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谈谈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骗局

作者:吴铭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12-31 515

吴铭:谈谈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骗局

在中国,通常认为国际金融市场是可以用来融资的,即谁想用钱,不要到银行贷款,请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向谁融资呢?大家猜猜,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恰恰这么重要的问题,没有人触及,也没有人回答。为什么呢?我认为是那些提供融资的力量,不愿意露面,它想把自己隐藏起来,或许它觉得见不得人。至于这个势力是谁,大家思考一下。

国际金融市场,我这里以所谓债券市场为例。即,作为一个大企业或者一级政府机构,你需要钱用,但你不能到你国有银行里贷款,你可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比如10亿元债券。然后,你通过某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审计、监管问题的一系列审批,你可以到他们所掌握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你的债券,如果有其他什么公司、法人购买了你的债券,你就得到了10亿元现金,你融资成功了。当然,你要按期还债,还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这个提供融资市场的,和购买你债券者,是谁?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深入思考。

如此融资,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意味着你国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如果如此融资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的货币发行比例,也意味着你国银行的贷款业务将严重萎缩,甚至是消失了,因为政府和企业作为贷款的大客户,都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了,那么,谁还向银行贷款呢?

而银行是要吸纳存款的,然后再把存款贷出去,当然存款的利润比贷款的利润要低一些,这样银行才能正常运行。不难推测,如果如此融资达到一定规模和比例,那么,银行贷款业务必然受到沉重打击,如果存贷业务的利润占据银行的利润过高,则银行的存款业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存款、贷款业务都受到严重影响,则传统银行业将陷入严重的困难!所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银行业首先受到冲击。

其次,意味着货币发行权旁落于国际金融资本。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当然是一种货币发行方式,即国际垄断金融资本掌握了相应数量的货币发行权。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审计、会计机构不批准你政府或你企业的融资计划,则你就得不到本国货币。如果本国开展存贷业务的银行十分强大,且你政府有权力让你国有银行给你放款,那你还有退路。如果你国的银行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对国有企业输送利益”、“政企分开”,或者你国根本没有国有银行,或者你国的国有银行由外资参股、控制、决策,那么,你没有这条退路。你只能乞求国际金融市场了。

第三,必然支撑国际金融资本的信用,这个问题最容易被忽略,而这个问题的后果最坏、也最突出。

前提之问:那个开办国际金融市场的神秘力量、那些购买你政府你企业债券的公司,它有信用吗?它凭什么就可以开办国际金融市场,凭什么购买你发行的债券?你为什么要让它购买你的债券?这个问题,你是不能问的,你只能无条件相信和接受这个国际金融市场及购买你发行的国债的公司、法人,是有信用的,其信用是无限的,是不能质疑的!问一下行吗?我只是从理论上问一下。行,回答是:某元是世界货币!有某国政府“背书”。这是逻辑的终点,不能再往下质疑了!谁要是质疑,谁就是大逆不道,谁就是不懂货币、金融,谁就是外行,谁就是不懂现代金融、现代货币!总之,一棍子打死。

骗,就是从此开始的。

那么,毫无信用的国际金融资本凭什么、有什么资格通过所谓国际金融市场、掌握你国的货币发行、有资格对你国的某级政府和企业发行货币?这个问题,是对到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融资行为的颠覆性质疑!相信是相关方面不敢面对的问题。

但当政府、企业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经过严格的审计,成功融到资金时,你以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和你所发行债券的购买者支持了你,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购买你债券的公司、法人拥有了你的债券,而你的政府、你的企业又是有资源、有产业、有工厂、有技术、有资产、有商品生产和出口,即你是有实体信用的,那么,原本毫无信用的、空中楼阁式的国际金融资本,就有了信用!它的信用,恰恰来自你政府你企业的融资,是你的融资行为,赋予了这个毫无信用的资本以足够的信用!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寄生关系!

高明吧!

如果大家都不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呢?那国际金融资本就丧失了寄宿体,就萎缩了。

国内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逻辑,完全一样,兹不赘述。

那么,金融市场,是不是毫无用处?我认为基本上是毫无用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

不过,小规模、短期的、有计划的金融手段,也有一点用处,权宜一下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强调一点,运用金融手段的目的,并不在于让政府和企业通过发债、股票、期货等方式融资以发行货币,而是暂时回收以前发行的货币,减少市面上货币流通量,以便于政权动员劳动力,用于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事业,确保这些重点领域的劳动力保障。

政权通过发行货币以动员人力物力之后,便有相当数量的货币会流通到私有者手中,属于他们所有。则这些私有生产者,会使用这些货币采购自己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以进行再生产或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生产、生活用品,是需要劳动者去生产的!这就必然会吸引一部分劳动者生产这类物资和用品。但是,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数量是一定的,生产能力也是一定的。如果过多的劳动力投身于生产这些生产生活物资,则政府的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事业,必然短缺劳动力!

怎么办?那就通过发行国债、期货的方式,让私有生产者购买,暂时回收他们手中的现金!国债是不能流通的,不能用来购买物资,也当然不会再挤占相应的劳动力。那么,相应的劳动力,就可以被政权动员起来,从事重点工程、重点事业、重点领域的建设。大约三年、或四年、或若干年之后,重点工程、重点事业、重点领域工作完成了,国债也到期了,相应数量的劳动力也解放了,或者新的劳动力成长起来了,政府再把国债、期货之类的金融产品用现金赎回来。这样,这些持有国债等金融产品的私有生产者,就可以使用这些现金,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发展生产或改进生活。

这种手段,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偶尔一用尚可,决不可形成依赖。用于对付规模巨大、毫无信用的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则万万不可,因为那是无底洞。

信托基金呢?这是个赤裸裸的骗局,不赞成随便使用。以许某人的23亿美元的信托基金为例子。这个基金交给一家财富公司打理,其“收益”归其子享用,但其子不得动用本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23亿美元现金,因为许的儿子无法运用这笔钱去投资、并购、开发、采购,美国华尔街金融寡头作为这笔货币的发行者,不必履行信用责任了!而许子只能享用这笔基金在财富公司运营下的“收益”(还不是利润,应该比利润要少),其收益有多少呢?不得而知。反正,一方面,23亿美元基金,美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必承担信用责任,只须承担数额很少的、由这些基金产生的“收益”的信用责任即可。这就大大减轻了华尔街金融寡头作为美元的发行者的信用压力。所以,我说这部分基金,本质上等于是被华尔街金融寡头没收了,许某人刚从中国骗走的巨额资金,转手就交给了美国金融寡头,他上当了,他还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很精明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15
1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