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4-07 3584

上下同欲,人心归一

一一关于上海疫情的7条意见

司马南

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事已至此,上海疫情严重到这种程度了,且发生多省市外溢,为什么还要坚持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的工作负担有多重谁的心里都明白,民生、就业、企业生产、城市运行、次生灾害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批量涌现。这个时候坚持动态清零,相当于把一个巨大的包袱背在身上,为什么不能现在索性就势躺平?

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这样提出问题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然而在现实整个中国的情形却是: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可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够维护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够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如下理由值得重视。

第一,国外多是被迫躺平,包括美国在内,他们的防疫工作不是我们的模板,只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对象。有人膜拜美国,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这种心理活动及其个性化表述不应对防疫工作的指导思想构成障碍。

第二,我们的国情不同啊,14亿人的庞大基数,如果现在放弃动态清零,医疗资源迅速会被击穿,短时间之内的批量死亡将酿成严重的社会动荡。

第三,什么“奥密克戎表现出强烈与人类共存的愿望”,说法充满诗意,但却是极端不负责任,残酷的事实是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超过德尔塔,国外数字亦是如此。敬请参见吴尊友的说法[1],此人是中国疾控中心的首席科学家。

第四,新冠病毒没有症状,都是些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说法很容易把人脑子搞乱,不是没有症状,而是没有肺部的影像学的临床证据。但一样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很强,今天无症状,不代表明天无症状。

第五,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评估,“动态清零”目前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个别大学专家意见,个别专家接听电话时的随意表态,不代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应受其影响,更不能影响中央决策。

第六,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这是我们的一个法宝,法宝嘛,就不能轻易丢掉。个别城市疫情反弹较为猛烈,不是动态清零政策出了问题,而是个别领导思想犹豫头脑不清醒动作迟缓组织工作不力造成的,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防控工作。

第七,同样是应对奥密克戎,几个城市产生了不同的示范效应:天津首次打响阻击奥密克戎的战役取得胜利;香港被迫躺平,成为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医疗资源被击穿;与香港毗连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则将动态清零作为摘星大法,坚持精准防控动态清零,迅速控制住疫情;然上海就是这个样子了……

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现在形势严峻,时间紧迫,全国驰援,运20飞抵,正在最吃劲儿的时候,要的是上下同欲,同舟共济,有力有序,临阵退逃乱我军心者,大逆也。所谓上下同欲,就是百将一心,就是三军同力,就是人人欲战,就是人心归一。

有人可能会问,司马南,你说的这是谁谁谁的说法?

告诉你,这是昨天晚上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视频讨论的几条意见,我把它归纳了一下。

我们中心理论组大都七老八十了,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乎我们个人,假设任由疫情发飙,欣赏“奥密克戎病毒表现出强烈与人类共存的意愿”,我等大量老年人及其基础疾病者就惨了,说不定第一批就要阵亡。

按照美国的死亡比例,按照香港的死亡比例,也就78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人口全没了[2],不是全城的人慢慢死去,严整有序地死一遍再一遍,令人恐怖的是死亡潮扎大堆儿来的,你想那殡仪馆工作的同志该多忙啊?

若干唱诗班专业人士,你尽可以抒情“奥密克戎病毒表现出强烈与人类共存的意愿”,我们还是相信孙大娘的说法,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公共卫生政策,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中国方针,不是简单技术问题,不能受个别人的看法统慑与影响。

司马南:我对上海疫情防控的若干建言

上海如今的情形是各项政策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很多人对“交换意见”四个字感兴趣,与上海渊源很深的我们党的领导人陈云同志喜欢把玩“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字,不单单是因为这15个字具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因为这是鲜血写就的经验。

胜利的取得,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附注:

[1]英国20218月到10月、202111月到20221月两个不同的时段,前一个时段中每10万人口16个人死于新冠,那时候是德尔塔流行期间;后一个时期,也就是主要是奥密克戎为主的流行阶段,英国每10万人口22个人死于新冠。

[2]美国新冠病毒死亡100万,中国14亿人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按照香港新冠病毒的死亡比例,粗算要死亡近600万。美国首都华盛顿人口70万左右。

202247日早饭后,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南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33
1
0
1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