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剧陈晋谈电视剧《问苍茫》的创作

作者:陈晋 来源:长安街读书会 2024-01-25 843

总编剧陈晋谈电视剧《问苍茫》的创作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的剧名,出自毛泽东同志1925年写的诗词《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编剧创作中,我们觉得这句诗词特别契合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历程。此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寻找答案。探索,就是要“问”。为此,我们在剧中设计了一场“天问”的戏,通过毛泽东和李达的对话提出了三问。第一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如何展开?第二问: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儿?第三问: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由谁来掌握?这三问就是《问苍茫》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早期的共产党人并不确切知道答案,而是在探索中边问、边学、边干、边实践。正如剧末解说和字幕所表达的:“经过建党以来整整6年的探索和奋斗,苍茫大地之上,道路逐渐清晰,回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毛泽东,从此踏上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新里程。”

《问苍茫》的主题有3个。

首先是创业,所谓创业即是组织队伍。任何一个政党成立之初,都面临如何创业的问题。创业首先要干的事情就是找“真同志”,找志同道合的同志。“真同志”的概念是我们有意识融入在剧本中的,从第1集到31集,在人物台词中出现了多次。毛泽东在“找真同志”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中共一大召开后不久,毛泽东在湖南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组织——中共湖南支部。湖南的早期党组织成员只有5个,到1923年召开中共三大时,只过了将近两年时间,就有了120多名党员,而当时全国也才只有400多名党员。

其次是“成长”。毛泽东回到湖南以后,就按照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去组织并领导工人运动。那么工人运动怎么搞?这就需要在实践当中去“问苍茫”了。剧中,他去做黄爱、庞人铨的工作。当时,这两个人已经是湖南工人运动的重要组织者,而毛泽东还没从事过工人运动。庞人铨问毛泽东:你了解工人吗?你知道工人生活是啥样吗?这一下子就把毛泽东给问住了。于是,毛泽东去了安源,下矿井实地调查。安源工人运动之火就这样被点燃了。

中共三大以后,毛泽东根据党的工作需要,投身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中。他帮助国民党改组、发展地方党组织,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还代理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这些工作他都做得风生水起、风风火火,政治才干得到了锤炼和提升。他对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第三是“找路”。在大革命时代潮流中,毛泽东发现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所以他着重开展农民运动。从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开始,到在广东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经历使得毛泽东成为了农民运动专家,并且培养出大量农民运动骨干。因此,他又被党任命为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负责全党的农民运动工作。当时,他在国民党担任土地委员会委员,也负责农民运动。于是,他就把目光锁定在农民身上,发现了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所在。到了大革命后期,国共合作面临危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又公开反共。毛泽东敏锐地抓住了另一个革命主题:除了开展农民运动,还要注意武装,要把农民武装起来。所以,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很注重工农武装,并且开始把农民和革命武装结合起来。毛泽东在这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党内是走在前面的。

这部剧中,还着力展现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骨干的形象和个性特点。毛泽东从普通党员成为一代伟人的过程,在过去一些电视剧中,表达得并不充分。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从1921年到1927年,毛泽东的个性特点也在时代风雨洗礼和曲折探索过程中充分展示出来。

首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显示出强烈的自觉的道路意识——他要“问苍茫”,问中国革命怎么展开、道路在哪儿、谁来掌握命运。他不断地问,也就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实践。由此,他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路上,有坚定执著之心,剧中充分展现了他实事求是、在挫折面前不服输的坚强革命意志。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国共两党内,都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不小的起伏,但挫折没有阻挡毛泽东的成长。他敢于在压力面前表达,并且做出有调查研究基础的表达,坚定努力的方向。到了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和陈独秀在农民问题上有很大分歧。但是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他要找到答案。于是,经过在湖南几个县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时的毛泽东还给中央写报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毛泽东既善于联合又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在剧中也得到体现。国共合作时期,他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担任过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任文书科的主任,又主持过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和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打交道。毛泽东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搞得风生水起。过去搞得不怎么好的工作,在他手里搞得生机勃勃,而且影响很大。这些经历都给了他舞台,让他发挥才能。但是这个舞台也有对立面。在与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中,他非常坚决,绝不退缩。在大革命后期,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之前,他的斗争勇气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毛泽东善于联合又善于斗争的政治艺术,在那段时间得到充分的锤炼。在这部剧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充沛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以及散发的朝气蓬勃气息。

剧中还表现了毛泽东对家庭的责任感,尤其是在父母过世后,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并非像传统意义上农民做的那样,帮扶弟妹发家致富,而是有大格局的责任感。他把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以及过继到他家的堂妹毛泽建都带到长沙,从文化教育入手开始安排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为他知道人要有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开阔眼界。这样,毛泽东的这些亲属也被培养成为革命者,并成长为革命骨干。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自然是剧中着力表现的内容。杨开慧与毛泽东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展示的场景是毛泽东、杨开慧、杨妈妈还有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全家5个人在家门口放孔明灯。这场戏里每个人许愿的过程,真挚地表达了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与革命的关系。这场告别戏,实际上表达的是对信仰理想的坚守、对未来的期待。杨开慧许愿永远跟毛泽东在一起,然而那一别却成了永别。

在这部剧中,我们也展现了对毛泽东有重要影响人物的形象。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毛泽东从1918年到北大工作就认识了他们,并且他们对毛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大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毛泽东找到信仰的主义到底是什么。因为李大钊是最鲜明、最直接也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陈独秀善于鼓动、宣传而且做事果决,他在这方面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在1924年以前,陈独秀和毛泽东的合作非常好,陈独秀也很看重毛泽东。后来,他们观点不一致,有了分歧和公开的争论。在剧末,毛泽东与陈独秀关系变化的性质,是另寻新路继续前进者和原地踏步落后于时代的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在剧中设计了两人在江边谈话的故事情节——毛泽东对陈独秀说:“咱们到那边走走。”陈独秀回答:“我年龄大了,也走不动了,你走吧。”这场江边对话,既回顾了毛泽东和陈独秀一路同行的历程,也表达出大革命失败时,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剧中,我们也试图表达这样一个青年的成长规律: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向上,就要有信仰,有信心,有视野,有胸怀。向下扎根,就要亲自去实践、干实事,从小事入手,干出大事情。青年毛泽东就是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典范。这对于今天的青年是有启发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2
1
1
6
2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