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作者:李天印等 来源:解放军报 2017-07-27 6075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一部优秀电影必然呈现多维的印象世界。

  电影《血战湘江》亦是如此。该片的场景视效、故事构建、人物细节,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也体现了主创者对于历史独特的切入角度。

  当前,欧美、印度、日韩等外国电影在我国电影市场掀起一股又一股汹涌浪潮。于风浪中奋力奔跑,电影《血战湘江》从革命历史中发掘素材,加以生动而真实地提炼表现,从而展现出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为我们坚守“文化自信”夯实根基。

  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影《血战湘江》是中国战争大片在时代进程中一次非常积极、着力突破的探索。这种探索引领的创作思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解放军报》特以专版推出有关电影《血战湘江》的文章,以期从受众观感、演员二度创作、导演阐释等多个侧面,给予读者更丰富、更微观的理解。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电影《血战湘江》——情怀立于天地间

李天印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英雄史诗电影《血战湘江》,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以拍摄革命领袖人物著称的导演陈力,在影片《血战湘江》中对毛泽东的形象塑造又有了新的突破,也是影片成功的最大亮点和看点。

  我对表现毛泽东的影视作品情有独钟,看过不少有关题材的剧作。但让我最难忘、最感动的就是《血战湘江》。片中的毛泽东形象与以往有所不同,该片用一组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段曲折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真实有力的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个在艰险困苦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革命领袖形象。

  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毛泽东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在电影《血战湘江》中,毛泽东面对“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心急如焚,一次又一次地向李德、博古据理力争。当他的正确主张一次次遭到李德、博古的无情否决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忍辱负重,依然思考的是整个红军乃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他不仅没有在党内与李德、博古公开对抗,而且带头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内团结统一,积极服从组织决定,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同时,他劝告王稼祥、彭德怀等红军将领要以大局为重,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尽全力保证广大官兵理想信念不变、党心军心不散、红军队伍不乱。为了避免红军遭受更大损失,他告诉周恩来行军中让红军少走大路,努力把牺牲降到最低限度。特别是当彭德怀对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表示不满时,毛泽东严肃地批评彭德怀:“危难之际,堵住你的嘴巴。如果大局无法改变,只有往前冲!”这深刻描写了一位智慧者执行错误决定时的痛苦心情。但最终在会议上,中革军委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研究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决定暂时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人最薄弱的地区贵州方向前进。在紧要关头,正是毛泽东的这种大局意识,既避免了中央的分裂,又使“左倾”错误路线得到纠正,终于迎来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其次,是该片对毛泽东与战士情同手足的深情描写。片中,毛泽东像普通战士一样,始终与官兵们在一起。行军途中,看到战士抬着沉重的辎重,他亲手帮大家一块抬,并急切地请求中革军委将其卸掉:“我们晚一分钟过湘江,就可能牺牲更多的战士……”;当战士钟顺被辎重砸伤了腿,他急忙背起来就跑着去找卫生员抢救,像一位慈爱的父亲背着儿子一样。得知钟顺为了不拖累红军队伍趁机滚下山崖自尽时,含着眼泪再次找到博古:“就因为我们的战士英勇顽强,就可以随便牺牲吗?难道他不是你的战士、你的兵?!”终于说服博古将铁制辎重卸掉;看到有的战士生病打摆子,就把朱德给他准备的药金鸡纳霜让给战士吃,说战士们比他更需要;他与做军装的裁缝林德水情同手足,称其林大哥。行军时,他们肩并肩走在一起聊天,一块坐在地上你一把、我一把地共同吃干粮;毛泽东亲切地将34师师长陈树湘叫“春伢子”,过了湘江之后,他站在江边迟迟不肯离开,看不见34师官兵过江坚持不走。他望着湘江对岸哽咽着说:“我们8万多人,没过几天5万多人就没有了,他们的爹妈盼着过好日子才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呀……”一字一句,催人泪下。影片中,处处表现出领袖就在战士们中间、统帅爱兵如子的伟大情怀。同时,毛泽东与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战友们,都互相关心,彼此信任,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代表党支部主动向大家道歉,并向牺牲的烈士道歉致哀。这与蒋介石总是站在沙盘前指挥作战,国民党军队严重的官僚作风形成非常鲜明的对照。

