7月,他向单位递上了辞呈。“其实我也很舍不得,原来的单位非常好,领导对我很重视,我在单位也做了很多事情,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但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我必须离开。”他说。

  像程苏这样选择离开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经济观察报根据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各地商品交易所、中证登、相关协会及研究机构等官网上刊登的招聘启事粗略计算,近期这些机构需要添补的空缺职位超过200人。

  实际上,这是一波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证监会系统离职潮。主动离职的人里面,除了像程苏这样入职没多久的年轻人外,还有数十位处级以上官员。

  

  离职

  工作一年之后,程苏开始感受到体制施予他的压力。

  收入的差距首先浮出水面。“有时候和一些基金经理聊天,明明自己和他能力相当,甚至比他还好,可是他一个月拿几十万,我一个月就拿几千块。作为监管者,监管的对象收入是我们的10倍。”程苏说,这样的落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肯定会心里不平衡。

  而且,在眼下一轮央企的“降薪潮”之下,程苏所在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收入也都有所下调。今年1月,证监会开始实施的降薪方案就覆盖了程苏的领导们。这些包括理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由证监会直管的干部,在薪酬调整之后,薪资甚至低于各个业务部门的总监。

  程苏觉得,虽然大多数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比如他自己,在30岁之前不太会看重薪酬,更看重自己的成长,但是和体制外的同龄人相比,这一点的落差也是很明显的。“在机关里,我觉得个人价值的增值非常缓慢,而且自己不能把握,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干事情就能干得了的。”他说,市场机构虽然也有做事的困难,但是自己的可控性就会高很多。

  体制内的生活波澜不兴,旱涝保收;而与此同时,同龄人正在市场中拼搏。程苏的一位同事早早就离职去了一家信托公司,后来聚会时程苏发现,这位同事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由于新的工作与以前的工作完全不同,这位同事两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得到认可,在新的公司拿着和应届生一样的薪水,比离职前还低。但对方每天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北京、上海来回奔波,“虽然很累,但看得出他很充实”。

  这更坚定了程苏离职的想法。

  去处

  和程苏一起离职的还有几位同事,他们都是入职两三年后离开证监会系统,去了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其中包括券商、基金公司、信托等。在证监会系统的工作经验并没有为他们的新工作加分——他们都拿着和这个行业的应届生一样的薪水,一切从零开始。

  目前程苏在一家国内金融机构工作。刚来的前两周,他几乎天天要加班到深夜。“在原单位我的工作相当于是后台,新的工作在前台,几乎是重头再来。”程苏似乎很享受现在的工作,不久前他刚刚独立完成了一个大单。

  相比程苏这样的年轻人,证监系统处级以上官员的离职往往会被更多人关注。2015年7月10日,博时基金发布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其新任总经理是2015年1月从证监会离职的江向阳。离职之前,江向阳担任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新闻办公室(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

  基金公司是很多证监系统离职官员的新去处。据华夏基金2015年8月1日的公告,该公司总经理汤晓东是2014年8月从证监会辞职的,之后任华夏基金公司督察长;而现任的华夏基金督察长周璇曾经任职于证监会基金部综合处处长。

  证监会离职潮官员都去哪儿了

  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发现,中国排名前50位的基金公司中,有证监系统背景的高管就有40多人。包括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安信基金、鹏华基金、东方基金等在内的公司,分别任用了2名以上的证监系统离职官员。“对于证监系统的人,一般基金公司都喜欢用领导层,对于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价值并不大。”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透露。

  不仅仅是基金公司热衷于启用有证监会背景的高管,券商也偏爱这类人才。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显示,有近20位现任证券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独立董事以及中层干部,此前都有在证监系统工作的经历。最近一次证监会官员离职进入证券公司的案例发生在2014年11月。时任证监会发行部监管一处处长的段涛离职履新中德证券,段涛于2002年进入证监会,他所在的监管一处负责主板和中小板IPO的非财务审核。

  “证监系统的处级以上官员离职之后,往往会进入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机构担任高管,年收入可以达到几百万,远远高于在证监会系统的收入。”业内人士称,他们离职之后往往先去金融机构中担任督察长作为过渡,回避期之后再从事核心业务。

  按照证监会规定,从2015年开始,离职后到被监管对象任职的将严格执行三年规避期。而在2009年发布的《证监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中,对回避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人事任免公告,2015年以来证监会系统免职的领导干部有20多人。其中一些人是因离职去了市场化金融机构,一些人是被查处,还有一些人另有任用或暂时查不到去向。

  2015年8月7日,证监会纪委发布消息,经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贿赂。李量上述行为已经严重违纪违法,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规定,证监会党委决定给予李量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程苏为化名)



//m.syxtk.com/wzzx/zyxw/gn/2015-08-16/3354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