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叱咤“风云”四十年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对中国气象人来说,今年6月的这一次航天发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6月5日,风云二号家族中最后一星——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任务正式收官。

至此,我国风云卫星的探索之路已走过40年。这40年并非一帆风顺,不管是首星失控,还是1994年的测试爆炸,风云卫星付出过鲜血代价。这些曲折甚至失败,最终让我国气象卫星成长、成熟,从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从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再到风云四号,我国目前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8颗卫星在轨运行。

争议中起步:“自己造”还是“花钱买”

如今人们很难想象,中国气象卫星竟是在一片争议之中起步的。

20世纪70年代初,究竟是“自己造卫星”还是“花钱买卫星”,国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道路,有人则坚持“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

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力排众议,极力倡导自主研制。也正基于此,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争取到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研制项目,1977年,我国确定气象卫星工程代号为“711”工程,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正式开启风云纪元。

然而,风云卫星研制之艰难,超乎想象。

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一飞冲天。然而,39天之后,意外发生了。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云图接收与处理工作室里,人们发现,云图正慢慢变得偏斜,最后只留下地球的一道弧线——卫星失控了。邹竞蒙问:还有办法吗?风云一号卫星总师无言以对。

由于没有安装备份设备,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慢慢消失在太空。升空仅仅39天之后,风云一号A星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紧随其后的风云一号B星,同样留下了遗憾。受空间高能粒子“轰击”, 卫星计算机工作失常。航天人为此开展了一场长达75天的卫星地面营救行动。其结果是:虽然卫星最终恢复了正常工作,寿命却大打折扣——只正常运行了285天, 没能达到设计寿命要求。

此时,风云二号卫星已开始同步研制,通过8年的努力,风云二号01星于1994年2月底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然而结果,依然不顺。

那段时间,接二连三的事故让风云卫星研制陷入低迷,但科研团队一次次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风云二号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孙家栋说,“科学创新过程中的曲折是必然的,但是遇到曲折后,该怎样对待曲折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要下决心克服曲折,总结经验,不断前进。”

连打翻身仗,叱咤“风云”为国人争气

1999年5月10日,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在轨稳定运行达7年之久,超期服役5年。这颗卫星后来被誉为“争气星”,为屡遭挫折的中国气象卫星事业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阴霾散去,“风云”驶入快车道。

2002年,风云一号D星发射升空,成为国内寿命最长的在轨遥感卫星之一。2004年,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成功定点,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应用卫星,“达到了美国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气象卫星的水平,图像质量甚至超过了美国”。

如今,风云卫星共有8星在天,点亮了广袤无垠的太空。其中,5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使用,形成了“多星在轨、互为备份、统筹运行、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3颗极轨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使用,形成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开展及时高效观测。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说,如今的风云气象卫星既能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送观测数据,又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在第一时间监测各种自然灾害,已广泛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

从第一代卫星到第二代卫星,从尾随国外“跟跑”到实现与之“并跑”,甚至“领跑”,我国风云卫星用了整整40年。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说,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和美日气象卫星、欧洲气象卫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我国卫星气象应用的深入开展,势必成为军民融合的典范。



//m.syxtk.com/wzzx/zyxw/gn/2018-06-25/5110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