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75年后,他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

作者:王 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1-10 705

牺牲75年后,他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

 

牺牲75年后,他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

冯达飞烈士。资料图片

牺牲75年后,他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

在空军英烈墙上增刻冯达飞烈士的姓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摄

11月3日,伴随着响亮的凿刻声,镌刻着迄今为止人民空军牺牲空勤人员和飞行员名字的英烈墙上增加了3位烈士的名字——冯达飞、余旭、彭高飞。

自2009年建成开始,镌刻在这面巨墙上的英烈名单长度一直在缓慢增加。去年在飞行训练中牺牲的余旭、彭高飞烈士姓名被镌刻在名单的最后,冯达飞烈士的名字则排在了名单的第一部分——“人民空军成立前”,此时距离他牺牲已经过去了75年。

冯达飞烈士是中国共产党首批参加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之一,被选派到苏联学习飞行,曾经驾驶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飞机从福建漳州飞抵中央苏区,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这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名字刻进英烈墙背后,也隐藏着一段打捞历史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首批参加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之一

提起冯达飞烈士的经历,63岁的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常务副团长耿海薪博士如数家珍,仿佛在介绍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而在一年多前,他对这位革命先烈却不甚知晓。

去年9月,耿海薪作为广东省农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顾问去连州市考察精准扶贫情况。在了解当地情况时,他发现了冯达飞的故居和纪念馆,顿时觉得这位烈士“分量很重”:“他是1924年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红七军纵队司令员、红八军代军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新四军新二支队副司令员等职。”

考入黄埔军校时,冯达飞23岁,和后来成为我军著名将领的徐向前、陈赓、左权等人是同期的同学。

“冯达飞家人说他自幼聪明,爱学习,很孝顺。”后来被耿海薪邀请到连州参加冯达飞纪念活动的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理事朱宏佑说,“看他的照片,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用他的家乡话说,真是个靓仔!”

1924年9月,孙中山决定在大沙头创办大元帅府军事飞机学校(又称广东航空学校)。11月,冯达飞和刘云等10名同学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选拔进入广东航空学校学习。其间,他和刘云、唐铎等同学一起执行东征作战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首批参加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之一。

“中国共产党真是有远见卓识,在建党时间很短、没有自己的军队的情况下就选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学习飞行。”朱宏佑不禁感慨。

1925年8月,从广东航空学校毕业的冯达飞又被选派到苏联空军第二飞行学校学习。在这里,他接受了系统的航空知识培训。“校中功课共有十余种,而以政治、战术、机械、飞行、观察为主要……出野外所穿的皮衣约有20斤重,所着的皮靴,重约8斤,行走不甚便捷。”他在寄给姐姐的信中介绍当时的求学生活。

求学期间,冯达飞利用假期游历考察了意大利航空大学和德国陆军大学将校组,并于1926年6月转入基辅混成军官学校东方班炮兵科学习。这些才能在他回国后参加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耿海薪觉得,必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革命先烈。今年5月10日,他与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合唱团团长赖晓峰(上饶集中营突围的幸存者、著名艺术家赖少其之女——记者注)及卢春宁协助连州市委宣传部策划和举办了冯达飞烈士殉难7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州新四军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广州新四军研究会执行会长、原全国政协委员、原广州军区副政委王同琢中将亲自率领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合唱团、宣讲团等近百人前往连州参加纪念活动。

同时,他们还邀请了昔日和冯达飞共事的革命者后代参加了这次活动。“冯达飞烈士的名字应该刻在空军英烈墙上啊!”在活动中了解到冯达飞的经历后,人民空军首任副司令员常乾坤之子常砢说。

驾驶缴获的飞机飞越敌占区

飞行,的确是冯达飞烈士生平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章节。他不仅在训练中熟练操纵飞机,而且曾亲自驾驶战机穿越敌占区。

那是1932年4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攻克闽南重镇漳州,缴获国民党军阀张贞的两架飞机,其中一架受损严重不能使用,另外一架为英制阿弗罗616“飞鸟”式教练机。

据《追梦起航——人民空军诞生实录》一书记载,缴获敌机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专门到机场察看飞机情况,并将其命名为“马克思”号,毛泽东到达漳州的第3天也前往机场观看了这架飞机。

