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作者:朱叶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2024-12-24 2476

12月21日(冬至),于都县“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唢呐响起,那是熟悉的《十送红军》。在这催人泪下的旋律里,39份取自长征沿线39个节点市县的“忠魂土”在礼兵的护送下,一一被安放到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39份“忠魂土”被安放在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摄像丨肖章荣

看到这一幕,69岁的曾莹红了眼眶。怀着激动的心情,曾莹和爱人在“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前合影留念。她在心中默念:“父亲,您看到了吗?您未了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英烈,他们的忠魂回到了集结出发地,有了归处。”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莹和爱人在“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前合影留念。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曾莹的父亲曾雍雅是于都县梓山镇人,他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为国征战了大半辈子。

就是这样一位战斗英雄,他的心里始终留有一份遗憾。曾莹永远忘不了,那是1978年,因为奶奶去世,父亲曾雍雅带着她一同返回于都。可是当他们来到村口,父亲曾雍雅却目光凝重望向远方,迟迟不肯进村。

将军有泪不轻弹。父亲告诉曾莹,当年村里有34位青年和他一起参加长征,可是他们一个都没有回来。遗憾啊!他长叹道:“还有当年我在瑞金武阳‘扩红’时招收的1000多名红军战士,有几个在长征路上活了下来?又有几个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雍雅将军1955年授衔照 。(资料图)

当年,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长征时有8.6万余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余人。很多红军战士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参加了哪些战斗,牺牲在哪里,他们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只留下“北上无音讯”五个字。曾莹说,这样的革命烈士证书是中央苏区独有的,既是光荣,也是遗憾。还有很多的红军战士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该如何弥补这份遗憾?山河已无恙,英雄当归根。近年来,于都县陆续组织过人员到长征沿线各地寻亲、取土。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于都县组织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组织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并在长征沿线节点市县进行取土,将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忠魂随“忠魂土”带回于都。

为此,曾莹从北京赶回于都,在10月18日这天,和“致敬长征行”队员们从于都河畔出发,沿着先烈的足迹重新踏上长征路。

这支队伍历时22天,行程6300公里,从江西于都一直走到陕西吴起,途经长征沿线的39个节点市县。每到一处重大战役发生地、烈士纪念园(碑)或重大会议旧址,他们洒下于都河水,带去于都人民的思念,同时取一份“忠魂土”装进红布袋,带回长征源头于都。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莹(后排右四)与于都县“致敬长征行”其他队员走进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资料图)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莹在遵义会议旧址采集“忠魂土”。(资料图)

这些泥土或是来自红军战斗过的江河边,或是来自皑皑雪山,或是来自茫茫草原……一路上,曾莹拖着年迈的身躯,参与了大部分“忠魂土”的采集。

当行至四川省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时,他们了解到,长征时,700多名红军战士走出草地后,背靠背坐在班佑河边休息,因饥寒交迫、体力透支,在睡梦中全部牺牲。

悲痛啊!这段故事勾起了曾莹的回忆。“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曾莹说,当年,父亲曾雍雅所在的部队过草地时也曾面临死亡威胁。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在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像前,曾莹讲述当年父亲所在部队过草地的故事。(资料图)

当年,吃了草原上有毒的水和草,战士们一个个倒下。饥寒交迫中,部队宣传队一面鼓的鼓面都被战士们扒下来充饥。该怎么把这支部队的非战斗减员降到最低,带战士们活着走出草地?作为部队指导员,曾雍雅想到了一个办法。

“休息的时候,战士们围成一圈一圈,坐着睡觉。伤员、年纪小的红军和共青团员被安排坐在最里头,而党员、老红军都争着抢着坐在最外头挡子弹、阻严寒。所有人都不许躺下,只能趴在战友背上休息,这样可以护住胸口。”为了保温御寒,曾雍雅和连长还把干燥的草皮围在最外围。就这样,草地里组成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人体洋葱头”。

“从此以后,这支工兵连再也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他们大多活着走出了草地。”在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前,曾莹向队员们深情地讲述了父亲所在部队过草地的故事,引得不少队员眼泪涟涟。

这样的感人故事,一路上还有很多很多。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一路生死跋涉、英勇冲杀,这些史与实、血与火,写就了一篇跨越时空的史诗。走啊走,曾莹感觉,这些远征的人,他们的英魂似乎还飘荡在曾经的战场上。这次,可以带他们回去了!回到长征源头去!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12月21日,曾莹(右一)等9名红军后代将“忠魂土”从于都河畔送至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活动现场。摄像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站在于都河畔,曾莹总会想起中央红军集结出发长征的那一夜。最后一碗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板,拿去架浮桥……当年,于都人民倾其所有送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今年冬至,于都人民满怀敬意迎接烈士忠魂归根,回到他们集结出发的地方,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她欣慰地看到,在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39份“忠魂土”按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点位被安放,牺牲在长征路上“北上无音讯”的英烈们,从此全体归队回到苏区故地。

“英雄们,回来看看吧!如你们所愿,老区人民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你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你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作为红军后代,曾莹近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传承红色基因,不仅参与拍摄红色题材影视剧,还在各大专院校巡回宣讲父亲的革命故事。曾莹说,在新征程上,她还将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走好属于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1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