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作者:洪言政语 来源:今日头条账号“洪言政语” 2024-05-05 770

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现在有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一些人一味地揪住前30年不放,埋怨前30年“吃不饱”,并对此耿耿于怀。这种人根本就不讲解放前挨饿的历史,只是纠缠新中国的前30年。而且,那些人的说法都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完全罔顾事实。客观地说,前30年是应该是从吃不饱到吃饱的逐步改变过程中。说30年一直吃不饱是对事实的歪曲。另外,有些人把吃不饱归咎于集体化,甚至还有人以“30年都不能解决吃饱饭”的问题等等歪理邪说来抹黑前30年的历史。在他们这些人看来,以为现在吃饱了饭就是一个分田单干做到了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现在能够吃饱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就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以正视听。

那么,过去为什么吃不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一下其中的原因吧。说前30年吃不饱,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基本事实。才能真正了解前30年为解决吃饭的问题所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

从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新中国建立时的194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1950年为13212.5万吨,从粮食亩产来看为77公斤。人均粮食只有239.4公斤。

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当时粮食产量为什么这么低?影响粮食产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实,只要是对农业生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决定粮食产量的因素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里面概括得非常精确:土、肥、水、种和密、保、管、工等八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最难解决的又是土、肥、水、种四大方面。

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这些问题,旧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新中国建立以前,农民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哪年风调雨顺,没有虫子作梗,哪年就可以多收三五斗,如果遇上洪涝旱灾,或病虫害,就会出现欠收或有的地方可能会颗粒无收的情况。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就是旧中国江浙一带农民的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以前的农村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即使新中国建立以后,这种状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解决好的,比如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就是集全县人民的力量,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了的水利工程建设,因而解决了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全国集体化时期修建了八万多座水库和无数的塘坝、水渠也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就建好的。这就是农民难以吃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种子问题,种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70年代以前,使用的种子都是传统农作物种子,比如我们南方的水稻,70年代都是传统的高杆品种,这种水稻产量低,特别是抗倒伏能力很差,稻子即将成熟季节,只要刮点大风就都被风吹倒,然后就在田里发芽了,这样严重影响了当年的粮食收成。这就是当时农民吃不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传统粮食作物产量低,所以,新中国才努力致力于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而完成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并非一蹴而蹴的。比如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到70年代中期才培育成功,1976年以后才开始大面积应用。另外如小麦杂交品种是李振声1979年培育成功的,玉米杂交品种也是1979年李澄海培育成功的。这些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成功,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肥料,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中国农村历史上的农作物肥料都是土杂肥,人粪尿,猪牛粪。集体化时期,为了解决农作物肥料问题想了不少办法,比如上山烧草木灰,种植草籽等,以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尽管农民花费了很多的人力,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的。这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的肥料问题,新中国在当时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70年代初才打破僵局,1973年,国家实施的“四三方案”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建设项目,其中包括13个化肥项目。这13个化肥项目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时才建成投产。这13个化肥生产设备年产量总计390万吨合成氨,600多万吨尿素,基本解决了农作物的肥料问题。对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种子、肥料叠加之前完成的农田水利建设,才是中国人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本原因。然而,种子、化肥又都是前30年末这个时间节点完成的,就是说在前30年没有产生效应,而正好是成为了服务于后来农业的基础,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影响吃饱饭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但新中国建立以后,人口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快速增长的情况,1949年,全国总人口为5.4亿,而到1978年增长到9.6亿,增长了80%多的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也就说,一个人吃的饭到后来要匀给两个人吃,这就加剧了粮食用量的紧张程度。

尽管当时人口增长了80%多,也尽管农作物优良品种还没有培育出来,化肥生产设备也还没有引进,但是,集体化时期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了1979年的33212万吨,人均粮食由1949年的208.9公斤提高到了1979年的340.5公斤。有什么理由总是揪住前30年“吃不饱”不放呢?

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有人按各年代粮食产量增长情况进行了一个排名,其中1949年到1959年,10年增长率为49.9%,1959年到1969年,10年增长率是24.3%,1969年到1979年,10年增长率达到57.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个阶段。而1979年到1989年,10年增长率只有22.7%。即使2009年到2019年,10年的增长率也只有25.1%。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与世界同期农业发展的速度比,以1969年到1979年这10年粮食增长为例,中国粮食从2.11亿吨增加到3.32亿吨,年均增长为4.64%,世界同期总产量从12.13亿吨,增长到15.61亿吨,年均增长2.55%,中国是全球增速的182%,中国那个时候粮食实际是一个超高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当时世界粮食增长基本是中国粮食的增长。因此,现在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揪住前30年不放而进行抹黑诋毁的呢?

有些人以此来否定集体化,把吃不饱饭归咎于集体化,归咎于公有制,认为后面是分田单干“解决”了吃饭问题,是完全颠倒黑白的。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都是单干,但是却一直没有解决好靠天吃饭这个问题,只有农村集体化时期做到了。能说吃饱饭是分田单干的功劳吗?再说,没有种子、肥料,你再怎么分田单干,粮食产量会提高吗?而恰恰这些方面都是集体化时期打下的基础。还有一些人不承认这个基础,甚至有人嘲讽什么要“不是分田单干,还在打基础”,还说什么吃饱饭就要“打几十年的基础”,这样的人就没有一点良知。在这些人看来,好像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为就是一两天,或者一两年就能搞好的,以为优良农作物品种和化肥生产是一下子就能搞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集体化时期的水利建设,没有70年代末完成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和化肥生产设备的投产,你再怎么分田单干,哪怕你就是分田到个人,恐怕现在还是根本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中国人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吗?

不可否定,新中国集体化时期的功绩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任何一个时期包括改开以来的历史,都是无法望其项背,也无法比拟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1
0
22
1
0
2
0