由于没有修理飞机的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红一军团致电中央军委,请求速派人到漳州,曾经学过飞行的冯达飞奉军委命令星夜兼程赶赴漳州,在当地能工巧匠的协助下终于把飞机修复,还特意在两侧机翼下画了一对鲜红的五角星。

飞机修复后,冯达飞奉命将飞机开回苏区。没有航空炸弹,他就把迫击炮弹绑起来挂在炸弹架上,还装上几捆传单。在没有导航设备和飞机线路图的情况下,冯达飞凭借着熟练的驾驶技术向苏区飞去。

当飞机飞越敌占区时,敌人以为是自己的飞机,有的抬头观望,有的打旗联系。冯达飞利用敌人的错觉,扔下迫击炮弹。《抗日名将冯达飞》一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尽管这些土炸弹威力不大,但那嗡嗡的飞机声和隆隆的炮弹声,把敌人吓得心惊胆战……纷纷惊呼:共军飞机骚扰,各地严加防范……”

此后,冯达飞先是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后又被调到江南抗日前线,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新四军新二支队副司令员等职。1941年,在国民党发动的“皖南事变”中,他在突围时大腿负伤,隐蔽在农民家里不幸被敌人发现遭到逮捕,囚禁于上饶集中营。

《抗日名将冯达飞》一书中记录了冯达飞被捕后的坚贞不屈。蒋介石得知他是黄埔一期学生,指使同为黄埔生的国民党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劝降”,结果冯达飞痛快淋漓地说:“你们既然晓得我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可见得我反对蒋介石并不是盲目的;我到过苏联,可见得我晓得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仅如此,他还在狱中开设马列主义讲座,被狱友称为“冯老师”。监狱当局十分恼怒,为大腿负伤的冯达飞戴上两副铁镣。1942年6月,日寇进攻浙赣线,冯达飞在狱中被急于逃命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41岁。

1959年,陈毅元帅遇到冯达飞当年的警卫员覃恩忠,惋惜地说:“冯达飞是个人才,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他又说,当年毛主席得知冯达飞牺牲的消息时,连声叹息:“人才难得!可惜!可惜!”

“我们要让子孙后代记住冯达飞的名字”

“由于冯达飞烈士牺牲很早,现在除了他的家乡连州市,外界对他的了解非常少。”在采访中,朱宏佑忍不住感叹。

今年5月,他的父亲,百岁新四军老战士、原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第一任部长朱鸿得知冯达飞的事迹后,在病床上题字“学习冯达飞的革命精神!”一个月后,老人家溘然长逝,这幅题字成为他的绝笔。

耿海薪和常砢也常常为冯达飞烈士的事迹鲜为人知感到惋惜。为此,几位了解冯达飞事迹的革命后代决定行动起来,希望冯达飞烈士的名字能够刻到空军英烈墙上。“我们要让子孙后代记住冯达飞的名字。”常砢说。

他们一方面向空军了解申请将烈士姓名增补到英烈墙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另一方面会同连州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和民政部,搜集、核实冯达飞烈士的资料。空军政治工作部组织局接到函件后迅速进行核实,经核查相关历史资料,并报请空军首长同意,决定将冯达飞烈士姓名增刻到英烈墙上。

“空军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增刻烈士姓名就是要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这既是对烈士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激励。”空军政治工作部组织局干事孙健说。

11月3日,中国航空博物馆英雄广场上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中国航空博物馆政委郭晓民介绍,每年国内外大约有100多万游客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纪念英雄。每年11月11日空军成立纪念日前后,空军党委都要在这里组织举行向英雄纪念墙敬献花篮仪式。

在众多参观者的注视下,冯达飞烈士的姓名被郑重镌刻在英烈墙上。年轻的参观者们嘴里念出这个刚刚镌刻上的名字,有的人拿出手机,开始搜索冯达飞烈士的事迹。这一刻,距离他牺牲过去了75年。

“我们慢慢拂去了历史的尘埃。”朱宏佑哽咽地说,“冯达飞烈士的英名和他的事业永垂不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