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早日把尖端武器搞出来,对付帝国主义还是要靠这家伙!

作者:宋泽滨 蒋文梅 来源:党史博采 2023-12-01 378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在党、国家、军队重要岗位上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决策,在人民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朱德曾经分管军工生产,比较早地提出国防工业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发展道路,特别强调现代化的国防是建立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最新式的装备上的,必须重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和尖端武器;将来的战争是核子战争,对此要有战略的预见性,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尖端工业;只有搞出原子弹和导弹,人家对你就不同了,中心问题是把原子弹制造出来;发挥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作用,必须和政治结合起来;要早点把尖端武器搞出来,这是对付帝国主义的重要手段。

一、将来的战争是核子战争,要有战略的预见性

朱德十分关注武器装备工作,特别强调在未来原子战争条件下,必须从战略上思考问题。1956年9月4日,朱德在中央军委第84次扩大会议上对建设军工厂问题发言时说:“建设军事工厂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不建设军事工厂,将来一旦打起仗来就没有办法。同时,军事工厂在平时也可以生产民用产品。但是,军事工厂建起后只生产武器存起来就不合算。将来的战争是核子战争,只凭人的数量和枪炮是不行了,要有战略的预见性。”朱德在长期的军队领导实践中,在国家安全与战争准备、国防工业与经济建设、常规武器与尖端武器、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等若干方面,提出了颇具战略预见性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反映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朱德就根据未来战争形态的变化得出结论,必须把军队建设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才能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1950年5月16日,朱德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会议开幕典礼上,就部队精简整编问题发表讲话,提出了“将来战争与现在不同”的基本判断,人民军队的作战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部队需要整编。朱德围绕这一判断,对今后的作战对手、使用装备、战争样式及建设任务等展开论述。

1950年,朱德在中南海颐年堂前,向参加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的代表作军事形势报告。

朱德分析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的战争准备要“根据今后我们的对象也就是假想敌人”来进行,我们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将来还有可能进攻我们中国领土,破坏我们的和平。具体到未来战争样式,朱德认为将是“很大的大战”:“如果帝国主义敢于进攻我们的新中国和苏联,毫无疑义的,战争不打则已,一打就是很大的大战。”这个大战是因为有原子弹的可能投入,是过去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战争。朱德对我们将要面对的对手进行分析指出:美帝国主义我们也见过,美帝扶植蒋介石的这一套,我们也看到了。“说凶吗?武器还是比较强,是不可轻视的,据说还有原子弹之类,其他的武器也还很多,它又有钱。”面对这样的对手和我们的部队及装备能不能打赢呢?朱德指出:“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我们现在的部队、现有的武器去对付帝国主义,那还是不够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国防力量,把我们的军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防军”,以对付帝国主义。朱德还提出,由于原子弹的出现,未来战争与和平会有一些新的特点。1954年7月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报告,毛泽东赞成周恩来采取的孤立好战分子美国、争取和平的方针。朱德在会上说:“过去美国拿原子弹来吓我们,现在苏联有了原子弹,而且有核电站。这样,将来的战争就不那么好打,如再要打,哪个地方首先打起来,哪个地方就首先遭难,美国人比别人更害怕战争。所以世界上可能维持一个时期的和平。这个和平是彼此不敢打,怕打。”他强调,要巩固我们的成就,要发展经济,同其他国家做生意,要平等、互惠。

争取实现和平,必须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国防。而国防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国防的现代化。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在这篇著名的讲话中,毛泽东特别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朱德也出席了这次会议,而且恰在4月25日当天,朱德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关于访问苏联和东欧等七国的报告,得出了与毛泽东基本相同的结论。朱德认为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局势下,我认为需要考虑怎样把最大的力量集中到和平生产方面,同时把国防建设同和平生产结合起来的问题。这就是说,一方面,在军队的数量方面可以作必要的缩减,同时经常保持着巨大的动员基础;另一方面,在武器的生产方面注意发展新式的试制,也要同和平的生产密切结合,特别是注意发展战时和平时都需要的精密的机械和仪表工业。当然,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以及防务费用缩减到怎样的程度,还必须看国际局势的变化;不过我以为现在已经是可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了。”报告强调把“新式武器的试制”与和平生产结合,并突出二者都需要的工业“精密的机械和仪表工业”,这与毛泽东、党中央的分析完全一致。有意思的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在当年2月起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中央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朱德给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是自1955年12月率领中央代表团访问东欧国家并出席苏联二十大近三个月考察并思考的结果。

1950年5月,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在中南海居仁堂召开的全军参谋会议代表合影。