  尤为令人感佩的是,该片着力展现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真挚的赤子之情。观看电影《血战湘江》,我们发现:即使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中,人民群众都毫不动摇地坚信只有跟着毛主席,才有好日子过。毛泽东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教育红军要爱护人民生命财产,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当“左倾”错误路线导致战斗失利,使红军官兵伤亡惨重,队伍行军经过江西一个村庄时,热情的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沿街给红军战士们衣兜里填塞食物。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红军仍然坚持不要群众一针一线。当一位老大娘捧着几串红辣椒拦住毛泽东,说她孙子也是红军时,他的眼眶再次湿润了,让警卫员小吴把身上带的银元都交给这位大娘,委托她用来补贴生活困难的军烈属,饱含深情地对乡亲们说:“莫要失望,我们打了败仗,让你们心痛了,我们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你们把孩子送给我们……”为了不伤害群众对红军的感情,毛泽东让营以上干部每人拿出一块银元,把群众送给红军的食物换下来。看到林裁缝送三个儿子当红军而且都在战场上牺牲时,他内心异常伤痛。他为了给林家延续香火,坚决不同意林裁缝的四娃子加入红军。四娃子只好偷偷跑去34师同官兵们一起参加战斗,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英勇战士,最后拼死突围找到毛泽东。当知道四娃子的三个哥哥和爹都牺牲了时,毛泽东的泪水哗哗直流……每次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随之夺眶而出。影片把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表现得水乳交融,十分感人。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从电影《血战湘江》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这一世界伟人情系天下、心系苍生的博大胸怀,也看出了主创团队为成功塑造毛泽东形象所付出的努力和诚意。

让悲壮直击人心

陈  力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陈力(右二)在拍摄现场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传播理想信念的远征,写就了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史诗。多少年来,长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湘江战役发生在长征初期,大家只知道它是红军长征中很重要的一战,是打得最惨烈的一仗。正因为这场战役,打破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的意图,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的破产,才让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接拍这部“命题作文”时压力很大。拿到剧本,开始了解研究这段历史后,我被每一个红军将士感动了,这段历史太有感染力,这场真实而惨烈的战役,让我心有感触、为之动容。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役,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毛主席为什么伟大,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在最危难的时候,毛主席率先执行铁一样的纪律,即使在中革军委被错误路线影响时,百折不挠据理力争,但却依然服从大局。

  这部戏里许多演员,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老戏骨、小戏骨都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真正有英雄情怀的演员,才能演绎得了这样的角色。在拍摄过程中,所有演员都跟83年前的英雄产生了共鸣,被英雄的精神感染着、影响着,所以才能像真正的战士一样冲锋陷阵。

  看过电影的人都说这部电影里的毛泽东很不一样。是的,我想称他为“行动中”的毛泽东。在没有指挥权的时候,他一直为人民军队、为劳苦大众四处奔波、据理力争,他的内心是澎湃涌动的。从少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再到这次的《血战湘江》,我拍摄过很多毛主席的影片,走近历史的真实就相对容易些。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毛主席,可能和其他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和认识。王霙在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很不习惯,举手投足间总是透露出固有的表演模式,叉腰抽烟、神态高瞻远瞩,这是这么多年观众心目中固有的“毛泽东形象”。而这个特殊时期的毛泽东,是一个亲切温暖的毛泽东,是关心人民和军队、看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毛泽东,所以他最能体贴人心,心系人民。为了塑造好这个特殊时期的毛泽东,必须去掉程式化的表演。所以这部戏中的毛主席,从头到尾都在忙,骑马奔波,找李德博古“吵架”等等,正因为有了毛主席的情绪起伏,才把整个剧情、整场战役的情绪带动起来,是整部影片的主心骨。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随着科技手段的日益进步,很多达不到的效果,拍不了的镜头,都可以通过后期特效制作完成,真实程度可以以假乱真,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再现历史,必须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绿幕前的表演没有真实感,是脱离现实的表演,演员不能身临其境时没办法感受战争的惨烈,情绪难以饱满,表演也不一定那么鲜活。只有不用特效,全部真打实干,才能把演员每个细胞都调动起来,让他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打一场硬仗。演员张一山进组第一天就把嗓子喊哑了,保剑锋拿着机枪冲锋,耿乐手握大刀拼杀,他们每个人来到剧组就是实实在在地打了一场仗,经历了一次长征。只有真实,才能再现历史,唯有真实,才能更好地传承英雄的精神。

  在电影《血战湘江》开始巡映前,我的心是忐忑的,担心年轻人会不会接受这种新主流电影,会不会接受这样的表达,但是一路巡映下来,我们备受鼓舞,现在的年轻人对真实历史的渴望,对战争的崇敬,对先烈的敬仰,都让我们感动,电影感动着他们,他们感动着我们。90后的大学生,看完后被电影震撼,为英雄感动流泪,他们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追着我们让我们多拍这样的电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共产党人以革命大无畏精神成功应对各种挑战,战胜了各种挫折,从胜利走向胜利。《血战湘江》以具体的历史脉络为骨,以真实事件为肉,以演员的表演为神,在神骨肉兼具的前提下,使湘江战役的这段历史生动起来,用战役本身的悲壮和惨烈直击人心,让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苦难,也让看过这部电影的所有中国人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王霙——从最难处寻求突破

张傅荫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王霙近照

  作为特型演员,十年前,王霙饰演了《我的长征》中的毛泽东,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时隔十年,王霙再次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在电影《血战湘江》中依然饰演长征时期的毛泽东,但他却觉得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这次的毛泽东有点不一样。用王霙自己的话说:这是我近30年来所饰演的毛泽东里,难度最大的一个。

