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召开

作者:田辰山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中央编译局以田辰山老师《中国辩证法》一书出版

为契机召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

2008年6月24日上午,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召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主编杨金海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作者田辰山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安乐哲教授、澳大利亚邦德大学东西方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创办理事李瑞智教授以及张世英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10多位专家学者就中西文化比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是以《中国辩证法》中文版出版为契机而召开的。作者田辰山首先介绍了《中国辩证法》一书的基本思想,并强调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常常对西方文化的许多概念如自由、民主、人权等产生误读,这是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安乐哲强调,从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来看,已呈现美国、欧盟和中国三足鼎立。中国传统文化很独特,但西方世界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仍然很不够,比如在美国大学的哲学系《易经》是被当作东方宗教来学习的。安乐哲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十年后中国文化对世界会有很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易经》所蕴涵的思想)会引导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安乐哲还指出,莱布尼茨是第一位中西哲学比较家,对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起了很大作用,而田辰山的新著《中国辩证法》将促进今天的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李瑞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思想是不同的,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指导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的破坏性要小一些,相信能够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张世英教授高度评价《中国辩证法》一书,认为该书以“通变”来概括辩证法是非常精辟的,与他近20年来的思考是相通的。张世英还强调,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客二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优缺点,应该融合互补。他主张吸收西方文化“主客二分”的科学理性的优点,构建“后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以别于中国传统上“前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庄福龄教授认为,“通变”概念是《中国辩证法》一书的灵魂,用“通变”来解读辩证法,就抓住了辩证法最核心的问题,即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变化”的永恒性,这与科学发展观是相通的。此外,该书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杨金海研究员指出,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现代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国思想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使命。牟钟鉴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原典和文本,其次要将马克思的思想与列宁主义做适当区分,第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辩证法》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在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这对于消除中西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钱逊教授认为,《中国辩证法》以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辩证法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角度。如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充实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做了有益的探索,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是成功的范例。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值得去做。毛立言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综合性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要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进行。《中国辩证法》从辩证法的层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抓住了深层次的根本问题。张秀琴博士认为,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中国化过程进行像《中国辩证法》这样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温海明博士强调,“通变”是一种中国传统典型的哲学与政治学意识,它渗透在文化演进的每个层面和每个角落。在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交汇点上,“通中西之变”显示出其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译本日前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一批书目(12本)。

(该新闻稿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鲁克俭撰写,题目有改动)



//m.syxtk.com/minxinsuoxiang/dushu/2013-05-02/2055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