1956年8月,朱德在学习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后,给中央写了《我对主席指示的十大关系的体会和想到的一些意见》报告,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巩固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国防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的国防建设,是建立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最新式的装备上的,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建设强大的现代工业基础。为此,就应该尽量减少军费的支出,集中更多的资金加强经济建设,以便给国防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只有这样,国防建设的速度才能真正加快,才能够生产更多的最新式的装备来充实国防力量。”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加快军工生产和尖端研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是一个时期以来朱德思考较多的问题之一。朱德认为,要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规划平时战时长远计划。他在《我对主席指示的十大关系的体会和想到的一些意见》中提出:“可以考虑,把第一、二机械工业部合并起来,共同规划一个统一的、对平时生产和战时动员两不误的长远计划,以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长远计划”是战略预见的重要方面。1956年9月4日,朱德在中央军委第84次扩大会议上对建设军工厂问题发言时说:“要考虑将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合并起来的问题,要多生产几种产品,如可以制造机器、大铸件、手表等,使工厂有收益,不能撂起来。”1957年4月18日,朱德在外出视察后专门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出的详细报告中,再一次强调需要在工业管理体制上做文章。他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把二机部同一机部、电机部合并,设备和人员统一调度,平时可以多生产些民用品,战时主要生产军用品。”“一个是把二机部的范围划小,把剩余的生产能力分出来转向民用生产,二机部今后专搞原子武器等特种兵工生产。”总之,要想办法做到能够把二机部所属各厂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德的努力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多年的军民结合呼吁终于有了结果。1958年2月,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决定,将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和电机工业部三个部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2月21日,朱德在三个部合并后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大会上讲话说:“现在是电子、喷气技术时代,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全世界军界都很震动,美国还没有洲际导弹,它就要调整战略部署。技术的发展,推动战略战术的改变。”“军工、机械、电机三个工业部合并,不是不要军事工业了,国防工业仍是要的,不仅要搞好常规武器,还要搞原子弹、导弹等新武器。三个工业部的合并,是毛主席下了决心的。”国务院把三个部合并起来,有利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个部更容易统一调配,充分发挥作用。朱德还嘱托,三个部合并起来后,要保持军用生产的技术,并且做到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要努力学习现代化的新技术,加强新产品的制造。

二、要搞原子弹和导弹,有了“两弹”人家对你就不同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家安全,在大力整顿整编军队,加强军事训练,加速常规武器弹药的军事工业生产的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把目光投向了正在迅猛发展中的尖端武器。1956年11月10日,周恩来在八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传达:“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现在把国防工业步子放慢,重点把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加强,把底子打好;另一方面,把原子弹、导弹、遥控装置、远程飞机搞起来,其他的可以少搞。”要搞我们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朱德是一贯的坚定支持者和决策参与者。

朱德是很早就对发展我国原子能问题发表意见的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1954年10月15日,他听取孙泱汇报关于建设原子工业的问题时就指出:“建设原子工业的先决条件是技术和电力,当然花钱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首先是抓原材料,做准备,培养技术人员。”朱德的分析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其先决条件是技术,不掌握原子科学和工业技术,不能工程化是搞不出原子弹的;其次是电力,按当时中国发电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再次是财力,搞原子工业是要花大钱的。因此,朱德的意见是首先要抓原子材料,主要是铀矿及冶炼加工;其次是在各个方面多做准备,第三是培养技术人员。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8年8月,朱德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合影。前排右起:彭德怀、邓小平、刘少奇、朱德、林伯渠。

1957年8月13日-2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戴河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一九五八年计划、预算以及一九五八年国务院的体制问题。在8月20日的会议上,朱德提出,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尖端武器、搞原子弹和导弹。这个主张,当时就得到了周恩来的赞同。周恩来说:“朱老总讲得好。你有了两弹(原子弹、导弹)人家对你就不同了。”同时肯定,发展尖端科技整个对科学技术事业有好处,因为尖端和基础是有密切关系的,它是在一般科技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能带动整个科技事业发展。这里讲的“人家对你就不同了”,就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说的“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9月28日,朱德外出途经太原对山西省军区和当地驻军干部讲话时说:“将来我们也会有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10月31日,朱德到武汉调研视察五四七厂时指出:“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把原子弹制造出来,现在看很可能制造出来。”还说,今后要发展尖端科学,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9年,朱德和董必武在沈阳参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1960年7月28日、30日、31日,朱德出席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了发展尖端问题和苏联提出撤回全部专家给苏联照会等问题。1964年9月22日,朱德出席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周恩来汇报后,作出了早日炸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重要决定。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一天苏联官方宣布赫鲁晓夫黯然下台。当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联名祝贺苏联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就任新职,同时庆贺“上升”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贺电说:“最近苏联‘上升’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着陆,是苏联劳动人民的又一项伟大成就。”对苏联的尖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其中,应该也包含着对我们中国自己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兴奋心情。1965年5月19日,朱德在中央军委作战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多生产武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技术。只要把各项工作准备好了,敌人可能就不敢来。”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从战略上着眼准备战争”。

