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英烈谱之陈辉

作者:孙进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4-08-10 958

     陈辉(1921~1945)原名吴盛辉。祖籍安徽休宁。其父经商迁居湖南常德。1932年陈辉考入湖南省立常德中学。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来到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在通讯社当记者,在《晋察冀日报》、《群众文化》、《诗建设》、《子弟兵》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作。1940年秋,陈辉来到平西涞(水)涿(县)县,担任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宣传员(以下简称“青救会”),深入涞水拒马河畔白草山下组织青救会,启发动员青年参加青救会工作,两个月内,60多个村庄建起青救会,千余名青年参加了抗日救国活动。1941年夏担任涞涿县青救会主任,连续举办了两期青年干部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青年骨干。1942年,日军对平西进行残酷“扫荡”,陈辉带领青救会骨干组成的60多人的游击队,接受了牵制涞水石亭的日伪军、配合主力进行反“扫荡”的任务。由于叛徒告密,游击队在龙泉村被敌人包围,经4个多小时的苦战,陈辉带着游击队突出重围,为纪念在突围时牺牲的史文柬烈士,陈辉带病写了一首长达2000多行的赞美诗——《红高粱》。

    涞涿县委组成武装工作队后,陈辉兼任民运委员,奉命到偏僻山村恢复民主政权,发展党的组织,建立立足点,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1943年冬调任涞涿县四区区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处决了铁杆汉奸伪警备大队曾汉章,随即积极恢复党组织,建立游击小组,控制两面政权,使根据地恢复工作较快发展。1944年6月率领四区军民,配合县大队武装,展开了大规模护麦斗争,下旬,涿县城内敌人集结了200多日军、500多伪军,由伪县长王西宠带领,到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抢粮。陈辉带领区小队和民兵一面发动群众快收、快打、快藏,一面组织武装力量狠打抢麦之敌,伪县长被打得从马背上摔下来,扔下几十具尸体和20多辆马车,狼狈逃窜。

    1944年夏,陈辉任中共涞涿县委执行委员,兼任四区区委书记,抓住青纱帐起来的有利时机,向日伪军展开进攻。动员全区武装力量,参加了拔除敌人据点军事行动。巧端孙庄伪据点,智取横岐炮楼、常村岗楼。同年冬,敌人乘涞涿县军政干部进山整训之机,调集了新城王凤岗、涿县王治仁、房山县张德祥等铁杆汉奸的2000余名伪军,对涞涿县坚持工作的人员和组织机构进行围剿和破坏,四区区长陈琳等被围困在马踏营河套,经一天激战,陈琳等30余名同志为国捐躯。陈辉在烈士追悼会上,挥笔写下感人的祭诗:“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陈辉向县委要求到敌占区开辟新根据地,县委批准了他的请求。陈辉带着30多人的武工队,潜入王凤岗的“联防强化”、“治安模范”地带,首先镇压了一批汉奸、特务,群众受到鼓舞,纷纷参加抗日活动。敌人大为震惊,贴出告示,用1000块现大洋悬赏陈辉的人头。

    1945年2月8日,陈辉去参加县区领导干部会议,叛徒周永旺得知陈辉住在韩村王德成家,报告了松林店日本特务队长荒谷川,荒谷川带领日本特务和武装警察包围了王德成家,特务魏庆林、张杰英窜入院子闯进西屋,枪口对着陈辉说:“你跑不了啦!”陈辉抓起枪,打在特务魏庆林手腕上,两个特务退出屋子,陈辉和随行的王厚祥守在窗户一侧向外射击。一颗手榴弹从窗外飞进屋内,陈辉左腿受伤,他顾不得包扎,乘敌人手榴弹的烟雾向外猛冲。由于敌人火力密集,只好又退入屋内。敌人挖开房顶,点着柴草扔进屋里,陈辉的衣服、头发、眉毛都烧着了。陈辉把没有子弹的手枪摔碎,拖着淌血的伤腿,顽强地走出屋子。守在门外两侧的特务抱住陈辉的后腰。陈辉拼尽全身力气,狠打特务两拳,接着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