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作者:赵理文 来源:中直党建 2015-03-14 1232

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2013 年1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如果没有1978 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他建议大家重读一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重读《决议》,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共分8个部分,基本内容主要是3 个方面:一是对建国32 年来党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正确总结;二是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意义;三是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一、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一)建国以来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乃至建国后党和国家的历史。在反思中,一些人过多过重地看待我们所犯的错误,过少过轻地评价我们取得的成就,甚至把建国以来的历史说得一无是处。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全是错误,或者说错多对少,那么我们党的正确性就会遭到质疑,形象就会受到损害,领导地位也就成了问题。事实上,建国以来我们党虽然犯过错误,特别是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错误,但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决议》在对建国以来32年的历史作出以上“基本估计”后,从政治、经济等10 个方面列举了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并概括总结了这一时期我们党的成功经验和正确理论成果:一是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二是党的八大正确地提出并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四是毛泽东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五是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正确观点。

(二)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的重大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决议》在肯定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明确承认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失误及其严重后果。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缺点;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63—1965 年,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这些认识偏差和“左”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

      《决议》客观地分析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失误的主客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是由于建国时间不长,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经验;从主观上说,一是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二是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左”的偏差,三是党的领导人习惯于大规模群众运动和急风暴雨式的革命,很容易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和做法搬用到经济建设上来。

 (三)“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必须彻底否定

      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就不能回避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决议》旗帜鲜明地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同时,《决议》也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方面给予肯定。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是有利于彻底纠正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因为“文化大革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和进行的,是“左”的思想的实践产物和极端表现。二是有利于彻底平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凝聚人心。三是有利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道路。

       为了避免以后重犯类似错误,《决议》进一步分析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它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毛泽东有直接关系,一是他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严重偏差,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二是建国后他在胜利和成功面前逐渐骄傲自大起来,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但《决议》更强调“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是党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论点存在误解和教条化理解;二是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肃清,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三是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也对“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起了一定作用;四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别有用心地利用党的错误,极力鼓吹个人崇拜,挑拨制造事端,也是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原因。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决议》从3 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指出,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结束了1976 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

      进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就不能不涉及到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如果不能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拨乱反正就无法深入,党内外的思想就无法统一;但毛泽东是我们党的伟大领袖,他的名字和功过是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否定了毛泽东,也就否定了党的历史。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气魄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排除“ 左” 的和右的干扰, 把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的评价,既实事求是地批评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两个凡是”,又旗帜鲜明地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对党和国家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决议》正确地解决了这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才能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顺利地实现拨乱反正,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 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巨大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决议》也实事求是和恰如其分地批评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明确指出,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强调,毛泽东同志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为了更好地说明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决议》根据陈云的建议增写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

       《决议》结合中国革命的特殊背景,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内涵。《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过程中,在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决议》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概括为6 个方面,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认为在这些方面,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特别是,《决议》第一次把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3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加以深入论述。

(四)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必须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把握它的科学体系;二是有助于批评和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实现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三是有助于牢固地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在科学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之后,《决议》旗帜鲜明地强调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 总结经验的根本目的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上来

      总结经验是为了开创未来。党中央之所以要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就对建国32 年来的历史是非作出总结和评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澄清“左”的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混乱,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否则,如果对一些历史事件纠缠不清,思想认识不统一,“左”的思想就会像梦魇一样始终纠缠人们的头脑,严重阻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不加以否定和批判,就会在党内外引起极度思想混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会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决议》强调,我们总结建国以来32 年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

(二)走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6 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党在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失误教训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决议》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就是在认真总结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研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主要矛盾、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执政党党风建设等10 个方面,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问题作了初步阐述。特别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重要思想;初步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等。

       从今天看, 虽然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刚刚开始不久,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适合我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的要点已经基本明确了;尽管当时由于历史局限,还没有明确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但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已经初步提出来了。正是在此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臻于成熟,并通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系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原院长、教授)

(来源:《中直党建》2013年第6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