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舆论谁主导?

作者:钮文新 来源:作者博客 2014-04-17 890

  美国判断一切问题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美国利益”。然而奇怪的是,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只要涉及“中国利益”,不是被扣上阴谋论的帽子,就是被贴上狭隘民族主义或“老左”的标签。以至于在一些国家利益层次的问题上,正义的言论被淹没,舆论却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奸人”引导。

  4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G20财长会议为了争取尽快执行2010年便已确定的改革方案,不断敦促美国政府批准这一改革,从而能将更多的话语权移向发展中国家。其实,就算把IMF6%的表决权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也不会对美国在IMF的一票否决权构成威胁,更何况它还有那么多的盟友。但就是这样一项对美国几乎无关紧要的“改革”,美国依然“置之不理”。人们不仅会为,为什么美国要在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没完没了的耍赖呢?原因很简单,这正体现了美国的原则,即它不仅不会容忍对美国利益的实质性侵害,就连可能引发不良效果的趋势都会极力遏制。

  这当然会使IMF的天平长期向发达国家倾斜。比如,1997年亚洲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当各国向IMF发出求救信号之时,谈判是何等艰难!IMF背后的主使者要求亚洲国家必须无条件开发所有市场,而这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他国掌控。

  但反观此次金融危机期间,IMF对美国的支持几乎是无条件的。IMF通过扩大份额向发展中国家集资,使IMF的资源扩大了一倍。这些资源发展中国家用过吗?没有。它被扩大的资源更多地帮助了那个打劫全世界的国家。但是,美国一方面享用着发展中国家通过IMF对它的输血,一方面拒绝发展中国家收购美国金融资产。对此,IMF有站出为发展中国家说话么?完全没有。哪怕是费尽周折出台的“改革方案”也任由美国一拖至今,无法达成最终协定。

  如今,G20会议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美国尽快批准IMF改革方案,否则IMF将启动“B计划”,绕过美国确立改革方案。表面上看这很强硬,但除非能够威胁到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否则这样的改革就没有实际意义。

  诚然,无论最终效果如何,至少在动机和尝试上应当对IMF的这一举动进行肯定,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的决心和信念。可是,对这样的事件国内媒体几乎统统报以冷漠的态度,这实在令人心寒。如此以往,未来谁还会在乎中国的利益?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人都只盯着自己的腰包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那将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幸!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