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要否定“否定之否定”?

作者:徐守堂 来源:红歌会网 2017-04-01 2504

毛主席为什么要否定“否定之否定”?

徐守堂

毛主席继承列宁,彻底解决了辩证法的一元化问题。首先,将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作了最全面、最科学、最经典的阐述。其次,用对立统一这个普遍规律作指导,对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一系列特殊规律进行检验和改造,并用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作了说明和发挥。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新问题,观察和处理国际斗争中的新问题”【1】,并强调指出:用一元化的辩证法“研究问题、看问题,就有了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毛主席说:“恩格斯辩证法有三个范畴,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我就不相信后两个范畴,三个并列就是三元论,不是一元论。基本的东西是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就是对立物的矛盾转化,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3】。

毛主席为什么说“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要否定“否定之否定”呢?我理解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否定之否定”把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看作铁板一块,忽视其内部新与旧、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转化。

毛主席说:“一切个别的特殊的个体,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4】。“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5】。在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产生和发展阶段,新事物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对它所处时代和条件来说,是必然的,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肯定。但随着过程的推进,对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旧事物,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就要由大变小,逐步归于灭亡。这就是否定。每个发展环节,既是肯定,又是否定,都要经历由新到旧、由肯定到否定的转化过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否定不是“无”,在否定中保持着肯定的东西,保持着事物的“种子”。例如,拿鸡这个物种來说,雏鸡是产生,成鸡是发展,两者共同构成鸡的肯定,而鸡蛋处在特定的温度下(一般为37.5--38.5),就构成鸡的否定。鸡蛋中不但保持有蛋白和蛋黄等物质,而且保持着受精卵分裂成的胚盘,即鸡的“种子”。这是鸡进一步发展的根据。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成为某物种的否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内部必须保持该物种的“种子”,其外部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种子”是变化的内因,是发展的根据;特定条件是变化的外因,是发展的外部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内因或外因或全缺,那就会出现不同物种发展环节之间的转移。譬如,把鸡蛋放到100度的开水中煮熟后人吃了,那就会脱离鸡的发展环节,加入到人的发展环节中去。如果把鸡杀了,鸡肉让人吃了,也同样加入到人的发展环节中去了。总之,某物的否定,不是同种发展,就是变种发展,但不会凭空变“无”。因为宇宙有个铁的定律——物质不灭。

第二,“否定之否定”割断了前后两个发展环节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前后两个发展环节之间由旧到新、由否定到肯定的矛盾转化。

事物的前后两个发展环节之间有联系,前一环节的否定与后一环节的肯定(准确讲,是肯定中的产生)有联系,两者共处于统一体中。对鸡这个物种来讲,前一环节的否定(蛋白、蛋黄、蛋壳)与后一环节的产生(雏鸡)共处于特定温度下的鸡蛋中。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的雏鸡的发育和成长提供食物(蛋白、蛋黄)和保护(蛋壳),这样,前一环节的否定就把生存权让位于后一环节的肯定(产生),雏鸡发育成长的过程,就是蛋白、蛋黄逐渐消失的过程。经过21天的孵化,最后雏鸡破壳而出,完成了后一环节的产生。此时,蛋白、蛋黄已消耗完,蛋壳已被破坏,前一环节的旧事物也完成了灭亡过程。后一环节的生存权来自前一环节的让位,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肯定;前一环节的生存权被后一环节所代替,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认为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否定,刚好把前后两个发展环节的关系搞颠倒了,是错误的。

第三,“否定之否定”不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各种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两个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否定之否定”只讲否定,不讲肯定。而没有肯定,否定也就不能存在了。没有肯定和否定的斗争,对立面的转化也就不可能了。因此,“否定之否定”也就不是发展的规律了。

基于以上原因,毛主席说“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从而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就成了必然。

毛主席在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同时,提出了“肯定否定规律”。毛主席说“肯定,否定,肯定,否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既是肯定,又是否定”【6】。毛主席说的“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中,前一个“肯定,否定”,讲的是发展的前一个环节;而后一个“肯定,否定”,讲的是后一个发展环节。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既是肯定,又是否定。每个发展环节中,都经历着由新到旧、由肯定到否定的转化。毛主席说的“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中,中间的“否定,肯定”讲的是两个发展环节之间由旧到新、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化。毛主席举例说“奴隶社会否定原始社会,对封建社会又是肯定;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是否定,对资本主义社会又是肯定”【7】。毛主席的“肯定否定规律”不论对同种发展,还是对变种发展,都是适合的。

毛主席否定“否定之否定”,提出“肯定否定规律”,是对辩证法的重大发展,是毛主席的一元化辩证法结出的一朵灿烂之花。我们左派同志无限热爱毛主席,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毛泽东思想(主义),努力学习和领会毛主席的一元化辩证法,把毛主席的一元化辩证法作为“研究问题、看问题的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坚决抛弃“否定之否定”,绝不再用“否定之否定”来论理和说事。

注释

1】《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

2】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笔记(一九六0)

3】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一九六五年春)

4】关于坂田文章的谈话(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5】《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6】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一九六五年春)

7】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一九六五年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1
0
8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