朱德对发展尖端事业的关心,不仅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和参与的中央决策中,也亲自多次视察尖端研制部门,多次参观尖端产品展览,对尖端事业倾注很大心血。1965年5月23日,朱德在钱学森的陪同下视察七机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966年2月1日视察江西南昌洪都机械厂时,朱德抚摸着国产上游1导弹,连连称赞:“好!好!”并写下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加紧进行国防建设,反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题词。

三、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必须和政治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在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上,武器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冷兵器时期如此,热兵器时期如此,机械化战争也是如此。但面对大规模毁灭性原子武器,人的因素究竟如何呢?毛泽东说不能夸大原子弹的威力和作用。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了著名的“纸老虎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因此,尖端武器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只有把尖端掌握在人民手中,只有把技术与政治结合起来,尖端才能发挥作用。朱德对此有过许多论述,从不同角度加以阐发。

1964年,朱德和钱学森在北京参观新技术展览会。

朱德强调,武器和技术问题很重要,做政治工作的人员也要掌握技术,要把政治和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1955年3月28日,朱德与空军首届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谈话时指出:“现在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时时刻刻想破坏我们,美帝国主义还在叫嚣要打原子战争。”在这种形势下,空军的任务就更为繁重。“我们空军就是要为保卫祖国而战斗,舍得命,不要钱,那么任何敌人都将被我们战胜。”朱德为大会题词:“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巩固国防,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1955年5月30日,朱德在中央军委第35次会议上指出:“在原子战争条件下,我们不能集中,敌人也不能集中。所以民兵仍然要训练好。”原子战争是一种毁灭性战争,在双方都使用原子弹的情况下,这些特点也会出现一些战机,就会有新的打法可以利用。1956年9月4日,朱德在中央军委第84次扩大会议上说:“要强调提高军事技术,将来战争中的技术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强调政治、强调民主就压倒技术。”要把政治和技术结合起来。1958年4月23日,朱德视察解放军军事学院向学员讲话说:你们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责任。希望你们努力研究现代战争的规律,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学习马列主义,充分了解现代世界上的一切问题。同时,还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很好的技术,有了很好的政治,再加上很好的体力,就能胜任未来的战争任务。

朱德告诫人们,光有新式武器不行,必须依靠人民才能胜利。1958年9月28日,朱德对山西省军区和当地驻军干部讲话时说:“今后再打胜仗靠什么?当然,军事科学技术是很重要的条件,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全国六亿人民。我们只要紧紧地依靠全国人民,就永远是胜利者。将来我们也会有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但是,光有这些东西不行,新式武器必须要和政治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军队要到群众中去,多接近群众。”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很重要,但根本还是人民战争,只有和政治结合才能发挥威力。1960年10月18日,朱德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军队一定要下决心用尖端技术武装自己。如果我们的军队能在思想政治上武装好,再加上先进的装备,那就会成为天下无敌的军队。这样就有可能迫使帝国主义不敢侵略我们。”要使人民解放军成为“天下无敌的军队”,需要进行“两个武装”:一个是“尖端技术武装”,一个是“思想政治武装”,二者缺一不可。

朱德和彭真(左二)、贺龙(左一)等人在军事训练汇报表演现场。

现代国防科技与现代军事人才,是朱德心目中人民军队发展的战略基石。1964年8月1日,朱德作《八一感言》七绝一首,开头一句提到了国防科技的日益发展,在此基础上强调人才的重要:“国防科技日更新,培养人才百炼金。陆海空军齐奋进,从今要重接班人。”诗中对日益发展的我国防科技发展予以特别关注,对我军兵种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对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不仅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更要注重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

中国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建设特种部队,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全,防止外敌入侵。1972年9月12日至13日,周恩来组织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分两批前往七机部211厂视察正在研制中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12日视察的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徐向前、李富春、李德生、张才千等。据当时负责接待的七机部军管会副主任杨国宇回忆说:9月12日下午,车间里,东方“巨龙”威风凛凛,横卧在轨道上;几种型号导弹排成一列;人造卫星小巧玲珑,银光闪闪。领导同志看得很细,问得也多。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老帅们似乎还觉着看得不过瘾,有的笑着问:“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呀?”有的笑着说:“都拿出来看看!”杨国宇在回忆中披露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当其他领导同志陆续离开,朱德的车也开到车间门道来等候时,朱德却迟迟不上车,在水泥地上走来走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又好像是要找人问什么话。当杨国宇问朱老总有什么指示时,朱德意味深长地对杨国宇说:“你们要把大家团结起来,尤其要团结好知识分子。要好好干,早日把尖端武器搞出来,对付帝国主义还是要靠这家伙!”

“早日把尖端武器搞出来,对付帝国主义还是要靠这家伙!”这是朱德对航天人的殷殷嘱托,也是对中国尖端事业的默默期许,更是对中国国防事业的满满希望。航天人没有辜负朱德的热切期望,他们筚路蓝缕,勇攀高峰,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等尖端武器,铸就了共和国的坚矛利盾,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安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4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