  要与以往塑造的毛泽东形象有所不同,对王霙来说,是自我挑战,更是自我突破。王霙说:“以往我饰演的都是指挥人的毛泽东,而这次却是被人指挥的毛泽东。那么,多年来我形成的表演模式很难改变,而在这部影片中需要去掉一切程式化的表演,细化到身体姿态,说话语气,都要做出改变,因为导演要求的是一个还原历史的毛泽东,一个忍辱负重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伟人形象。”

  在湘江战役这段历史中,毛泽东是被剥夺了权利,有些失意的毛泽东;是不被采纳建议,却依然顾全大局的毛泽东;是身体抱恙,却依然心系战士的毛泽东。为了演绎好这个忍辱负重的毛泽东,导演给“主席”安排了不少活,一会儿背着受伤的小战士,一会儿骑马去找博古李徳“吵架”。王霙深有感触地说:“从来没这么真切地感受过毛泽东的生活,觉得主席真的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又不普通,因为在他心里,战士们就是他的孩子,他会为孩子心疼,为孩子难过,为孩子的利益争取,为孩子的生命担忧。但作为领导人,他又是将领,是大家的盼头,是战士们生的希望。时局把他夹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他一方面据理力争为大家争取时间尽快过江,另一方面又无条件无怨言地服从着中央的决定,真的很为难,也很无奈。要从肢体、语言、神态、甚至是心理,都表现出这种隐忍和坚定,真的是太难了,有时候就一场简单的夜戏,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走路,就拍了11条,因为要在这短短几步中,表达毛主席所有的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王霙这次在《血战湘江》中穿着的服装,正是十年前《我的长征》中扮演毛泽东时所穿的同一套服装。再度穿起06年的同一套服装,王霙也是感慨万分:“这是我和八一厂的缘分,这次出演毛泽东,为了更接近长征时期毛主席的体态,减肥近30斤,但为了这部戏,为了这身衣服,我觉得非常值得。”

  拍摄过程虽然艰辛,但结果却是值得肯定的。王霙作为主演,跟着主创们一路巡映,看过很多遍电影了,但是每一次,都还是能看见他红着眼睛看着大荧幕上的自己。很多观众都对这次《血战湘江》中的毛泽东赞许有加,都说这次的毛主席不仅是一个我们在书上看到的军事强者,能够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很有人情味、关心战友和群众的好统帅。在电影《血战湘江》中,王霙最难忘的一场戏是遵义会议。他感慨地说:“这场戏拍了两遍,导演截取了这两遍中最精彩的镜头,我跟着影片中的自己一起落泪,一是被情节感动了,二是想起拍摄时大家的不易,想起了长征时的不易,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壮举,长征精神需要每个中国人世世代代弘扬和传承。”

解放军报专版:战争大片《血战湘江》带来的启示

  微评

  【当影片《血战湘江》片尾出现字幕时,我还沉浸在那段充满炮火的悲壮岁月里。观看这部影片,用时下很流行的话说就是“很扎心”,当然,“扎心”的不止是我,好多官兵都在观影中感动拭泪。影片中,将士们一心跟着毛主席,一心护着毛主席,让人动容,让人振奋。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核心凝聚力量,核心引人向上。】

  ——陆军某部战士 王通年

  【中国影坛又增加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好片!电影《血战湘江》不仅仅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诗篇,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影片。】

  ——陆军某师排长 赵斌

  【看过电影《血战湘江》后一直抹眼泪,我对电影的评价九个字:很震撼,很感人,很成功。】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蔡乐苏

  【电影《血战湘江》真正拍出了革命先烈的血性和气魄,比那些抗日神剧、宫斗戏、偶像剧给力多了!真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国产战争影片,吸引我们年轻人走进影院。】

  ——衡水学院大学生 李芳

  【看完影片《血战湘江》,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做好老红军传人,为“大功三连”增光添彩。】

  ——“大功三连”战士 刘冠华

  【看《血战湘江》犹如身临其境,让我忍不住想象如果我们生活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该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

  ——火箭军某部战士 刘林嘉

  【电影《血战湘江》是对党忠诚、扎根海岛最好的教材,在改革强军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学习影片中的官兵,拥护改革、顾全大局,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交出满意答卷。】

  ——空军某雷达站教导员 叶彼得

  【我觉得用大片来形容影片《血战湘江》一点都不为过,它十分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红军的历史。我们需要去铭记这段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也需要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我们身上传承、发扬下去。】

  ——空军军医大学学员 赵蔚光

  【看了影片《血战湘江》,使我们对习主席提出的革命军人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陆军某部营教导员 孟非凡

  【影片《血战湘江》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

  ——江西瑞金公安局干警 刘敏

  【我是老红军的孙女,看完影片《血战湘江》,我更加了解了红军的英勇和为信仰所做的牺牲,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将加倍学习,努力训练,如果祖国需要,我将站在第一线来保卫先烈们创下的伟业。我会第一个冲向战场,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

  ——陆军某训练基地女兵 邱素珍

  【电影《血战湘江》为改革强军解开了红色基因密码,也为我们坚定强军必胜、改革必成注入了历史和现实的高度自信。】

  ——海军某仓库政治委员 龚军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